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平州志》卷之六:津梁(桥渡、茶亭、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群众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国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公路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为此,1984年12月,国务院作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重大决定,打破了公路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资的体制束缚,使我国公路交通快速发展。2004年通过并于2013年更新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即"71118"工程,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向线,18条东西横向线),仍在稳步推进。投资惊人,最近十年时间花了9.5万亿元来修路。效果也显著,截至2019年末,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01.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4.96万公里,大多数城市都能在一两个小时内上高速。

  旧时王谢私家车,驶入平常百姓家。而两三百年前的古人,出行就没那么方便了,靠的是驿道+茶亭。茶亭是供人喝茶歇脚的地方,相当于如今高速路上的服务区。雍正八年版《连平州志》记载的那些桥、茶亭和道路,绝大多数是由当地乡绅贤达捐资兴建的。照牛排拿《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连平县卷》来核对,似乎找不到对应的记载,不知还有多少古桥存世,茶亭是否还有遗址?

  津梁(桥渡、茶亭、道路)

  王政四达,则津梁衢路来往各得其所。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而民不病涉矣,十里有庐、庐有饮食而民无饥渴矣。连平建万山中,溪湍骤涨,咫岸千里,炎蒸负戴,崎岖喘汗,吁嗟道路!始信桥渡之为安澜,茶茗之为甘露也。乡党有好义者,或一肩独成,或众力合举,免致临流悲公渡道左苦扇,赐利济洵非浅,鲜所当载之简端,以为乐善者劝也。志津梁。

  桥梁

  会缘桥,城东门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客人徐大用募建。

  南虹石桥,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贡生颜子纯捐建。原名南薰,今易桥横一十三丈五尺石柱九度,计一十八条石梁,九条共用银五十五两,其桥板出通乡旧会。

  赤硃石桥。

  牛神迳桥。

  软坑桥。

  三多桥,惠化古坑里人谢启元建。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员谢呈茂捐修。有记。

上坪东阳村暖水口桥,由上坪谢氏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2019年洪灾后裸原始桥体

  龙兴桥,惠化营坑水口。雍正三年(1725年),谢元瑞、彭宗礼倡捐,谋始募众督建,阅三载落成,州守李名扬旌以"宝茷渡迷"。

  隆兴桥,惠化陈田坑,万历丙子(1576年),节妇卓氏捐银一百四十两,命男谢嘉作建造,另捐田一十二亩为修桥费。雍正二年洪水冲圮,曾孙谢复祥等公捐修复。

  凤凰垇桥,万历间,邱集生捐建,孙邱全玉修。

  广济渡,惠化蚬村,监生周子芳母卓氏捐田设济,有碑。

位于大湖镇罗经村的广济桥

广济桥四根望柱刻文:广义逢春同日月,济仁伴夏配乾坤。明月水生兰,雨来山成菊。往来人踏镜中楼,上下影摇波底月。凭栏看碧流,进履尊黄石

  公慈渡,内管亚公坝,贡生周嗣莲率族人公设,共捐买田一十二亩养赡篙工。

  茶山渡,乡耆巫大受捐田六亩、各姓共捐五亩三升设渡赡渡夫。

  义济桥,歇马磜,发水米坑,生员谢皇命捐造。

  大埠渡,乡耆谢大恩捐建,详耆寿门。


元善大埠坳肚村的步云桥,由何德蕃捐建,桥很普通,亮点是颜希圣所题碑记

  黄沙径石桥,乡人公建。

  大田桥,康熙壬戌(1682年),乡人张宗善捐造。

  太平桥,乡人郑维鈜捐造。

油溪溪南村的上街头桥,绣缎沙径村的关爷公桥

  牛过渡,即龙兴渡,今改龙津,在长吉朝山下铁船潭大河通衢,城内绅士林元芳等公捐买小水田一十五亩设渡,永济粮米三斗二升一合载长吉图六甲赖德富户。

  东叶陂渡,乡人公设。

  百口塘渡,乡人公设。

  五福潭桥渡,长吉大罗寨下,老农顶带郑四敬捐造。春夏舟渡秋冬架桥,施田七亩并山林屋场给为渡夫工食,立册呈请州守胡印照,子孙世守年八十五卒。

忠信大坪村的五福桥,是连平拱跨最多的石桥

五福桥栏刻文:荡平利济。五福桥通欣骋驰,三江派合庆安兰。宝塔千层浮倒影,灵山万物面长流。

  清涟渡,忠信官陂河,赠文林郎知县何嵩捐赀造舟捨田十亩资给渡夫,载忠信图粮米二斗一升四合。后其水冲决,渡头工资不敷。生员黄天显、乡耆何廷瓒募义捐置田种十亩共勷前美,续置粮米载河源大州三图何大业户。

  X涵石桥,忠信官陂南里许,监生何多为捐囊募义建立石桥,舆徒攸利。桥长六丈石条六,广二尺余,厚一尺余,其柱亦石为之。

忠信柘陂村的福兴桥,曾是惠州府最大的石桥之一

  复兴桥,官陂下社,荘姓公建。

  永安挢,银梅东瓜洞,万历年间通乡公建。

陂头花山村的贵东水口桥,建于明末清初

  三多桥,炎火印下,乡耆刘天锡捐建。

  2001年版《连平县志》仅记载了9座古桥:元善密溪村的“茶步桥”,忠信柘陂村的“福兴桥”,忠信大坪村的“五福桥”,陂头贵东的“水口桥”,上坪东阳村的“暖水口桥”,上坪古坑村的“五里亭三拱桥”,内莞横水村的“横水桥”,油溪镇东北的“头巾石桥”,大湖罗经村“广济桥”。其实远不止于此,比如上坪小水村的廊桥(河源唯一)、绣缎沙径村的水口石拱桥、三角石源村的大石桥(曾敖捐建)、三角白石村的白石拱桥和墩头桥、陂头分水村的漫岭石拱桥、陂头资溪村的大拱桥、陂头花山村的新楼石拱桥、元善东联村西山瀑布上面的仙女桥(连平颜氏为堵塞西山缺口对城的刹气而建)、高莞二联村的黄龙潭古桥、高莞二联村与忠信大坪村交界处的高桥,等等。照牛排考古www.ZhaoNiuPai.com/KaoGu   

  茶亭

  连岘亭,城南里许,州之迴龙胜景。

  正烈亭,连岘亭左表前,州守蒋公、刘宜人墓,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绅士公建。

  柱石亭,即撑腰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进士何深、母颜氏捐建,每年煮茶以候行人,施田六亩赡茶夫,粮米六升载惠化图八甲何南凤户。

  丰盘茶亭,雍正五年(1727年),乡耆谢刚任建,夏秋煮茶,每年捐谷四石给茶夫。

和平青州镇粤赣古驿道旁的杨里垇茶亭遗址,内设有歇息区、天井、大堂、住房、厨房

  乐憇亭,长岗峎,顺治七年(1650年)建,州守刘懋德题壁:"云着屐登临层峦,时滴松阴雨停X,憇止过客常披竹罅云。"贡生林旃捐田供僧煮茶,有记。乡耆周仁远续捐田二亩。

  猴子额茶亭,康熙十一年(1672年),乡耆谢旭明建,施田五亩供僧煮茶以利行人。

  歇马磜茶亭,生员谢呈芳建,后废,卓姓修复,卓应宗捐田三亩付寺僧煮茶。


平远仁居镇的招福地茶亭

  古坑茶亭,康熙二十五年建,乡人谢邦宪施田五亩。

  水洋峝茶亭,往银梅孔道,近废宜修。

  蒲芦峝茶亭,乡耆刘天锡捐建。

  道路

  岩陂路,开州守牟应受捐俸六十两,义民谢明时、谢功各捐银数十两,于山颠X险砌石,往来称便。顺治间流寇由此掳刦,密溪乡民共废之。顺治十六年,义民赖天赋捐赀一百二十两募工开筑。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贡生谢上琮募修,移路山腰较前径捷。雍正三年,监生谢敏道、谢君仁等继志共捐银一百两,循山根铺砌,舆马如履坦途。

  猴子额路,崇正八年,州守牟应受捐赀闢路,山腰行人便之。顺治十一年,义民傅陶镕倡捐,另闢由漆木凹右畔历枫树排沿溪而出,较昔尤捷。


连平绣缎镇尚岭村的关爷埂古道

参考资料:新华字典,百度百科;

  《连平州志》,牟应受、韩师愈、卢廷俊、何深、颜希圣,明清;

  《连平县志》,连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年;

  《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连平县卷》,陈建华,2013年9月。


分享,点赞↓,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滨湖区梁塘桥联(29)
这是一份和平简历,请认真收好并传递下去
汀州|涂坊的亭
茶乡桥亭留芳躅
含“茶”的地名
溧阳市街道乡镇详细(含旧的共42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