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苗兴 |当年农村人的住家,不堪回首

第 2090 期

文|苗兴   编辑|王成海

岁月匆匆,往事如烟,到了古稀之年,回想起过去真是感慨万千。
 

我是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红旗下,童年时那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常在眼前浮现。

我的父亲从未放弃过摆脱贪困填饱肚子的追求,为了过上好日子,频繁的搬迁。有一次几经磨难和坎坷,在一个叫白脑包的地方落了脚,这里住着五六户人家,全是靠租种地和伴养牲畜谋生,北面是一望无际荒无人野的大草原。父亲就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家。

父亲选择了一片与一间房子大小差不多的平地,在这块平地上先挖出约一米多深住家的地面、锅台和炕箱子。地面挖好后再挖锅台、挖出的锅台只能安锅不能安风匣,锅台只是挖一个坑,俗称地卜坑。做饭取暖就烧这个地卜坑。紧挨着锅台再挖出炕箱子,坑箱子挖好以后在上面盖上自脱的大炕板子,炕的末端挖一个出烟口,出烟口用就地挖的草皮垒一米多高的烟囱。最后再挖一个斜坡出入的门。

挖好里面,上面搭一个人字形的棚,棚的两面用一些野草杆一层压一层的铺盖上,棚的中间留一个通风透光的天窗。门口挂着父亲用草编的草门帘,出入门须低头弯腰。记得当初这种棚有人也叫“弓隆亭"。

整个家,外看是草棚,进去似地窖,屋里昏暗潮湿,夏天不仅闷热,还得忍受蚊虫的叮咬。每到阴雨天,外面停了,家里还不停的滴答。屋里到处不得不摆着接水的盆盆罐罐。

到了三九严冬,家里虽没有外面那样寒风彻骨,不知那里漏风,总是不停的时时吹进屋里。寒冷而漫长的冬夜更是缩作一团。这就是我童年住过的终生难忘的家。

如今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这七旬之翁也住上了宽畅明亮的供暖、供气的楼房,再也不会害怕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夜了。

作者介绍:苗兴,男,生于1943年,内蒙古鸟兰察布市商都县人,初中文化,曾任大队会计、村支部书记三十余年,現居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亩年净利润超18万元的“釜山88”圣女果,是怎么种出来的?(二)
“炕”之风景线(四) ——《红楼梦》与东北话之九十七
大东北风俗史话——关东的火坑
齐光瑞关东风情系列之火炕
200多年的老屋住了八九代人,还有三家神秘的“特殊房客”
独活的优质高产是怎样栽培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