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奇百怪的小肠气

  “小肠气”是发生在腹壁的疝的俗称。“疝”通俗的讲就是“身上的一块肉通过一个洞跑到附近去了”。

  疝一般以凸出的部位来命名,如:脑疝、膈疝、食管裂孔疝、腹内疝、腹外疝、脐疝、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等。

  可是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肠气,它们样子各异,各有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Richter疝:又称肠管壁疝,是部分小肠壁进入疝囊内形成的疝,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

  临床特点:这种疝气即便出现嵌顿,由于肠道没有完全阻断,临床上可无肠梗阻的表现,容易误诊。

  Littre疝:嵌入疝囊的疝内容物是小肠憩室,多数是Meckel憩室(小肠憩室是指小肠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突出)。

  临床特点:Littre疝和Richter疝一样,当嵌顿时可没有肠梗阻表现。两者区别是前者嵌顿的为病理的憩室,后者则为正常的肠壁。

  Maydl疝:又称逆行性嵌顿疝,两段或更多的肠泮进入疝囊,而中间的肠段仍位于腹腔内,形如“W”状。

  临床特点:Maydl疝非常容易发展为绞窄性疝,位于疝囊内的肠泮血运可以正常,但腹腔内的肠段可能已经坏死。

  Amyand疝:突入疝囊的疝内容物是阑尾。

  临床特点:因阑尾是终末血供,突入疝囊后非常容易出现缺血、坏死。同时因阑尾并发炎症、坏死和化脓而影响疝气的修补。

  滑动性疝:简称滑疝,是由于腹壁缺损周围的腹腔内脏器突出成为疝囊的一部分。

  临床特点:滑动性疝的内容物以盲肠最多见,也可以是升结肠、乙状结肠和膀胱。多数是难复性疝,修补时容易损伤脏器,也容易复发。

  隐匿性疝:是指腹壁组织存在“隐匿性”缺损,疝气仅突入腹壁各层组织之间,而没有在体表出现包块。

  临床特点:这种疝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难以发现,临床上表现为存在小肠气的症状及临床表现,而体表无包块凸出,容易漏诊。

  完全性疝和不完全性疝:完全性疝指疝囊已经突出腹股沟外环。不完全疝是指疝囊未突出腹股沟外环,仍在腹股沟管内。

  临床特点:完全性疝一般较大,可以在压迫外环时感觉到冲击感。不完全性疝也是一种隐匿性疝,容易漏诊。

  阴囊疝:凡疝囊与疝内容物进入阴囊内都称为阴囊疝。

  临床特点:阴囊疝疝囊大、易粘连、难回复,手术需要横断疝囊。术后容易出现缺血性睾丸炎和睾丸坏死。

  裤袋疝:又称骑跨疝、马鞍疝、复合疝。是斜疝与直疝同时存在,横跨在腹壁下血管上,两个疝囊突出,看上去像裤袋。

  临床特点:裤袋疝提示患者腹壁组织明显缺损,需要完整修补整个肌耻骨孔,否则容易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外疝】其实就是一部风流史!
疝气可以分为哪几类
中医临床文献研读点津
仔猪阉割并发症的防治-饲养管理
神阙穴探讨(神阙深刺的临床应用)
急腹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