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入梦南浔|宗万里


入梦南浔

宗万里


我去过中国大半知名古镇,目前为止,印象太深的不多。

古镇大多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连片旧宅院,绕城的水系,老字号传统手艺,商业化的步行街,不一而足。大多数外表高度一致,如果在里面仅选取几个细节对照,有可能难分彼此。看的多了,难免会有审美疲劳。

在多有复制难言亮点的景色中,南浔算是一个颇有回味的地方。虽是匆匆一瞥,却时刻萦绕,细究来,似梦境。

江南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西塘,同里,甪直,南浔…单靠名字足以让耳朵感受韵律和文字之美,而南浔,尤其优美,让人过目难忘。南是方位中的端庄秀丽,浔是水边陆地的优雅贤德,两个字合成的词便有了谦良恭顺、淑慧其中的感觉。

南浔古镇是不收费的。人们对太容易得手的东西总是更加挑剔,比如西湖免费,人们吐槽人太多、水太脏,似乎免费的就原本不好。南浔在一众高门票古镇的包围中,以不收门票的方式存在,似乎暗喻了景点的低质,给人以“不值一去”的感觉,这样的好处是隐形筛离掉不少爱好扎人堆凑热闹的看客。所以,在南浔,不必要担心游人如织的汗臭坏了兴致,刻意去的多是寻静的雅人,少了铜臭和汗馊,可以慢慢浏览,精心品味。

南浔的独特,有四个方面。一为文,二为桥,三为建筑,四为烟火气。


南浔崇文,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位居大名鼎鼎的西塘、乌镇之上,其底蕴深厚可见一斑。南浔文人留下的财富,集中体现在对近现代旧文化的保护上。嘉业堂藏书楼、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旧居等,基本上完好保存了近现代建筑风貌和文物实体,尤其是藏书楼,它不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私家藏书楼,此处还有清朝末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亲笔写的“钦若嘉业”四个大字的牌匾真迹,对后世研究前朝社会经济生活具有的价值难以估量。据传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嗜书如命,手持巨资,肯出高价,“凡书商挟书往者,不愿令其失望,凡己所未备之书,不论新旧皆购之”。此楼经历日寇侵华和十年浩劫,但园林、建筑、藏书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期间颇多传奇。

南浔有此一“国宝级”文物,足以笑傲江南。

南浔桥丰,尤胜周庄。周庄盛名在外的双桥因陈逸飞而蜚声中外,双桥确实很美,无论从建筑的张力还是艺术的表现力,结合了中国古文化的最高造诣之美。南浔的桥,更多的是实用之美,不靠镜头下装裱,只需桨声中回荡。南浔河道密布,水系丰富,桥梁众多,民间有“十步一桥”之说,至今尚存古桥十多座,各有风姿,而且都在使用中,每日有大量居民在其中生活,往返其上。文物保护不只是供起来观瞻,还要和人民互动,这倒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浔桥梁设计的初衷,大众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有着“南浔第一桥”美誉的通津桥值得一说,这座桥的名气虽不大,但有一点极为罕见。它和周边沿河民居浑然一体,你单从任何一个角度都难以发现这是一座桥,正在草绿花红中行走,一抬头,发觉已跃然水上,承接桥两头的并非宽敞的接引桥或道路,而是蜿蜒曲折的小径,包裹在建筑和绿化之间。说是小径,这又是南北居民主要通道,人行期间,眼不觉疲,足不觉累,这正是通津桥的巧妙之处。


南浔是巨富之镇,这里的建筑形式多样,极具特色。南浔富商有着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说法。财产高达千万两白银以上的称为象,500万两以上的为牛,100万以上的被称为狗。有钱人多了,房子是一定要比着盖的。不说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就是散落在镇子中星罗密布的古建筑群,那些曾经属于底层百姓小户人家寓所,也各个青砖黛瓦,流水石阶,真正体现了当年藏富于民的盛景。必须一提的是百间楼,据说这是当年某富商为随嫁仆人们所建,通梁齐檐,飞檐画柱,沿河而立,绵延不绝,气势宏伟,从头望不到边,堪称国内唯一。同样值得称赞的是,百间楼仍在使用中,既有开放经营的餐馆和客栈,也有浆衣淘米的原住民,你可以从任意一头开始缓慢步行,踏在青苔阶绿的石板路上,伴着身侧无声无息的河流,越过躺在摇椅小憩的太平绅士,穿过一个又一个拱洞门廊,犹如回到百年前渔鱼缫丝的时代,穿越感十足。

古镇的生活气息特别令人怅然和留恋。此处的景致,不像其他古镇那么精致,鲜明,典型,那是有些刻意的包装和精细的打磨,没有活生生的烟火气息。而在南浔,尚存的百间楼品味的不是沿河而居的连廊和青阶,而是兀自有悠然居住的百姓,还有恍惚在电影上才能看到的生活——洗菜,浆衣,晒暖,发呆。

细品南浔古镇,可总结为两个特点。一是“表里不一”。一些建筑或庭院从外面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太平凡普通,进到里面才发现别有洞天,恍若隔世的惊艳。如嘉业堂之求恕里,其名优雅,其型包容,在外看来毫不起眼,到内部才觉妙不可言。中西合璧的风格巧夺天工,设计理念可谓大胆开明,在狭小的空间内提炼园林艺术、山水和建筑结合的精粹,对移步异景这个词语起到绝佳诠释。二是“人景合一”。到其他古镇游玩,你总是在看景,景色和你是不相干的,那些小桥流水确实比画的还美,但少了真实的人家;那些古道西风仍旧斑驳古朴,又缺了跋涉的瘦马。熙攘的人群和精明的商家,热闹得一片繁华昌盛,但大家都是在镇子上漂浮着,无根无叶。南浔却截然不同,整个镇子“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艺术是世界上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存在,有真正村民原生态的生活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和传承,这都是其他水乡所不具备或者表现不明显的。


相对镇区南部景点较集中而言,北部则稍有“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人少了许多,但是闲逛则舒服很多。南浔北部区域保留了最为淳朴的原生态明清至民国建筑群,最为典型的青石板路和狭长巷甬,最为集中完整的原住民生活区。在此间漫步,不用担心会和路人相撞,不用忧虑会有商业叫卖聒噪,不用害怕有强买强卖的打扰,但在这宁静中,却不乏浓郁的生活气息。在那些超过百年长满青苔的高墙大院内,住着一户户鲜活的人家。路坎坷而曲折,却没有堵塞;巷子狭长而幽深,但并无恶狗;微风在密集的建筑中突围,散乱的失去方向,从东西南北四处拂来,有的带着河道的微腥,有的混着苔藓的湿青,有的裹着初温的菜香——慵懒的居民不用盘算时间早晚,饿了随时可以飨自己一顿饱餐。转来转去,你会觉得这里就是自己的栖身之地,仿佛很久以前就在这里长住,家乡只是远行的暂时停留。

不如觅一处宅院吧,且搬进去,在摇椅上睡去,睡到天荒地老。

对南浔的评价,正负两面差距很大。喜欢的爱不释手,不喜欢的望而生厌。这其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看山是山,有的人看山不是山,还有的人看山还是山。景色不变,变的是人的心态。

南浔入梦,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渴望罢。

作者简介

宗万里,男,汉族,政府公务员,兼南阳市公安局文学协会副会长,现在某乡镇挂职副书记。爱好文学,尤其多写散文,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文学副刊和杂志,近年曾入选《中国最美游记》2021年卷和《当代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等。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少景美,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
浙江湖州:江南古镇游(5)
中西建筑合璧——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清幽雅致,一幅随意挥洒的江南水乡画卷!
专题:南浔之古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