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哭,我就不理你了”:相比孩子笑,允许孩子哭才是重要的



进化妈:我们不但允许孩子哭泣,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作者:女公子99(爸妈进化论主笔)

年前,在高铁站的候车室里,我对面的座位上,有一个三岁模样的小男孩一边哭一边抹着眼泪。

一旁的爸爸生气地板着脸,过了一会儿低吼到:“哭有什么用,哭能解决问题吗?我数数了啊,你必须马上给我停止1,2......”

孩子一边哭一边抽泣着,这时刚好妈妈过来了,抱了抱他,才慢慢地停止了哭声……

我不知道,孩子因为什么被她的爸爸苛责,但在爸爸制止他的哭声中,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哭是不被允许的。

很多时候,孩子一哭,我们大人就赶紧过来制止,或通过苛责、批评的形式,或通过物质补偿、恐吓的方式等。

殊不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任意妄为哭闹的孩子,孩子哭闹的背后,都隐藏着需求,渴望着被爱。

01

进化妈

 孩子哭,不是要挟,而是有需求

有人说,孩子哭是要挟,因为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所以仗着父母地疼爱,通过哭来达到自己的诉求。

但其实孩子哭和笑一样,是身体的本能和正常情绪的流露。

当孩子有了情绪,但是又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哭就是情感流露以及情绪发泄的的一种方式。

美国发展心理学阿尔黛·索尔特博士说:“哭泣是机体在进行重新构建时所做的努力,他是进行自愈的一个程序。”

所以孩子的每一次哭泣都是对自身的疗愈,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在婴儿时期,孩子的哭是生理和情感上的信号,如饿了、困了、难受了或者被惊吓到了。

到了幼儿时期,两到三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是语言发展方面还达不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当不能把自己的需求或者难受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有一段话:

两三岁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闹得天翻地覆。

到了三岁,孩子态度有所收敛,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幻想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才能逐渐消失。

其实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挺折磨的,他们通常也只能通过哭泣来引起更多的关注以及发泄自己的不满。

上周末的早上,我儿子一个人在客厅里玩过家家,他把家里蓝色的沙发布当成大海,在上面用积木搭了两个轮船,还特地拉着我过来看,说是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我夸了他的创意。

早饭吃过后,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忘了他的“大海与轮船”,随手把沙发上的积木放在了茶几上。

没想到儿子看见后“哇”的大哭起来,他说我毁了他的“轮船”。

我赶紧向他道歉,在我的帮忙下,“轮船重新起航了”,但小朋友还是在一旁不停的抽泣,一脸委屈的样子。

当时爷爷奶奶在场,一见到孩子哭,着急了,轮流的哄他:“别哭啦,妈妈做错了,也给你道歉了”,“你是小小男子汉,怎么动不动就哭呢。”

你一言我一语的,恨不得孩子马上停止哭泣,我却示意他们不用管,让孩子哭一会。

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发泄,儿子因为我打乱了他的“轮船”觉得伤心、委屈,但是因为自身表达的局限性,他需要通过哭来排泄这些不良情绪。

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小朋友需要通过哭来达到排解自己伤心、委屈的情绪,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泣就急着去制止,生怕哭坏了孩子。其实作为大人,我们不应该生硬的去制止孩子,而是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安抚他的情绪。

尹建莉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有同情的能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通过忽视、以暴制哭的方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02

进化妈

不许哭,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有一个网友说,她为了锻炼孩子变得坚强,曾不让孩子轻易掉眼泪,在努力的训练孩子不哭后,孩子却变得越来越害羞,越来越不愿意与人打招呼,常常生病,胃口也不好,身体发育也跟不上。

她带孩子看了不少医生,后来一个老中医说孩子腹部有个结节,考虑是长期的郁气堆积所至,给开的药方里有一味就是“让孩子多笑笑”。

网友这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才意识到不让孩子哭,是对孩子的伤害啊。

孩子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的哭泣,都是对情绪的一种释放,大人凭一己之见把孩子的眼泪压抑了回去,久而久之,压抑的情绪毒素就会蔓延到身体,危害健康。

哭泣并不是一件坏事,他是人体生理上的自我修复,是内在的不适感无法通过表达释放时,眼泪就是一种释放剂。

而如果刻意的去压抑眼泪,就像让空气在瓶子里不断膨胀一样,它迟早会爆炸的。

微电影《BoysDon't Cry》里,男孩从小就被父母要求: “要阳光,要勇敢”。

在男孩伤心哭泣时,妈妈严肃地反问:“你为什么要哭?请做个大男孩好吗?”

男孩的妈妈以为通过教导孩子不哭,就能训练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来。

但在电影的最后,男孩因为一直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在一次次不顺心后,他挥起了暴力的拳头,砸向了身边的同学……

有一句话叫:物则极反。

过度压抑的情绪,在积攒足够多的时候,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孩子哭闹时,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是试图阻止。要知道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作为父母一味的拒绝孩子的眼泪,时间长了之后,孩子会变得压抑、隐忍,或者暴躁,这本身就是有害的。

03

进化妈

面对孩子哭闹

父母可以这样做

虽然知道了哭泣的好处与真相,但是面对孩子的频繁大哭,大人有时候也会招架不住,烦躁不安。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处理孩子哭闹的能力。

那么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应该怎么做?

1、 稳定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哭泣

著名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曾说过:“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没错,很多父母急着制止孩子哭闹,实际根源在于自己内心的情绪没有稳定好。

因为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本能的就会手足无措,会产生“没照顾好孩子的“负疚感来。

另一方面,孩子哭会让大人觉得莫名的烦躁,所以想要通过制止哭声来恢复平静。

但实际上,不允许孩子哭的父母是愚蠢的。

当每次听到孩子哭泣的时候,感觉不安时,先停下来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当开始理智思考时,情绪也会稳定下来,这时也不会轻易的阻断孩子的哭闹了。

2、共情孩子,替孩子说出心里的需求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写道:婴儿哭泣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具备的沟通手段,幼儿哭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大人要学会共情,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与感受,不要去否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也会有难过的时候,也能体会他的感觉。

比如,孩子碰到桌子摔跤摔疼后大哭,我们不要过去马上说:“不疼,不疼,都是桌子的问题,咱不哭了“或者说“不哭了,不哭了,咱是小男子汉,不能轻易流眼泪的”。类似这种否定孩子感受的话语。

而是先抱抱孩子,对孩子说:“妈妈知道宝宝碰到桌子摔疼了,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受。”

在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难受的时候,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直接哭泣。

3、温柔而坚定,坚持自己的原则

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除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外,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告诉孩子的你的底线。

比如玩游戏,事先和孩子说好只能玩三局,玩完了自己关,如果要家长关,后面三天不许玩。

孩子玩完三局游戏后,先鼓励他自己关。如果孩子不肯,那么果断代劳。

孩子哭,就淡定的看着他,什么都不用说。

等他哭完,告诉他,后面三天不能玩。

孩子继续哭,继续淡定,不怒不火。

等孩子平静下来,给他擦干眼泪,然后抱抱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玩。

这就是温柔而坚定,坚持了原则,同时也会让孩子学会讲道理,而不是仅仅用哭闹来发泄。

其实就是,我们不但允许孩子哭泣,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哭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是情绪稳定的来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眼泪,在不同的眼泪里才能逐渐变得勇敢,坚强和阳光。

所以,宝爸宝妈们,允许孩子们痛痛快快,淋漓尽致的哭一哭吧,哭过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简介:女公子99,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富书亲子写作营第5期学员,一名混迹于医学江湖的文女子,孩儿妈,专注亲子教育,左手带娃,右手写字,与孩子一起成长;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掉一个孩子,就别让他“掉眼泪”!
你被你妈上过身吗?
青春期孩子玩不到手机就生气,需求得不到满足就耍赖,该怎么办?
为啥妈妈责备孩子会掉眼泪,爸爸发火娃却不当回事?理由很值得看
【父母必读】孩子大哭的时候怎么办?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背乘法口诀的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