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说:“我还没活够”,妈妈回答:“哈哈哈……”――孩子害怕时,我们都做错了



进化妈: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而不是忽视或抑制。


作者:董若晗(爸妈进化论主笔)

今天下班回家发现,老大糖宝总是无精打采的,怎么逗她也不开心,整个人看起来蔫蔫儿的。

我询问她:“是否身体不舒服?”

她说:“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不开心?”我继续追问。

“也没有不开心。”

以为她跟妹妹闹别扭,本着“小问题自行解决”的原则,我就先去忙别的事去了。

直到晚上睡觉前,糖宝小心翼翼地和我说:“妈妈我不敢睡觉,要是僵尸从手机里跑出来怎么办呢?”

终于知道她今天为什么一直“忧心忡忡”的了,原来是早上不小心看到了爸爸手机里播放的电影,一天都在害怕“僵尸”。

当我理清了缘由,不禁又想到一岁多的妹妹果宝,最近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禁止燃放爆竹,但由于地处郊县,春节那几天,在屋子里也偶尔会听到从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每当这时果宝总会惊慌的放下手里的玩具,小短腿蹒跚的冲到离她最近的怀抱,并用肉嘟嘟的小手指向远处,而一般这时候姐姐又成了“保护神”的角色,对妹妹说:“别怕,离我们很远了。”

看来,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会使他们害怕的事物,孩子就是在“害怕”――“战胜害怕”的过程中一点点强大起来。

但是如果只靠孩子自己,恐怕是无法完成这一过程的,还极有可能会朝着我们期待的反方向发展,即由“害怕”变成了一种心理阴影。

所以想要战胜害怕,作为家长就必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甩给孩子一句“这有什么好怕的”,让孩子自己消化情绪。想要发挥积极作用,就先要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

01

进化妈

对“害怕”感到害怕

刷微博看到网友@辣椒风味猪肉堡分享的一段视频,里面的孩子抽泣着说:“事儿太大了,我还没活够。”录视频的妈妈已经在一旁“哈哈哈”笑的不能自己。

原来孩子是由于新冠肺炎的蔓延,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

乍一看视频我也被孩子稚嫩却充满“忧愁”的声音逗笑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大人又何尝不害怕呢?

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乃至家庭中难免都会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而孩子天生就有非常强的感知力。

孩子对于疫情本没有过多的了解与担忧,但有些家长在孩子面表现的过于紧张,或者为了引起孩子重视,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

比如有的家长会每天通报上升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还可能会反复提醒家人进行洗手消毒,又或者不停叨念“如果感染到就麻烦了”等等,做一些在孩子看来大人都无力对付此事的行为。

父母都如此担忧了,孩子只会更害怕。孩子会根据周围人的反应去判断事情的性质,恰恰是这些反复的提醒、凝重的气氛,加重了孩子害怕的意识。

02

进化妈

对“未知”感到害怕

《爸爸去哪儿》第六季播出之前,看过几对参加节目父子/女的宣传片。

在杨烁与儿子杨雨辰的小短片中,杨烁说到:“亲爱的儿子,未知让人感到恐惧,但我们依然要出发去探险,别害怕,勇敢一点,你只管往前,你的身后永远有我。”

等到了节目播出时,杨烁果然只负责站在儿子身后不停的“鞭策”,以至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吐槽,而我们看到的杨雨辰也总是唯唯诺诺,眼神躲躲闪闪。

孩子突然置身于一个未知的环境里,还要面对许多未知的事物,这种未知所带来的恐惧已经足够令他害怕,老爸的“逼迫式勇敢”,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孩子手足无措。

洛夫克拉夫特曾说:“人类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在这一点上小孩子表现得会更加明显,像我家妹妹果宝会对突然出现的不明声音感到害怕,6岁的姐姐糖宝会对并不存在的怪物而害怕。

这些在我们大人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事情,之所以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正是因为孩子知之甚少,才容易引发警惕而产生恐惧。

03

进化妈

对“已知”感到害怕

记得每次带孩子去医院里打预防针,离着科室门口老远就能听到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声,心里还会想:打个针疼起来还没完没了呢?

等走到屋里一看,那些嚎啕大哭、撒泼打滚的孩子,大多都是还在排号等待的,再看那些打完的,除了小一点的孩子还会不时的抽泣,大孩子已经在观察室玩儿的不亦乐乎了。

想起曾在网上广泛传播的一张关于小朋友打针的图片――当下一个是你时,有些事就没那么好笑了。

正是因为孩子们对打针这件事已经有了经历,了解了它会带来的疼痛才会使它变成了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不少,比如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便害怕去上学;因为滑滑梯摔疼了一次,便不敢再滑了等等。

因为过往有过的一些不愉快经历,而让孩子感到威胁,也会使他们产生恐惧。

04

进化妈

帮助孩子“战胜害怕”

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这孩子胆子特别小”,其实当我们了解了孩子们产生恐惧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总会对一些我们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而感到害怕。

而且有研究发现90%以上的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在2~4岁的儿童中,有40%的人至少害怕一种东西,而在6~12岁的儿童中有43%的人竟然有7种以上害怕的东西。

那么当孩子和我们说“我害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限制你的忧虑和想象。

《让孩子远离焦虑》一书中说:当你和孩子一样害怕或者担心时,你肯定无法给予孩子以正确的指导。

比如每当孩子面临考试时,你比他更担心他考不好怎么办。家长会产生这种情绪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必须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先稳定住自己,然后再尝试着去教导孩子。

从另一方面讲,父母的自信亦能成为孩子信心的来源,为他驱散部分恐惧。

2、允许孩子产生害怕的情绪。

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而不是忽视或抑制。

当孩子说“害怕”时,一般家长们的回答都是“这有什么好怕的”,稍微温柔点的家长会说“不用怕,没事的”。

殊不知这种简单的否定态度,对孩子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帮助,更不会减少孩子的恐惧。

相反的,却会使孩子衍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例如自责、自卑感,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我们不妨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肯定的眼神,将那句习以为常的“怕什么!”换成“告诉爸爸妈妈你在害怕什么?”,让孩子懂得“害怕是正常的”。

3、陪伴孩子共同面对恐惧。

美国儿科专家威廉·科尔曼曾指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直面让他害怕的事物,并且客观的进行处理。

战胜恐惧的有效方法就是直面恐惧,这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脱敏疗法”。

例如孩子害怕小狗,我们可以先给他讲小狗的故事、看小狗的图片,等到他可以适应之后,再给她看小狗的模型,并试着让他触摸,等到这些都能够做到后,就可以陪他一起远远的看看小狗,再一点点靠近,直到完全克服恐惧。

“战胜害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孩子时间去适应。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因为这种无法克服恐惧的心理,会让人转进为退,自我否定,它阻止你去做本可以做到的事,甚至变得麻不不仁。

因此,不要忽视或嘲笑孩子的“害怕”,去逼迫孩子成长,采取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性格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柚妈手记| 我和妈妈互相满意,我们不需要完美机器
小狗刚出生就没了 ,狗妈妈叼着不放,哭得有点难受 2021-12-27 12:27 当妈妈是最辛苦的,也是最累的。这只狗妈妈躲在角落里面,看人都感到恐惧
家长如何击退孩子的恐惧感
“妈我不玩了,别打了”5岁女孩蜷缩墙角,失控的家长会后悔吗?
机智的妈妈从来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子只用几招,招招有用
重视孩子两岁的情绪极端期,培养孩子六种心智能力,让孩子更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