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方家山式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探讨!

福鼎第一门户杂志 让您不出门知福鼎

福鼎论坛

网址:www.fuding.co

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

福鼎市秦屿镇方家山村建了一个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把散居在各个村落的空巢老人集中在一个定居点,让老人们独立生活,快乐群居,互相照顾,安享晚年,为实现农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有什么特点

是否可行

有必要做一番调查和探讨

01

 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由来

方家山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村,山高地远,道路崎岖,全村人口 87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9人,占总人口的 10、2 %。2005年8月,桑美超强台风来临前,村干部挨家挨户检查危房,动员空巢老人转移到比较安全的中心村,发现村里年轻人多在外头打工,空巢老人散居13个村落,各村落之间相距六七里,山高路陡,孤苦无助,这些老空巢人不仅生活起居十分困难,而且多半住在危房,每当遇上台风暴雨时,由于各村落缺少青壮年人力,转移这些老人成了难题。于是村干部便产生了筹建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念头。

桑美超强台风把村里八位空巢老人的危房夷为平地,灾后上级民政部门给了这八位老人每人8000元的建房补助款。这八位分散各个村落的老人要求村委会帮助他们将这些建房补助款集中一处建造一个集体定居点,立刻得到村干部的支持,于是第一期一座定居点(八套)建成了。

根据这八位老人的要求,村委会将定居点(平房)建在中心村,每套有一间卧室,一间厨房,设有灶台(烧柴火用)、床铺、桌椅等简易家具。

在初步完成硬件建设的同时即着手软环境建设,村委会跟这些入住的空巢老人一一签订了合约,并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定:(1)定居点供入住者终生使用,但产权归村委会所有,入住者不得变卖或转让,也无权交由别人继承(这些入住者皆无嫡系子孙);(2)入住者生活自理(这些空巢老人大都享受五保户或低保待遇),吃饭洗衣等生活琐事自我料理,村委会不承担生活费用,不筹办集体伙食;(3)入住者日常医药费按农村医保条例自理,特殊困难者由村委会酌情照顾;(4)村委会提供小部分农地,供有劳动能力的入住者种植瓜果蔬菜等,以满足个人部分生活需要;(5)村委会提供水电费,村里清洁工帮助定居点搞好环境卫生;(6)自我管理,由入住老人中选出身体健康、有管理经验者2人负责定居点的义务管理工作;(7)发扬互助精神,身体健康的入住者有义务帮助和照顾病弱者;(8)对有子女而子女外出打工的入住者,要缴纳一定的医疗护理备用金,生活不能自理时通知子女领回自家照料。此外村委会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一期空巢老人定居点建成并入住一段时间后,大受老人们欢迎,大家觉得老人入住既省钱又愉快,村里许多空巢老人也纷纷要求入住,2007年,村委会根据村里老人的具体情况和村委会财力状况,在第一期定居点的基础上扩建第二期八套定居点,并建有公用卫生间、浴室、老人活动室等配套设施,目前共入住空巢老人15人,其中女性一人。

02

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优越性

据调查,入住定居点的空巢老人对生活状况比较满意,相对于敬老院,具有一定的优势。

(1)经济实惠。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定居点比较经济实惠,适用于经济不大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特别是山区,地广人稀,土地使用费相对便宜,建造简易平房耗资较少,一般行政村有条件建造。并且,定居点空巢老人生活及费用自理,村委会不必为此承担日常开支,经济负担不大,这也就有了后续发展的积极性。

(2)快乐群居。由于定居点的空巢老人群居生活,老人们不感到寂寞孤单,彼此间不存在代沟问题,大家互相照顾,互相沟通,精神生活较为愉快。

(3)适合老人独立生活的心态。方家山空巢老人定居点照顾到老人既要群居又要相对独立生活的心理特点,深受老人们欢迎。一般敬老院都食宿全包,众口难调,老人们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有的甚至难以忍受无聊心态而要求回家;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定居点则一人一居室,有卧室有厨房,饮食起居自我料理,有一种“家”的感觉,这十分适合老人的心态。

(4)积极参与,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农村老人一生勤劳,离不开劳动,无所事事就会生病。方家山式的老人定居点让老人生活上自我料理,洗衣做饭,上街购物,还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拾柴火,种蔬菜,有事可做,真正落实“老有所为”,既可创造财富,减轻社会负担,又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

(5)有利于老人的安全保障。过去,农村空巢老人散居各个村落,每当台风暴雨,往往容易遭受山体滑坡、房屋坍塌的危害;如今各村落青壮年大都已迁移他处,只剩老人留守,有的空巢老人病危甚至死亡也无人知晓;每次台风暴雨前夕,村干部都要组织老人安全转移,疲于奔命。空巢老人入住集体定居点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我们认为,办好并推广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将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启示我们:我们的养老事业,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实现“老有所养”,更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让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余热,实现“老有所为”,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乐”的理想境界。中国的养老事业,可谓任重而道远矣。

据悉,截至2006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34亿,占总人口的31%。面对未富先老的老龄社会,不少专家学者感到忧虑,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看到老人是“社会发展的收益者”的一面,而忽略了老人仍将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的一面。日本是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但不少老人并不坐享其成,有的技术工人退休后利用其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到中国、越南等国家打工,他们打工的目的并非完全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据有关资料,日本的农民平均年龄为70岁,不少七八十岁老人仍然参加田间劳动;由此可见,老人并非是纯粹的社会消费者,只要我们实行“健康、参与、保障”的积极老龄化行动,那么,老年人就并不完全是社会的负担,而完全有可能继续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一箪食,一瓢饮”,生活未尝不困苦,然而他却“不知老之将至”,仍然授业传道著书立说并且“不亦乐乎”,其原因在于“老有所为”。应该看到,中国人民,尤其是人口占全国大多数的农民,特别是饱经风霜的老一代农民,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有的年届八十仍劳作不息,他们虽老,却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应当看到中国老人“老有所为”的优势并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这种优势。

总之,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它不仅少花钱多办事,更在于它充分发挥了中国农民老有所为的优势,让他们在得到社会关怀的同时,生活自理,生产自助,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因而得到农村老人和社会的广泛赞赏和支持,因此它将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

03

关于在农村建立

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可行性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来临的,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达13亿之众,各地经济状况千差万别,东西部差别、城乡差别、人均收入差别等成为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养老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广大农村,受限于经济条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严酷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目前我国人均GDP不及欧美日国家的十分之一,普遍推行欧美式的养老制度是不现实的。此前秦屿镇政府曾对几个行政村的空置校舍进行改建,办了几所村级敬老院,实行供给制养老模式,镇政府雇用人力供养空巢孤寡老人,结果每年耗费几十万元而社会效益有限,某些入住老人甚至觉得不自由,有些人甚至认为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是“不孝”行为。相形之下,办好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反倒是一种比较理想和容易被农民接受的养老模式。

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大办敬老院解决养老问题显然不切实际;同样,全部居家养老,一刀切地由子女居家赡养老人,对独生子女形成的“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家庭也是难以承受的,孤寡老人更是无法享受居家养老的天伦之乐。为此,我们必须探索一些既省钱又可行的养老模式;方家山式的养老模式就是在特定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它值得我们研究、参考和借鉴。

诚然,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定居点有许多难以替代的优越性,那么,这种养老模式能否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呢?

继方家山空巢老人定居点养老模式实施之后,秦屿镇又有一个行政村——蒙湾村学习方家山村建立了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蒙湾村总人口75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 84人,在秦屿镇政府的支持下,村委会利用7间空置校舍加以改建并筹建了5个套间,按方家山模式安置了12位空巢老人,效果很好,深受老人和当地群众的欢迎。这一事例说明,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定居点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可借鉴性的。它的可行性表现为:

(1)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养老模式比较适合于经济不大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可提供建造定居点的土地和入住老人的生产用地。

(2)建造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需要资金,除了当地政府适当投入、社会集资,目前还可利用空置校舍(由于城市化和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许多农村学校已经人去楼空,校舍空置)和空置旧村委会楼房安排空巢老人入住。

(3)定居点深受孤寡老人欢迎,特别在村落分散的山区,农村干部群众对办好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积极性很高,有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俭朴,生活标准不高,定居点办成后,生活自理自助,管理成本较低,多数村委会有能力承担。

(5)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龄工作十分重视,对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十分关注和支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将越办越好。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广泛推广空巢老人集体定居点的工作在某些地方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好些地方受到财力的制约,不能提供定居点的房屋;有些地区土地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空巢老人定居点的需要;有的老人还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旧观念,不愿入住集体定居点。

所以,在中国,养老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方家山式的空巢老人定居点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少花钱多办事,更在于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了中国农民老有所为的优势。如何更好的发挥这种优势,我们仍需不断探讨,不断改善,使它逐步成为广大农村普遍欢迎的养老模式。

作者:大方之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调查与思考
让农村老人真正老有所依
日间照料中心设在村里
我国农村养老形式分析,看到最后有具体解决方案哦!
浅议互助性养老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