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剩女》:做自己,坚守你心中所爱去战斗去成长

纪录片《剩女》,豆瓣评分7.8分,成绩相当不错。

影片由两位以色列导演在中国历时四年,如实记录了三位中国未婚女性,面对婚姻难题,她们试图在传统文化里,找出自己人生之路的故事。

相信很多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会把故事的主旨理解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就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社会习俗,子女的婚姻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个人的私事。

个人选择伴侣,很多时候,会受到来自于父母、亲戚、朋友乃至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和左右。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你要么妥协,接受父母为你规划好的路;要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爱情。

而我看见的,不仅是“剩女”不结婚就是失败的羞辱,更多的是,一个女孩勇敢地摆脱父母的控制,告别父母,独自去成长的故事。

一边战斗一边后退,一边跳脱一边成长

三位女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片头最先出现的律师小姐姐,邱华梅,34岁,来自山东,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一家律所当律师。

她一头清爽短发,中性气质,看起来比较爽朗的一个人,若不是看到她的家庭批斗大会,很难联想到她也会有被父母逼哭的时候。

“不结婚就是有问题,就是不正常”

“不结婚,再幸福它也不叫幸福”

……

坐在窗前的邱华梅,听了父母和姐姐的这番话,已是泪流满面,她用力反驳:

“如果像你这样养孩子,我宁愿不要。”

父母眼见说不过她,就又搬出,我们如何花心力照顾你,如何花钱辛苦供你读书,又是如何养你长大的,你竟然就这么跟我说话。

姐姐更是劈头盖脸呵斥:“你如果不结婚生子,大家会怎么看我们家?”甚至让外甥直呼她“光棍姨”。

这些话,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样割在邱华梅的心里。

本来家中5姐妹,她是事业最出色的一个。仅仅因为还没结婚,就好像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让家里人都蒙羞了似的。

她颤抖着嘴角,发出最后一丝哀叹:“不结婚,一切都没有价值了,是吗?”

“如果我们没有将人生大事在纸上一一打勾,即将步入30岁的我们是否就此贬值?”

难道说,邱华梅是不婚主义吗?不是的,让她难过的是家人们对单身的偏见,她并不认为单身就是不正常的,人的价值也不是以结婚来衡量的。

邱华梅带着郁闷,在与朋友们的聚会上大吐苦水,说到被自己的姐姐和父母嫌弃。

朋友说,面对这样的人,一定要怼死他,甚至要打人的。邱华梅解释,家人也是为自己担心而已。

朋友质问她:你的家人真的为了你更快乐吗?她生了朋友的气,并维护自己的家人。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常见?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家人的某些观念不对,哪怕伤了我的心,却不能允许别人指责自己的家人。

是因为我们爱家人,也能够理解家人的出发点也为了我们好,只是观念有差异。

对于婚恋问题,我们与父母的看法不同,父母非要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说法去做,而这样的苦恼很常见。

我们无法改变父母的观念,但可以做到坚守自己心中所愿,不被改变。

邱华梅很清楚,如果像她朋友那样,只为了怼,去斗嘴皮功夫的话,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抗争是为了有效地跳出困局。

不过,朋友质问的那句话倒是扎中了她的心。她没有干等着,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接下来,她很努力主动地去相亲,交友,甚至咨询冻卵。

《剩女》中,大型相亲活动现场


在她与相亲对象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她很有主见和非常强的洞察力。她紧紧围绕着自己所关注的核心标准:要求对方受过良好的教育;要求对方尊重女性。

相亲会上,有男子提出“我们已经过了谈恋爱的年纪”,她就反问“所以你不打算好好谈恋爱了吗?”

前有山东老乡,希望在家庭中只能他做主;后有北京本地男表示,和外地女生结婚压力大。

几轮挫败下来,邱华梅意识到解决“婚恋”这个问题,已经占据了她太多的时间,可收获的却是满满的负能量。

邱华梅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急。婚介师却毫不留情地说,“你又不是美女,年龄太大了,也过了生育最佳年龄,你在自欺欺人。”

她这个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高薪白领,一道婚恋问题,就似乎让她所有的优秀都暗淡无光了。

虽然当代社会婚姻文化氛围,一再强调“婚姻自由”,但诚如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里所写的:“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方把婚姻完全视为当事人之间个人的事情,而别人不加过问。”

无论是外界的打击,还是面对家人的施压。邱华梅始终坚持,结婚就必须得找一个精神契合的伴侣。

加里·贝克尔在《家庭论》中指出:

一个理性经济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如果婚姻收益超过了单身收益,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就宁愿单身。

这段话说的不无道理。

我们结婚是为了更幸福,当然是要比单身更好;如果说结婚后的日子不但过得不好,还而比单身时更差了,那么我们宁缺毋滥。

面对千军万马的质疑,邱华梅并未妥协,她一直在与传统“大龄不婚就是可耻”的观点相搏斗,她试图跳脱困局。

她说到也做到了。影片最后,她与朋友告别,与家人告别,选择去法国留学。

临别前,父亲说出了积压在心底多年的话,在他们那边的农村,没有生到儿子是会被人笑话的,但在他心里,邱华梅一直是他的荣耀。言语间流露出的对女儿的爱与祝福。

很欣慰,因为我们看到了邱父的变化。

龙应台写父母:“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就是告诉我们,子女需要成长,父母也同样需要学习着成长。

生活中某些父母跟邱华梅父母一样,要学习成长,学习慢慢对子女放手。

父母控制你,为什么?

我们回头再看看邱华梅父母,跟她所说的话:

“从小,你要什么我都依着你。即使没钱,我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辛苦供你在北京上完了大学。为什么就(婚姻)这事不行呢?”

这类话,相信适婚年龄的姑娘们应该都耳熟能详了吧?

这就是父母们惯用的控制手段。

目的都是制造出自己很痛苦,让子女觉得自己所做的决定很糟糕,很伤害父母,继而让你内疚,放弃主动,继续听从他们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父母?

我非常赞同黄执中先生说的这段话:

对某些人来说,当父母就是当上帝,他们看着小孩咿咿呀呀,学着自己思考说话,看着小孩所求所欲,任凭自己点头摇头,给予剥夺……他们看着小孩一路把自己当恩人,当偶像。这过程对他们来说,是一辈子都没当过的权力感。

然而,小孩总会长大。为了延长自己当上帝的时间,时不时用内疚感控制孩子,常常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孝,是这种父母的常见手法。

另一种手法,是不断贬低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糟,什么都做不好,离不开父母,这种精神控制在亲子关系中很常见。

当你们面对这种情况,要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你没有伤害父母,你只是做自己,你没有错,是他们选择要让自己这么悲情。

在正常情况下,人与人发生摩擦,是不需要那么内疚的。

邱华梅的父母这两种手法全占了,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巨大的压力下,仍然坚持做自己。

她去相亲,并不是认同父母所说的“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她当然想结婚,但前提必须得是与自己精神契合的那个人。

她之所以去相亲大会,是希望找到那个人,就算没有找到,她也不会觉得年龄大了,就随便找个人结婚算了。

因为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直不为困难找理由,而为解决找方法。

而正是在这过程中,她父亲看到了女儿这么坚持、执着,这么有主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亲最后也才会放心地祝福女儿。

结语:坚持做自己,你值得更好

姑娘们,在处理婚恋问题时,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之后,不管谁说什么,都别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了。

我们中国有句名言叫“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

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在我们人生当中是何等的重要。

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千世界,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难很难的。

当你面对家人的强压,和来自外界噪音的干扰时,你可能也会陷入自我怀疑,但很多时候最关键的也只有那么几步。

只要坚守心中所想,不妥协、不放弃,坚持走好这几步,你才能有机会看到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邱华梅在今年2月15日,从推特和油管上回答了网友的关切的问题,引起众人的关注。

原来,她已经顺利从法国毕业,又移居德国,继续做律师,已嫁了心仪之人。

这个结局真是太解气了,给了那些不看好,甚至轻视“剩女”的人们,一记漂亮的耳光。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言: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制的美。飘零影院

是的,每一个不妥协、不服输的邱华梅,都是独一无二的美,都值得更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剩女》:揭露中国大龄单身女性婚恋现状,她们到底在坚持什么?
看了外国人拍的中国姑娘,好想骂人啊
《剩女》直击残酷现实!9000万单身女人中,她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令9000万单身女性窒息问题,被老外的一部纪录片戳破真相
调查显示:89.1%受访者确认身边年轻人春节被逼婚
租女友过年不过是一场“逼婚”贺岁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