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一年,乌盟大旱

第 1865 期

本来今年开春的天气不错,连着下了几场雪,还很厚,雪水都融化到了地里,墒情特别好,很多人兴高采烈地预估,今年是个丰收年。

可当人们高高兴兴地把庄稼种进地以后,到现在大概两个月过去了,老天爷像有人惹了它似的,板着脸,滴雨未落。从朋友圈看到老家的那座石门口水库现在也彻底干涸了,这可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如果老天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再不下雨,用老百姓的话说,今年可是“黑年馑”了。这也让我想起了老家曾经经历过的大旱之年。

确切时间我记不清楚了,大概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那时我还在外地读书。暑假回家,以往郁郁葱葱的野外,那年几乎很少看得到绿色,人们春天送到庄稼地里的粪堆,有的还没有撒开,也就是说那年春天好多地就没有耕种,当然一些上水地还是种了庄稼的。所以那年几乎颗粒无收。冬天,我写信问询家里收成情况,母亲回信说,大年连白面馒头也吃不开了,为此,我还用了很长时间,在学校积攒了好多个馒头,放寒假时用袋子背回家……

说实话,一直以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乌盟地区就以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老百姓贫困而被世人所熟知,这也没啥丢人的,这在过去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土地承包后,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倒是基本解决了,但离富裕还遥遥无期,同时那个时候的农业税还很重,一遇年馑,粮食欠收,事情就麻烦了。

那个时候,村里人好像也没有个打工地方,除了一小部分年轻人外出到山西大同下煤窑外,大部分人空闲的时间还在村里呆着。既然年馑不好,粮食欠收,总不能在家等着饿肚子吧?总得想办法。于是,有胆子大一点的中年妇女相跟上几个,没钱买火车票,就爬炭车,跑到呼市、包头一带,以乞讨的方式讨面、要钱,走个十天半月,收获也还不错,弄个百八十斤面,三五十块钱,也能解家庭的些许燃眉之急。大男人们当然没脸去乞讨,那就另想办法,有一部分人就在村里收上二三十斤鸡蛋或三五十斤胡麻油,也是通过爬炭车跑到大城市换白面和城市里人的旧衣服,有一段时间人们还专门跑到山西的一些地方换玉米,我哥哥就曾经到山西背过玉米。

就因为遭了年馑,缺吃少穿,村里那些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更是可怜,眼看家里放面的泥瓮见底,下一顿饭如何解决?心里发虚,只能厚着脸跑到同在一村的儿子家里求助,毕竟是父母,儿子也心疼,可个别媳妇们却看不开,就因为给父母的这点口粮,红打黑闹的人家也不在少数,把一些男人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为难,媳妇骂,母亲寻,进退维谷。有点钢骨的男人不服软,就要接济父母,翻逼麻野的媳妇,见无法阻止男人,就跑到婆婆家,把老人们骂得狗血喷头,威胁说,今天死呀,明天不活了,后天又离婚呀,总之不和你儿子过了,目的其实就一个,想告诫这些“老不死的”别连累她们家的生活,但至于她们从哪里来?她从来不想,大概也想不到。一些老人们被媳妇整治得像龟孙,再见了媳妇像见了狼一般,浑身发抖,得远远绕开的也大有人在。


年馑归年馑,农业税还得交。每年秋收以后,乡里的干部是隔三差五就到村子里大张旗鼓地追缴农业税,而一些人家由于收成入不敷出,一拖再拖不想交,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吵架是常有的事情,甚而双方扭打起来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旦这样,村民就倒霉了,总得被拘留几天。更为严重者,那就是因为农业税的问题,有的村民家的羊被拉走,有的家里的座钟被抱走,有的农具也被收缴,当然还有拿走村民其它乱七八糟的物资等。可以说官民关系一度被弄得形同水火,乡干部在老百姓眼里就是
“土匪”,一些村民在乡干部眼里就是典型的“刁民”……

古人讲:穷者思变。其实从古到今,何时不是如此?既然呆在村里没希望,种点地连农业税也不够交,而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十来年了,社会环境早已经松动,人口也可以自由流动,于是一些农村人把目标瞄准了城市,进到城市谋生,也许日子有个盼头?谁家城市如果有个沾亲带故自不用说,可以给指点一下迷津,看看到了城市如何谋生,能干点什么?一些城市没有亲戚,在农村看不到出头之日的人,也黑茫茫地一头闯入城市,反正农村人有的是苦力他们靠捡破烂、站桥头、玩手艺等方法生存,见啥做啥,只要给钱。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每天挣得都是现成的人民币,许多人觉得比生活在农村活泛多了。基于此,一些人大胆地又挈妇将雏,把全家的人全部动员入城,如果他认为找到了更合适的活儿,甚至会把三亲六故也拉进城去。渐渐地村里的一部分人干脆把自家的土地也撂了,于是所谓的“农民工”这一称谓出现了。

如今三十余年过去,许多农村进到城市的农民工,有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如今也是腰缠万贯,当然也有一部分还过着较为普通的日子,但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就像我一样,自始至终知道自己的根在农村,天然上对老家的农村有着一份发自内心的深深眷恋。如今他们年纪也大了,有的叶落归根,趁着前几年的新农村建设的机会,返归故里定居,即使有的事业在城市,不准备再返乡者,许多人也心系老家,据说力所能及地为老家的发展贡献着绵薄之力,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
“人不亲土还亲呢”的这份故土情怀有时真是让人感动啊!

人生啊!本来就是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在有生之年,谁也不愿意屈从于贫困的命运,尽管大部分人做不到“达者兼济天下”的境界,但至少有“穷者独善其身”的期望,都想把自家的日子过好一点,这是人人皆有的本性,谁都不应该苛责。那个时期,农村人“进军”城市的现象何尝不是如此?


原创文章:作者|王成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去女朋友的农村老家,被村里的别墅群吓到了!
不用等十年 农村小伙娶媳妇儿现在是越来越艰难!
【村里的婚姻无爱情,闪结闪离只为完任务】
套路深的是城市,回不去的是农村
竺元平 | 我家卖雪糕的前前后后
农民哽咽:交过的公粮还能退钱吗,能抵社保费用吗?专家霸气回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