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搜狐健康年度特辑 | 生命图记
userphoto

2023.01.20 陕西

关注

八旬老人血氧饱和度只有55%,急诊医护人员正在对其进行全力救治。图源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回想2022年,围绕新冠,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疫情管控放开后,医院自然成为了生命故事的“集散地”。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在疫情高峰期不得不就诊的普通百姓,都有着属于它们各自的故事。

有人排队2小时,焦急等待看诊机会;有人躺在医院走廊两侧,紧紧抓住氧气瓶;也有人穿着防护服,不分日夜的全力救治患者,忘了自己也在发烧……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奥密克戎带来的“杀伤力”,也看到了疫情高峰下,那些付出全力与病毒对抗的向上力量。

新的一年,也许我们还会受到第二次新冠疫情冲击,但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看到的,是更多生命的微光,是更多温暖的故事。

急诊护士为老年患者接通氧气,并蹲在地上为患者扎输液。图源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一封写在处方背面的感谢信,医患同心共克时艰的真挚情感在忙碌的急诊蔓延。图源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正在和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图源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2年12月上旬,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综合服务台,工作人员正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图源 | 北京协和医院

2022年12月上旬,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图源 | 北京协和医院

2022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小汤山方舱医疗队队员们在雨中交接班。图源 |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肿瘤外科紧急抢救一名黔江区转诊上来的脑肿瘤合并颅内出血患者,开展脑部的“排雷”手术。图源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名男婴在新冠负压手术室出生,医护人员将他抱在怀中。图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生彻夜在床旁守护病人。图源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护理人员为医院接诊的首例新冠阳性新生儿喂奶。图源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急诊留观区域内,医生为危急重病患治疗。图源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产科医护在专门为新冠阳性孕产妇设置的“红区”病房里迎接新生命。图源 | 北京天坛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陈春丽一晚上两度用上止痛栓,守护25名孕产妇安全。图源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病房里,一位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他微微抬起头,眼睛望向远方。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九旬老人感染新冠住院治疗,家属正在为其整理病床上的物品。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胡美主任操作仪器,对病人进行救治。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医护人员紧急转运危重病人,为其争取最佳救治时机。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发热门诊挤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两名医生不间断的接诊。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呼吸科王瑞娟(右一)查房,与医护人员探讨患者病情。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严密防护下,医生正在为一位孕妇做剖宫产手术,等待新生命的到来。图源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阎王爷进了北京协和,都能复活
《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读后感
让生命来去都从容
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离去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医护人员揭秘“姑息医学” 癌症是一桩家庭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