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立遗嘱、捐器官忙着活也忙着死,老母亲泪目:这是不孝

文/冷月心

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钱都无法让亲人们过上舒坦的日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更是蚀人骨血。

一切皆如过眼云烟

活着就是最大的孝心

近些年,年轻人立遗嘱不再是新鲜事,截至2019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据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透露,大多数订立者多为企业白领、创业人士,有着相对稳定的事业和收入,其中近6成为本科以上学历。

这些年轻人遗嘱财产指定受益人多为自己的父母,也有一部分是给自己的伴侣和子女。

对此,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表示吃惊、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多为年纪较大的人群。

记者采访一位老母亲,老人迟疑了一下说:那是不孝

说着,眼角便湿润了,那一刻,她是否想到了:如果孩子先她一步走了,那该是多么痛彻心扉,她亦再无生存的勇气。

不少立遗嘱的年轻人觉得把后事排好了,也算是对父母亲人有了交代,之后自己该干嘛就干嘛。但于老人而言,父母倘在,你不好好活着孝敬却忙着安排后事,这真是莫大的不孝。

生活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时代,我们很多时候会被逼着用健康去换取眼前的苟且;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意外和明天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我们真的有理由未雨绸缪,安顿好父母和妻儿,然而,在父母眼里,什么繁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好好活着才是对他们尽的最大孝心。

财富抵消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蚀入骨血的痛

老母亲的眼泪隐忍地表达了对孩子唯一的期望: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天灾人祸谁都抵挡不了,然而,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却活着心甘情愿让所谓的名利慢慢吞噬鲜活的生命,最终留下白发人肝肠欲断送黑发人。

我的邻居万仔,上个月走了。年仅24岁,在熬了几个通宵之后,被发现死在电脑桌上。

他是做平面设计的,小小年纪就进了日企,当上了设计总监,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走后全留给了父母。

送走了他,他妈妈和爷爷也住进了医院,据说妈妈已神志不清,见年轻小伙就死抱着不放,嘴里喊着儿子的乳名。

爷爷心脏病发,一直住在ICU,恐怕已经不可能再熬过来了。

他爸爸也是一夜白了头。远嫁的姐姐身怀六甲,每日两头奔波,谁要是想上前问候一下,未开口,她已成了泪人。

如果万仔泉下有知,亲人们因他的离去,昼夜间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他会不会悔恨万分?恨自己当初不应该拿命来拼。

但是,一切都无法挽留了!人生会错过很多东西、名利也将成为过眼云烟,而最终真正留下来属于自己的唯有这一副躯体。

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钱都无法让亲人们过上舒坦的日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更是蚀人骨血。

不懂好好爱惜自己,哪有资格去爱家人,有立遗嘱的坦然,也需有立后的责任,将“死亡”想得透彻了,就更应该懂得活着的意义 。

正如叔本华所说:人类所能犯下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自以为牺牲自己是为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值得的,实则犯下了最大的错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就是对家庭不负责。

别再一边熬着最奢侈的夜

一边卖着最廉价的命

《1818黄金眼》不久前出过一期关于体检报告的采访,采访中八成的90后表示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了。

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多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但仍是一边惧怕一边坚强地熬着。

前段时间,著名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因长期熬夜赶稿,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39岁。

据统计自2014年起,他在起点网总共创作了1916天,近700万字,平均每天写下3000多字,是一名非常勤恳的作家。

却在一个文字创作者的黄金时期,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创作生涯拼搏,导致身体一度亮起红灯。

多少正拼命在工作上的人不断被利益牵着跑,全然不顾身后的家人那一双双焦虑的眼。老父老母为你日夜担惊受怕,妻儿日夜盼你平安归来。

而我们总能以一句“没办法,为了生活”敷衍他们,因为我们的眼睛全被眼前的利益遮住了双眼,未知的厄运不会让我们感到害怕。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标榜着,熬夜其实熬的是自由和成功,熬的是生活。以一边熬着最奢侈的夜,一边卖着最廉价的命为时尚。

网上有一个热词叫做“报复性熬夜”,就是说白天忙工作,晚上把失去煲刷、看抖音的自由给熬回来。

有面对死亡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克制的底气和甘于平凡的静气?

遗嘱给不了亲人幸福的生活,而你能;财产不无法陪伴亲人的下半生,而你本应该可以。

别再用熬夜的时间积赞焦虑,与其日积月累透支人生不如把珍贵的有生之年都留给与父母、妻儿相守。

任何财富也比不上父母喊你时那一声回应

《克斯维尔的明天》里一句话: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昨天了。

生命已然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把握好一切能把握的时光,好好与家人度过,平淡也好富贵也好,在一起才是真的好。

人生有一种遗憾:

当你终于赚到钱想好好孝顺父母的时候,你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当终于能够有空闲的时间想到处游玩的时候,却发现再出走不动了;

当想陪伴妻儿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已长大、那个枕边人也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前不久,有个小伙子直播回乡陪伴聋哑又年迈的父亲,每天上山砍竹伐木,过着清贫的生活。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为什么不带老人出外面生活,年纪轻轻就要守着老父在深山里过半辈子,太不理智了。

小伙子平实地回答:“父亲喜欢在这里生活,我陪在他身边比哪里都好,不想自己去外面。”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后,她二话不说,带着一只猫和几件简单的行李就和妈妈住在了一起。

她说:“有妈和猫在的地方就是家,再无更多的需求。”

当人生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一切归于简,才会真正明白生活从来都不是熬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于心境的平和处世的泰然。

父母和妻儿要的不是你拼了命留下的遗财,他们要的是在每一个流年里有你的陪伴,当他们喊你时,总会有回应,需要你时,是家里的顶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者·感悟 | 在即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刻,两种截然相反的母爱
白发人送黑发人,英雄教师王红旭母亲说,一辈子都是爱生如子!
路遥母亲马芝兰,79年目睹4位亲人先后去世,晚年享受低保150元
黄小峰:母亲的炊烟,是每一个游子梦中的蓝天
当三口之家失去唯一的孩子
姓名学分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