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歌,从上海唱响​II沈裕慎



国歌,从上海唱响

裕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我深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国歌诞生第87个年头。87年来,这首激昂的歌曲,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最初是一部老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这首歌,从上海唱响!
    
上海市杨浦区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广场,是一座绿树环绕的街心花园,还是一座地铁的出口处,占扡2.7万平方米。当我来到这里,远看如同一张唱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特的主题雕塑,其造型为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另一面则为充满造型肌理和斑驳色彩的国旗。雕塑中间,是一把利剑似的青铜长号,像是正在吹奏出嘹亮的音节,簇拥它的是一叠叠唱片,像是组成了万众一心的合奏。我知道,我们每天早上升国旗时,播放的国歌,就是从这里响起。
    
从这里出发,我走到了国歌展示馆。
 

(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紧接着,日本侵略者又挑起了“一二八”事变,攻打上海。侵略者的步步紧逼,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我们听到了中华民族发出的怒吼声。而国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是与中国共产党有着那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决议: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实施文化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影响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组织,以笔作刀枪,进行了反帝愛国宣传活动。核心人员为鲁迅、冯乃超、夏衍、钱杏邨(阿英)、田汉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1933年3月,正式成立了由沈端先、阿英等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实施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1934年春,一家由夏衍、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等人组建的电通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一批怀着激情的共产党文艺战士,开始以文艺创作的形式为抗战发声,田汉、聂耳也在其中。1935年初,电通公司从斜土路2567号迁至原荆州路405号,拍摄了第一部影片《风云儿女》。
    
《风云儿女》这部影片,由田汉编剧,许幸之导演,袁牧之、王人美主演,聂耳作曲。影片叙述了一对年轻情侣冲破重重阻拦,勇敢地走向民族战场的感人故事。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更是很快就以其激昂的曲调和动人心魄的歌词感染了无数观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起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这部影片中,田汉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男主人公创作了一首《万里长城》的长诗,《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是这首长诗的最后一节。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不怕牺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道精神上的钢铁长城,是任何飞机大炮摧不垮、打不烂的。电影最后的场面,女主人公的家乡父老在义勇军带领下,奋起抗战。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时唱起的。悲壮雄浑,底气充沛,富有极强的唤醒力量,在战斗烽火中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历经岁月的考验而不衰,依然震撼在人民的心中,这才是抒发中华儿女豪情的国家之声,民族之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爆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具有跨越时空的感召力。
 

(二)
 
国歌的作曲者是聂耳。他和田汉是一对“黄金搭档”,在民族危亡关头,一共合作创作了14首歌曲,而其合作的绝唱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民族之歌,正气之歌,革命之歌,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民奋勇抗战。
    
田汉回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经过的手稿,讲述了当时创作的情况。田汉于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和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33年,聂耳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天,田汉应电通公司的邀请,在徐汇区一个简陋的亭子间里创作《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田汉未及完写完,因为宣传抗日思想而被逮捕,歌词是他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传递出来的。
    
聂耳得知田汉被捕的消息后,主动请缨,承担起《风云儿女》影片的谱曲工作。当他看到田汉歌词后,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之前,聂耳曾到东北慰问过抗日部队,亲眼看到义勇军战士英勇作战的景象。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几乎忘寝废食,夜以继日,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到钢琴前弹奏,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地走动,一会儿高声唱“起来"。最终,由聂耳谱成歌曲。曲调高昂激越,庄严雄伟,具有催人奋进的紧迫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运用了全曲的最高、最强音,突然休止半拍,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同心协力的崇高之情神。
    
聂耳于1928年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组织,参加党领导的青年读书会和音乐、戏剧演出,参与散发传单等活动。1930年7月到上海后,他参加由党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剧社”。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4年4月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1934年12月,聂耳搬到淮海中路1258号的三层阁楼居住,直至次年4月东渡日本。聂耳在淮海中路居住地不断酝酿,反复思考,开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
    
聂耳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初稿,由于宣传抗日,1935年4月1日前后,又传来了国民党反动派要抓捕聂耳的消息。经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聂耳决定立即离沪,东渡日本然而转赴欧洲,继续自己在音乐上的深造。
    
出国前一天,聂耳前往荆州路405号电通公司摄影棚,用简谱初稿试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认真倾听司徒慧敏和张云乔等人的修改意见。到了日本后,为了使歌曲的曲谱和节奏更加有力,他对曲子进行了修改的同时,对歌词也作出了几处修改,如将原歌词第六句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又在“前进!前进!”后增加了一个“进”字。于是,一首显示祖国尊严,豪迈气概的战歌,就此诞生了。1935年4月底,聂耳从日本东京将这个定稿曲谱寄回上海,给孙师毅和司徒慧敏,这就是后来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被海浪夺去年轻的生命,年仅23岁。但对他最大的告慰是,伴随着《风云儿女》的公映,《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歌声,传遍了中华大地,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歌。
    
作为音乐天才,聂耳从未上过正规的音乐院校,但他在短暂的一生里,谱写了三四十首脍炙人口的曲子,包括《卖报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风云儿女》上映后不久,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流传开来了。同月,从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出来的田汉,虽然听到大街小巷传唱着这首曲子,他惊闻聂耳遇难,极度悲痛,泪如雨下,发誓说:“沒有了聂耳,我这辈子再也不创作歌词了”。并作了一首悼念聂耳的诗,因为他们不仅是朋友,更是有着共同信仰和革命理想的战友:
 
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共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生死!
乡国只今沧巨侵,边疆次第怀长城。
英魂应化狂涛返,好与吾民鸣不平。
 

(三)
                           
国歌,从上海唱响。
    
1935年5月9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
    
风云儿女多壮志,一曲旋律天下知。1935年5月24日,国歌展示馆里这张编号为34848b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拂去岁月的尘埃,轻轻地放到唱机上,仍能正常播放。正是这张唱片,如今成为传世之宝,镇馆之宝。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曲的电影《风云儿女》,在誉为“国片之宫”的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从5月20日开始,上海各大报纸纷纷宣传《风云儿女》。当时的报纸宣传广告:“再掷一颗强烈的炮弹!再唱一次胜利的凯歌!”以及“昨日客满”,报纸还报道了银幕上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场景。从此,“起来”“前进”“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通过电台、唱片和歌咏队,回荡在城市和乡村的天空。
    
民族危难孕育了音乐,音乐又召唤起命运的共同体。1936年,音乐家吕骥在上海电台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同年6月,全国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之际,爱国人士刘良模指挥民众歌咏会,和几千名群众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1937年9月,南京举行纪念“九一八”群众大游行,电台里播放的也是“义勇军进行曲”……
    
随着全国性群众抗战歌咏的发展壮大,抗战歌曲通过歌咏团、演剧队,深入到城乡的角角落落。那些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地方唱着同一首歌,心汇到了一起来。1938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3年后,丰子恺从浙江经江西、湖南来到汉口,在沿途各地,他听到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长沙的婆婆、汉口的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抗战的全面爆发,《义勇军进行曲》深入军营,响彻在中国军队奋勇抗战的战场,成为军歌和战歌。美联社记者爱泼斯坦曾在他的抗战报道集《人民之战》中说,《义勇军进行曲》急促而充满胜利信心的词句,像是一位紧张得喉咙沙哑的指挥员,在战斗打响之前的动员报告。他在台儿庄战地采访时,看到中国官兵端着步枪,挥着大刀,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冒着猛烈的炮火,前赴后继,打败了敌人的进攻。《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就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历史。这首歌的曲和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之中。
    
在国歌展示馆那一条条通往各个展厅的甬道里,始终回荡着国歌激昂、雄壮的歌声,往复回旋,激动人心。然后,在一个屏幕前,我们看到了一个黑人歌唱家,正用中文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个人就是“美国歌王”保罗·罗伯逊。1940年,他在著名的美国纽约罗易桑露天音乐剧场,先后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未唱完,全场掌声雷动。他还灌制了《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片名为《起来》(CHEE LAI!)。宋庆龄为唱片撰写了英文序言。
   
 而法国,埃及和莫斯科等国家和城市,同样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英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的广播电台,常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因为,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战歌,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战歌。
 

(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不久后,人民日报头版刋文提出:“《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
    
在国歌展示馆的展柜里,存放着毛泽东主席拟写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草案)》的手稿文件,以及《第六小组(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第二次全体会议记录》,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1949年7月9日,新政协筹备会正式发出了由周恩来签发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1949年7月15日起,《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刋登了征集启事。仅一个多月,收到国歌应征稿件632件,歌词、歌谱694首。但是,应征稿件不理想,无一中选。当时,第六小组的著名画家徐悲鸿提出: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有人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歌词存在异义,建议修改歌词。郭沬若拟就了三段,但大多数人不同意。
    
9月25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国歌问题讨论会。经过热烈讨论,毛泽东综合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宣布接受徐悲鸿的建议。毛泽东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最好的,具有“安不忘危"的意识。最后,全场鼓掌表示赞同。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个决议案中第三个决议写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2004年3月14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宪法第136条增加一款,即作为第二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样一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法正式确认。
    

何为国歌?它一定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能代表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每句歌词都表达着人民的心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从这一点来看,《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因为凝结着中
华儿女对民族振兴的不懈求索才久唱不衰。因此,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总是最激励人心的时刻。从雄伟激越的国歌声中,总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追求,一种沉稳的力量,一种英勇不屈的斗争意志,一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已有80多年,1949年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在国歌纪念广场,通过珍贵的胶带、图片和影像,回顧了《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以来的传奇历史。最伟大的诗歌,才能升华为民族心声;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早已超越旋律本身。它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过去,牢记使命,筑起新的长城,砥砺前行!
    
在这里,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座雕塑,都能还原岁月的底片,唤起一段红色的记忆,在人们的情感与国歌的故事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激励人们前进,前进,前进,进!
 

作者简介

沈裕慎,本名裕生,笔名袁亮、沈泂等,194211月出生于上海安亭,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百多万字,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著《风荷忆情》《风荷忆旅》等十多本散文随笔集。其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心在山水间》散文集,被载入《2015年上海文化年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风荷忆味》散文,获2018上海市作家协会年度散文集奖并入《上海文化年鉴》。散文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选》《当代游记散文大典》《中国散文大系》《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及《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等书籍,系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散文》杂志社社长。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及其作者是谁
1935年5月16日 《义勇军进行曲》发表
国歌歌词素材来源于哪?
博物馆文物介绍——云南省博物馆的聂耳小提琴
国歌首版录音背后那群人 朱玺安
义勇军进行曲:一诞生即轰动,14年后成国歌,82年后被立法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