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吗?| 爸妈内参


作者:田成诚(爸妈内参作者)

爸妈内参的新栏目「兰妈问答」颇受好评,宝爸宝妈依旧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写下你们的困惑和不解,会由兰妈给大家答疑解惑。北北会为你们整理出来,你们的问题会出现在第二条哦!

01

可以说,80后90后的父母,是开始觉醒的父母。我们小的时候,大都是被我们的父母用简单粗暴又传统朴实的方法教育的。

简单说,就是做错事情要挨骂甚至挨打,被要求“一定要乖,要听大人的话”,被灌输“爸爸妈妈为了你好辛苦,你长大了一定要孝顺和报答父母”诸如此类的观念。

成为父母之后,我们开始学习和自省,明白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应该被我们尊重”等道理。不过,你真的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吗?

你带五岁的儿子打预防针,虽然事先铺垫鼓励,打的时候,他却还是哭得惊天动地。

打完针留观的半小时里,他依然哭哭啼啼,你耐着性子百般劝慰“好了好了不疼了啊”,他都还在抽抽嗒嗒,时不时还高一声抽泣。

旁人对你侧目,你觉得尴尬,开始不耐烦。你皱着眉头说:“行了行了,打个针该有多疼呢?男子汉勇敢一点啊。”

孩子不买账,你继续说:“看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坚强,人家都不哭了,你就闭嘴吧。”

耐心被磨光的你,忍不住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听话,说不定还会生气地威胁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啊!”甚至是“再哭我就打你了”这样的话。

怎么样,类似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坦白讲,这样的妈妈已经是很有耐心的妈妈了,能做到铺垫、鼓励、劝慰这几点。只不过对孩子“执着”的哭泣,少了一点尊重。

是的,你没看错,是“尊重”。

尊重孩子的第一要点,首先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的感受。

你觉得打针不疼,那是你。别的孩子能忍住哭泣,那是别的孩子。你的孩子,对打针的疼痛,有他独特的感受。

不要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要觉得他不够坚强,更不要理会别人的侧目。

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不必要求他“坚强懂事”。你只需要紧紧把他搂住,很真诚地对他说:“打针好疼是不是?孩子你受苦啦。”

不必接着讲大道理(因为打针前你已经讲过了,别低估孩子的记忆力),只要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就行了。

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对待疼痛的方式,这才是此刻对他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02

7岁的男孩哲哲一不小心摔坏了心爱的玩具。那是一辆很旧的汽车玩具,被摔破了好大一角,宣告报废。哲哲又是心疼又是自责,忍不住流下眼泪。

爸爸看到了,问明原委,大手一挥:“我再帮你买辆新的。”哲哲摇摇头:“再买一个也不是我这个。”还是流泪。

爸爸嗤之以鼻:“这么矫情!男孩子动不动还流个眼泪!”

哲哲赶快擦干眼泪。过了一会儿,他大概是想通了“旧 的已经回不来了”这一点,就又去找爸爸:“爸爸,那你再给我买个小汽车吧!”

爸爸生气了:“不行!谁让你刚才说不要的?男孩子那么优柔寡断,你已经错过机会了!”

哲哲放声大哭。爸爸凶他:“不许哭!丢死人了!给我把眼泪忍回去!你记住,你是男孩子,将来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

我想,哲哲并不理解什么是“矫情”,什么又是“优柔寡断”。

但他的哭泣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喜欢的玩具摔坏了,他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懊恼。接着被爸爸指责“丢死人了”,他就真的很有羞耻感而且不知所措了。

尊重孩子的第二要点,就是要认同孩子的情绪。

别人看起来旧旧的、没有价值的玩具,在孩子的眼里是不同的。当他为坏掉的玩具难过,爸爸应该要认同他的情绪:“那是你心爱的玩具,你一定很难过吧。”

当孩子从失去旧玩具的难过中缓过来,爸爸因为不满意儿子“优柔寡断”,训斥他,告诉他“男子汉不能哭”,这就让孩子再一次感到自己的眼泪是可耻的。

当他强忍住眼泪,他就禁止了自己情绪的释放。这,难道你是希望的吗?

 


03

5岁的小女孩玉玉很开心地对妈妈说,她在幼儿园交了一个新朋友,她们拉勾要永远是好朋友。妈妈本来一直微笑地听着,直到玉玉给她看了她和新朋友交换的礼物。

新朋友给玉玉一个硕大的“蓝宝石”戒指,玉玉送给新朋友一个挂坠。妈妈脸色变了,那个挂坠,是一家人去泰国旅行时买回的木雕小象。

当时妈妈看到这套精致的“爸爸象,妈妈象,宝宝象”的第一眼就被吸引,花了比夜市小摊贵很多的价钱在店铺里买下它们。

且不说小象的价钱远远高于“蓝宝石”戒指,妈妈更觉得这个小挂坠意义很不同,玉玉不应该把它送人。

妈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能自己跟别人换了礼物?那个小象不可以送人。”

本来开心地跟妈妈分享喜悦的玉玉愣住了,她怯怯地说:“这个小象不是我的吗?你不是说我的东西我自己可以安排吗?”妈妈欲言又止。

因为她确实这样说过,她一直也想做一个民主的妈妈。妈妈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她生闷气。

玉玉察言观色看出妈妈在生气,但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她的愉快一扫而空。

这位妈妈生闷气的做法,进一步否定了孩子的选择,让 原本想要分享喜悦的孩子承受了失落的情绪。多不值得啊!

尊重孩子的第三个要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也许在大人看来,孩子确实不应该把比较贵的、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跟别人交换成非常普通廉价的“蓝宝石”戒指,但是那就是孩子的选择,她的选择是从心的,根本不会想那么多。

她决定交换的时候,她是被独立意识驱使的,那就是她的决定。


04

尊重孩子的感受,认同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这是尊重孩子最起码的三个要点。

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和高度去批判孩子的表现,不要用成年人的价值观去否定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也许打预防针哭个不停的孩子确实不够勇敢,也许7岁了还为玩具哭泣的哲哲确实不够成熟,也许用小象换了“蓝宝石”戒指的玉玉有一天会反悔,觉得家里只有“爸爸象、妈妈象”会比较遗憾,但是这真的不要紧。

我们可以在孩子平静下来以后找个合适的时机慢慢和他们沟通,把他们应该要知道的道理,应该要面对的成长跟他们娓娓道来。

孩子们每天都在生活中学习,他们会在以后的成长路途中学习到如何忍耐、坚强、周全思虑。

但在此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先学会尊重他们。什么?你担心这样会宠出“熊孩子”?

请放心,真正宠坏孩子的,恰恰就是不懂得自省和尊重孩子的“熊大人”。

作者简介:田成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教师,深圳福田作协会员。从小书香满室,长大手不释卷。性嗜茶,一日不可不饮;笔头拙,偶尔写点小文。弹筝习字均随心,旅行远足皆不定。唯愿能淡淡生活,轻轻悲喜。此生不求闻达,但求活出真性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撒泼“软硬不吃”,爸妈不同做法引起争议,你看好哪一个?
犹太人竟然这样给孩子讲故事!怪不得全球富豪都给人家包了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养育多元拔尖孩子的35个要诀
爸妈辛苦了
“你只爱你老婆不爱我!”现在的孩子活得可太不容易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