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家人之名》揭开扎心真相: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一夜长大?



:过早地让孩子懂事,会让孩子丢失真自我,让他们如“温水煮青蛙”般静悄悄地崩溃,每个孩子都有可以“任性”的年纪,别用“假以爱之名的懂事”让他们负重前行。

作者:麦小麦(爸妈精读主笔)

近日,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因感人的剧情加演员精湛的演技,一经播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热搜,豆瓣评分高达8.6。

“原生家庭”留在孩子身上的伤口有多深?看剧中这三个“懂事”的孩子就知道了。

大哥凌霄,因妹妹的意外事故,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

每次父母“开火”,他都自觉地跑到屋外看漫画,等父母砸完东西后再回去收拾一片狼藉的“战场”。

他竭尽全力地想守护自己的家,最终还是散了。

二哥贺子秋,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即使他乖巧懂事,依然被妈妈当作累赘扔给了李爸。

到了“新家”,为了不被再次抛弃,他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讨好李爸,宠溺妹妹,用懂事为自己求了一片栖息之地。 

小妹李尖尖,虽有李爸疼爱,看似没心没肺,心底依然有难以言说的痛:明明很想念去世的母亲,却因怕爸爸担心,只能偷偷想妈妈。

三个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孩子在一个“拼凑家”里,彼此相依,拼命用“懂事”来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痕,那张张写着“懂事”的脸背后,压抑着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苦楚。

曾听过一句话:“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

家本是孩子可以肆意欢笑、任性撒娇的地方,如果可以别让“你要懂事”过早地成为孩子成长的紧箍咒。

“拔苗助长”式的懂事

是种残忍的教养

生活中,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殊不知“乖孩子”的背后却危机重重。

演艺圈素有“马司令”之称的马伊琍,无论对待演戏还是婚姻,总能用实力让自己“翻身”。

这样一个女强人,对女儿爱玛的管教自然也非常严厉,但一次直播中她却直言后悔给女儿下了这步“狠棋”。

因管教严格,爱玛性格特别温顺,平时只要一犯错,妈妈声音一大,立马认错:“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生怕在妈妈心中“懂事”的美好形象坍塌。

和小朋友一起玩角色扮演,明明自己也想选当妈妈,却因不敢表达而被迫接受安排。

在外人看来爱玛听话、懂事是个好孩子,但马伊琍却发现美好表象的背后是爱玛越来越胆小。

  

意识到问题严重后,马伊琍开导了爱玛几个月,才慢慢把她从压抑自己、取悦别人的“懂事”中拉了出来。

英国心理学家曾提出“真假自我”的概念:“真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假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

过早地让孩子懂事,会让孩子丢失真自我,让他们如“温水煮青蛙”般静悄悄地崩溃,

综艺节目《少年说》堪称大型父母翻车现场,孩子们的控诉句句“扎心”。

一期节目中,一个男孩声嘶力竭地对妈妈说:“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乍一听觉以为是孩子“不识好歹”,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从小学开始,妈妈每天逼他必须吃一个苹果,6年的时间他遵从妈妈的旨意吃了2000多个,到小学毕业,原以为可以解脱,没想到妈妈又把苹果换成了鸡蛋。

妈妈不解地问:“你不喜欢吃,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孩子的一句话,让人泪崩。

“因为,我怕你说我不懂事。”

那些把懂事刻在骨子里的孩子,因为怕父母对自己失望,把所有的小情绪和小任性都收了起来,甚至连一句简单的拒绝都说不出口。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懂事”有时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每个孩子都有可以“任性”的年纪,别用“假以爱之名的懂事”让他们负重前行。

那些一夜长大的孩子背后

都有“不懂事”的父母

桐华曾说:“如果大人们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不肯承担责任去保护孩子,那孩子只能用快速长大,来保护自己。”

《以家之名》中的凌霄就是那个被逼长大的孩子。

剧中,有次凌霄的妈妈为了出门打麻将,把年幼的凌霄和妹妹锁在家中。

凌霄前一秒,还宠溺地给妹妹剥爱吃的核桃,不曾想下一秒妹妹就被核桃卡住。他惊慌失色,想找人帮忙,却发现门被锁得死死的。

 

他声嘶力竭的求救声也被淹没在滂沱大雨之下,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妹妹死去,对一个6岁的孩子是多么残忍!

压在他身上的负罪感成了他一生都挥不去的痛,而原本该成为他依靠的父母,却终日在指责、谩骂中推卸责任,逼他独自成长。 

妈妈没做饭,他懂事地自己泡方便面;妈妈大半夜让他出去,他没有一句怨言…

那个在父母猛烈咆哮声和物品哐当声中把头垂得很低的孩子,明明有家却被逼成了懂事的“孤儿”。

 

因为父母有着“未成年”的任性,孩子只能被逼长大;因为父母带着偏见的忽视,孩子只能用懂事给自己赢回一局。

小S曾在微博感慨:“二女儿过生日,竟然送给我一朵康乃馨,她说没我就没有她,我何德何能生出这么孝顺的孩子。” 

事实上懂事的二女儿却时常被小S忽略,在《真相吧!花花万物》节目中,小S坦言自己对三个女儿没一碗水端平。

大女儿是上天赐给她的第一个礼物,对她格外珍视;

小女儿年龄最小,自然更要多呵护;

而二女儿就像汉堡中的夹层,用小S的话:“身上一块肉而已,没必要多关注。”

那个活成透明的二女儿成了“后妈”的孩子,因为失宠,只能用懂事来赢得父母的关注。

她会记得妈妈的喜好;她会乖巧地不争不抢;她会察言观色看父母的脸色说话…

当懂事成了孩子唯一被发现的闪光点,这样的“褒奖”是多么的讽刺!

别让我们的失职,给孩子留下一身伤。

以爱之名的家

才能滋养出真正懂事的孩子

每个被迫懂事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关注。有爱滋养的家才能真正给孩子成长的力量,以下几点我们一起学习。

1、看见孩子的需求

临床心理学家曾提出“童年期情感忽视”的概念 ,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知乎上就看到这样一个心酸的故事:网友小晴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每到过年买新衣,她总会懂事地说:“我不要,给弟弟买吧!”

妈妈真就只给弟弟买,久而久之无论买什么,妈妈都觉得“姐姐可以不要”。

长期的“牺牲”精神指引下,即使成年后,她依然不会索取,最后变成一个郁郁寡欢的“透明”人。

看见孩子的需要,给他应有的选择和自由,告诉孩子:“合理的拒绝不可耻,勇敢地争取更不可耻。”

被父母“看见”的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2、别在复制完美小孩

金马奖电影《阳光普照》里大儿子阿豪,成绩优异、懂事体贴,是父母偏爱的大儿子。

但考医学院失败,却给他的完美蒙上阴影,一时间,他找不到出路,只能用结束生命把自己永远留在最美的年华中。

“他明明是个懂事的孩子啊!”所有人只记得阿豪身上的阳光,却不知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阿豪只能独自舔伤。

就像弟弟说:“哥哥真的很好,他替所有人考虑,我们却从来没有了解过他的感受。”

允许孩子犯错、听见孩子的哭泣,给他无助的情绪一个排放的出口,比起被阳光照射,我们更希望孩子内心住着阳光。

3、鼓励孩子找到自我

电影《狗十三》里的李玩,一直在“你要懂事”的教育下成长,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戒掉了任性活泼,最终丢失了自己。 

《无声告白》一书中曾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你不必住在别人封印的“躯壳”里,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翱翔的天空。

《奇葩说》肖骁曾说:“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

《以家人之名》里的贺子秋从被母亲抛弃住进李家的那一刻,就学会了懂事。

明明喜欢吃排骨,却只夹青菜; 

明明被妹妹欺负,却主动承认错误; 

明明只是个孩子,却半夜起来给家人洗衣服。

他走进李家看见李爸,收起情绪叫的那一声“爸”,让多少人泪目。 

我们可以用爱引导孩子明白事理,体恤他人,但别用“你必须懂事”成为孩子获得爱的唯一的砝码。

就像《以家之名》中的李爸,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给孩子们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让他们最终学会了互助、体谅、更重新定义了家的含义。

愿所有的孩子在爱的滋养下都能肆意欢笑、任性撒娇,在他应该懂事的年纪获得真正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男妈妈”李海潮教育方式获赞:别用“假以爱之名的懂事”,让孩子负重前行!
《以家人为名》的五个“妈妈”:暴露了育儿的五个层次
《以家人之名》用“奇怪”的一家人,让你感受温暖|果妈随笔
《以家人之名》:最失败的父母和最成功的父母,都在里面了
《以家人之名》热播:父母最大的失败,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看完《以家人之名》,孩子他爸心态崩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