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郭璞《葬书》阴阳之气(三)

探究郭璞《葬书》阴阳之气(三)

耕田的山里人

人类的死亡率百分之百,生之路就是死之途,人生的里程碑就是自己的墓志铭,这一路走来,长短不一,情境不同,感受迥异。

人,于生死殿堂,老实做好功课,期“生时如华花灿放,死时如英雄凯旋”,在圆满人生之后,能够留下不朽的精神给后代子孙景仰怀念,若有幸的话,还能够“葬乘生气,以荫子孙”,期“慎终追远”而世泽绵长。

                                                                                  ――题记

五、气化感应论对《葬书》的影响

先秦两汉的“气化宇宙论”“天人感应论”主导了魏晋时期的思潮。

(一)《葬书》中所点到“气”

葬者,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故,藏于干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

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某件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经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后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

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

《葬书》之气,来源于“气化宇宙论”,为《葬书》之理论之核心。

(二)《葬书》论土与气关联

“天人合一”理论,言明在与人之间有密切的互动,地中的土及骸骨,也可以跟生人互动。从《葬书》可以看到“气化宇宙论”之“气”与“土地”之密切关系。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经》坤卦彖辞)。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管子》)。

后人从实际观察中发现,生命现象在地表上下附近都表现得非常活泼,于是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地气”存在了“土膚之际”,也就是存在于适合生物生存的附近,可见“土”为万物之母。“土者气之本”“气者水之母”,“土”与“气”关联密切。

六、以感应哲学解读《葬书》

感应哲学,即受到“天人感应”思想影响,认为天、地、人以及死人都会彼此互动与感应。

(一)《葬书》以“感应哲学”为主题

《易经》乾卦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辞上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董伸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篇》也提到“万物一体,同类相动”的思想理念。都深深地影响了《葬书》主题思想。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既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以上皆在形容“气的感应”,这些感应,实际上是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过程。

由生到死:生者乃气聚而有肉体(生)——而最精华的部分就凝结成骨(生)——人死后肉体糜烂而独留骸骨(死)。

由死到生:尸体(骸骨)(死)——葬入地气凝聚之处(生)——地气入骨(死)——以荫所生。

以孝、礼之名义,对待生与死,论述生气之转换、传输、作用、凝结……,这就是《葬书》书述之重点。

(二)《葬书》以“以死荫生”为主见

“以死荫生”是《葬书》最精妙的心法,以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孝礼之道”,是民间社会建构的一重要部分。

由死到生:尸体(骸骨)(死)——葬入地气凝聚之处(生)——地气入骨(死)——以荫所生。其实就是一种“气之感应”的乘用。骸骨反气入骨而纳生气,生与死在时空来说是天人永隔,而“以死荫生”的感应作用,却不受时空之限,生与死的互动通过“有感应的灵气”来贯联。生与死的互动,少了“气的感应”,就无法“互动”。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血统关系,若能“内乘生气,外假孙子思慕一念,与之吻合,则可以复其既往之神萃,其己散之气,盖神趋则气应,地灵而人杰,以无为有,借伪显真,事通阴阳,功夺造化,是为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感应,就是阴阳二气在地中的种种变化,注入生气予骸骨,骸骨才能“乘生气”于子孙。以骸骨(死)乘生气以荫生者,“以死荫生”是《葬书》对前人“宇宙气化论”“天人感应论”的创新和发展,把骨骸活化了,也就是乘地气之用,反气入骨骸变成有生气作用的实体,然后发射“吉气”之波,而具有同“波段”的子孙接收“吉气”之波,这是一种“气场感应”。

当然,“以死荫生”的“气场感应”也是有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郑彦渊认为:“要外假子孙思慕一念与之吻合”,这是“心气相通”,也是生与死的互动的另一条通道。若以科学的说法,父母与子女间,是以DNA来构建生命信息密码的。因此,父母与子女间骨肉相连的关系,是既密切也相连相依,在先天的遗传上具有“同气相应”的优先条件,在心气相通方面,心电感应也是时常被提及和印证的。

七、《葬书》言生与死互动之气

(一)“气化宇宙论”言生死

气化宇宙论: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人之肉体骨架,乃父母生气之凝聚,来自父母精血二气合所成的“亲骨肉”,故。生者气之聚。其最精华的部分“凝结成骨”,骨骸是人体最坚硬的,当人死后而埋地下时,血肉是最先糜烂的,唯独骸骨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留存,若能葬在吉穴,地气为我所旺而贯入骸骨之后,原已经“死”了骸骨就变成了有“生气”而生,然后发挥其吉气以荫子孙。

然而,要实现气的传导,必须有一个互相能互感的“路”,这“路”就是“心气相通”的路,也就是“子孙思慕一念”。这一条“心气相通”之路,是实现“乘生气”的通道。

(二)“感应哲学论”言生死

感应哲学论:葬者反气入骨—以荫后生。

按科学的角度,生与死是对立的,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自然界以生、老、病、死推演着。《葬书》以“感应”关联了生与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后人相信生与死之间在存在着互为关联的互动。

《葬书》实用于科学的有“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葬书》实用于哲学的有“内乘生气,外假子孙思慕一仿与之吻合,则可以复其既往之神萃。”而最终“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也就是透过骨骸,吸取地中之吉气,然后再传送到子孙,子孙受到“神趋气应”之感应,就能够受到庇荫。

《葬书》充分传导、应用“感应”之原则原理,发展了生与死互动的理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其理念就是反中国人固有的“孝道”“礼数”加以美化、神化、学术化。

国民期许自己有一个孝子,也希望自己死后还能庇荫后代,鉴于此而成就了“心气相通”和“葬乘生气”的理念《葬书》,其理论横跨阴阳两界,搭建生死频频互动往来的桥梁。

综上,概说如下。

对于生死,人之掌控有限,现实中很多人都反生死交给了佛主、上帝……。现实社会,生命无常,只能尽力过好每一天。人为万物之灵,具体丰富的情感,对于人类的死亡,总难免难以平复而伤痛,难以忘怀生前的种种人事,这也是人与禽兽之区别。有情感,就有了孝道、礼义。

人,心有生死,而死后必腐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死者生前所遗之物、事仍留存人间,故对死者必以“孝、礼”而为之而“葬”,“葬”就成了一件大事,也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与死的互动。

魏晋时期,战乱更迭,世事迁离,生命脆弱,朴素的自然观产生了对于安稳生活的企求与命运乘运的解释信仰,至两汉,民间盛行“天人感应”。《淮南子》的“气化宇宙论”,董伸舒的《天人感应》,以及魏晋玄学、嵇康思想,为《葬书》的出世具备了充分的思想环境。

《葬书》能流传一千七百多年而不衰,可见其有独到的见解,给人以足够丰富的想像的时空,更赋于了生人与死人的责任,此,才是《葬书》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生基」真的有用吗?
阴宅风水与风水法则 -
阴阳宅风水之气 阴阳 五形 八卦 方位 24山法
祖坟“冒青烟”,关乎后代子孙的兴旺发达
一页葬经走江湖
从风水的精髓--形派(峦体)真诀谈起【03】--第一篇阴宅【第一节 龙法】第一部分:龙分干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