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仲儒

人物履历

1987年9月-1990年7月,太湖师范学校中专生。

1996年9月-1999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生。

2000年9月-2003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

教学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文字学概要、汉语语法学、国际汉学

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西方语言学史、认知语言学

获奖情况:200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0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社科类)论文二等奖。

研究领域:理论语言学、汉语句法语义接口。

科研项目

1、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740082)。

2、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YY002)。

3、虚词“的”与皖西赣语中名词短语研究,安徽省社科项目(AHSK05- 06D28)。

4、名词短语的生成句法学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057)。

5、普遍语法与汉语致使句式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4sk046)。

6、动结式的论元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安徽省高校青年项目(2004jqw23)。

7、时制、时体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安徽师范大学青年项目(2003xqn19)。

8、汉语的生成句法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十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科研成果

专著:

[1] 《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现代汉语中的功能范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当代语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论文:

[1] “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1

[2] 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问题,《现代外语》,2001/03

[3] 存现句与格理论的发展《现代外语》,2002/01

[4] 自然语言的词序,《现代外语》,2002/04

[5] “来着”的词汇特征,《语言科学》,2003/02

[6] 量词“口”的句法认知基础浅探,《巢湖学院学报》,2003/02

[7] 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03

[8] “VA了”式述补结构的语义分类说略,《南开语言学刊》,2004/01

[9] 母语说话者语感差异的语言学解释《语言科学》,2004/03

[10] 动结式的致事选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11] 关于距离相似动因的个案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01

[12] 生成句法学中的时制,《外语学刊》,2004/01

[13] 否定焦点及其句法蕴含,《中国语文》,2005/04

[14] 汉语动结式的核心,《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04

[15] 时制、时体与完成式,《外国语言文学》,2005/04

[16] 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17] 彝语名词短语内部语序,《民族语文》,2005/04

[18] 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当代语言学》,2005/02

[19] 以人称代词为核心的DP结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01

[20] 论元的句法实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02

[21] 生成语法学中的“的”字结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04

[22] 名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23] 动结式的论元实现,《现代外语》,2006/02

[24] 汉语的被动范畴“给”,《外语学刊》,2006/02

[25] 主语语法功能的分配,《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01

[26] “是……的”的构件分析,《中国语文》,2007/04

[27] 汉语式话题句的结构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28] 现代汉语与方言中差比句的句法结构分析,《语言暨语言学》,2007/04

[29] 语音结构与名词短语内部功能范畴的句法位置,《中国语文》,2008/06

[30] 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31] “都”的右向语义关联,《现代外语》,2008/01

[32] 论元与谓词的语义关系,《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5

[33] 生成语法的结构理论与运算方式,《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6

[34] 再论“来着”,《汉语学习》,2009/03

[35] 外围格的论元地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36] 现代汉语中的“由”字被动句,《现代外语》,2010/01

[37] 汉语中词与短语的转类,《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03

[38] 评价性“V起来”句的句法语义分析,《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五)》,商务印书馆,2010年。

[39] “NP + 好V”的句法分析,《当代语言学》,2011/01

[40] 层次分析法中标记词的处理,《汉语学习》,2011/02

[41] 汉语等同双宾句与等同范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42] 被动范畴“给”的句法语义特征,《现代外语》,2011/02

[43] 致使范畴“以”与“以”字处置,《语言科学》,2012/01

[44] 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45] 论元结构与句法语义接口,《数理逻辑之美——方立教授纪念文集》(司富珍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

[46] 动词短语的名词化与饱和关系子句的句法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01

[47]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分析,《现代外语》,2013/01

[48] 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世界汉语教学》,2013/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姆斯基语言学(下)
心理语言学及儿童语言获得研究70年(二)
徐通锵先生“字本位”思想述评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 | 语言学交流平台
语法讲座:汉语虚词二十讲
朱德熙先生:一个小小的“的”字,牵动着汉语语法的全局,耗尽了先生毕生的心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