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乎高赞:为什么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装样子?

文|晨瑶

真正明智的人,都卸下伪装,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让自己得到有效成长。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装样子了?”

一个网友说的很有道理:

“因为做表面功夫并不能换取什么。老板裁员的时候,看的是你的业绩,而不是这些无价值的勤奋。

与其装模作样地浪费时间,不如在下班后提高自己,取得有意义的成果。”

的确,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把时间投资在有用的地方,练就一技之长,塑造更好的自己。

他们明白,倘若有一天公司打算裁员,自己拥有不可替代的资本,也不会被轻易淘汰。

真正明智的人,都卸下伪装,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让自己得到有效成长。

一个人是否垮掉,就看他下班后的时间

前几天跟表弟吃饭,他向我诉苦。

表弟在公司的职位是财务助理,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对业务不太熟悉,经常加班到深夜。

后来,日渐熟悉流程,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加班的情况有所减少。

之前加班的时候,虽然回家就是深夜,但还是会看一个小时专业资料,这也是他工作能够快速进入正轨的原因之一。

现如今,加班情况减少,每天下班吃完饭不过七点多,感觉晚上还有很多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本想放松一下,结果玩游戏、刷抖音、看动态……动不动就到了后半夜,想到第二天早上还要赶班车上班,才不舍地放下手机。

有一次,上司安排表弟整理一份资料,比较急,要求他半天之内完成。

长时间熬夜,让表弟早就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拖延成性,工作效率被他丢在脑后。

等到上司询问他关于资料的事,才发现他根本还没做。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司已经骂了他很多次,甚至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他再这种工作态度,那就最好早点离开。

表弟原本可以用下班后的时间充实自己,却肆意挥霍,在虚幻的囚牢里浪费时间,最终自食恶果。

作家吴淡如曾说:“你选择的娱乐方式,不知不知觉间决定你的未来。”

那些让人获得即时快感的东西,愉悦你的同时,也让你难以专注,变得麻木。

单纯娱乐自我,就如同被拖进泥潭,越陷越深,这无意间降低自身价值,消耗年轻的资本,蚕食你所有的时间。

等到转过身,才发现思考力被不断削弱,错失投资自我的良机,剩下一副像是被掏空的皮囊。

你怎么打发时间,时间就怎么打发你

作家李尚龙说过自己的故事。

当年他还是英语老师的时候,每天上课十个小时,劳碌不已,女同事小方也跟自己一样。

几年后,小方依旧在上课,而李尚龙成功转型成了导演、作家。

离职后,小方跟他见面时,一边抱怨自己工作累,一边羡慕他运气好,赶上文化大爆发的时候,顺利实现转型。

同一个起点,为什么结局不同?

主要在于对下班时间的利用率。

看似轻松转型的背后,其实是日拱一卒地付出。

她回家刷剧,看完了电视早早休息;他每天一部电影,每三天一本书,写满了十多个笔记本,熬到凌晨三点。

她用下班时间无休止地疯玩,以逛街的方式摆脱疲惫;他磨练出一技之长。

几年后,她没能摆脱循环的生活,被困在狭窄的圈子;他把自由的主导权把握住,支配自己的人生。

眼红别人的成就,在问出那句“为什么不是我”时,她忽略了一个事实: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若想舒服,必先下苦功。

嘴边寻求突破,行动却安于现状,选择持续性沉沦,于是普通人沦为平庸者,活成庸碌的模样。

反观那些发展速度快的人,都会对下班时间锱铢必较,利用它突破瓶颈,挣脱短板的束缚。

就如叔本华所说:“常人考虑的只是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

你是选择精进技能,打磨一技之长,还是浑浑噩噩,贪恋舒适区,这影响着人生走向。

与其着眼于别人的成就,不如丰富内在,更新系统体系,深耕热爱的领域,争取获得更多选择权。

经由时间的积累,将爆发出源源不断的后劲,产生复利价值,最终拉开自己与别人的距离。

你利用下班时间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胡适先生说:“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的确,上班跟着流程,做着相似的任务,难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在下班后的时间,足以窥见一个人的未来。

很多人都听说过村上春树,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成名前的经历。

为了维持生计,村上春树跟妻子开过一家酒吧,他们一边经营,一边偿还债务,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有一次,他在观看一场球赛时,随着队员进球,四周掌声响起,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

由于白天忙于经营,等到凌晨打烊后,他在厨房的餐桌上奋笔疾书,进行阅读和写作。

日复一日,利用下班后的这几个小时,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

一年后,村上春树接到文艺杂志《群像》编辑的电话,编辑告知他的小说闯进新人奖的决赛。

这个奖让他深受鼓舞,之后他继续发表几部小说,每本都大热。

为了全心全意投入写作,村上春树卖掉店铺,转型成为职业作家,作品被翻译到几十个国家。

光芒万丈的背后,是对闲暇时间的运用自如,培养增量思维,进行自我增值。

李尚龙写过一段话:“每个忽然转型的人,都有着许多平静努力却无人问津的时光。他用空闲的时间做了喜欢的事情,他不是天才,只是个努力的人。”

所谓转型,只不过是投身于热爱的领域,在独处时充实内涵,让实力赶上机遇。

对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制定合理的计划,保持输入,每天花费几个小时,尽管暂时看不到回报,人生却一直在向前。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有人说,上班已经很累了,需要通过下班放松紧绷的神经。

放松固然没错,但看剧,刷抖音,打游戏等娱乐活动,不仅得不到休息的作用,反而让人沉迷于虚假世界中不愿醒来。

一味地放松就是把自己一步步拖进深坑,等到那时,迎来不期而遇的中年危机,你可能会埋怨年轻时的放纵。

其实,利用下班的时间进行充电,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是甩开对手的捷径。

仔细观察身边的高手,你会发现,他们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大多数都在下班后的深夜,独自摸索,默默地熬。

而熬出头的人,成为了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拥有更多面对生活刁难的底气。

如果你能够把握下班后的两小时,你便能掌控一生。

作者简介:晨瑶,富书专栏作者,富书第一期28天实战训练营学员,富小书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温热,追梦若冷,就用希望去暖,本文首发富小书,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上春树(名作家的蓄成)
人生最好的修行:享受孤独
你是否还是真正的自己? | 一周荐书
我在散步时,我在想些什么
找到所爱,你能坚持40年吗?
村上春树等作家把“我爱你”表达的那么浪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