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晋 | 发扬“蒙古马”精神,建好火山旅游景点

第 2161 期

文|曹晋   编辑|王成海

一、发扬“蒙古马”精神

 

   
百科词条说
……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遗传变异,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
强的特殊属性。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却能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内蒙古骑兵革命历史研究会阿木兰会长2023318日举办的“蒙古马精神摄影展”开幕式上讲道蒙古马是草原的灵魂,不惧风霜雪雨,纵横驰骋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蒙古马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更为可贵的是,从来不会惜力。因此,草原民族与蒙古马有着深厚而不可割舍的情感,视蒙古马为自己最忠实的朋友。”

蓝天白云绿草地的辉腾梁(资料图片)

世界上“马”的品种很多,蒙古马是其中之一,它的“生命顽强,洁身自爱,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受到了草原牧民与骑士的珍爱。蒙古马在春季多,冬季严寒蒙古高原恶劣环境中成就了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的良好精神。  社会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学习蒙古马“一往无前,吃苦耐劳,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北疆草原蒙古民族的精神支柱,也已深深扎根在全国人民的精神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具体到察右后旗来说,各级干部与广大群众要发扬蒙古马精神, 抓好工农牧业生产外,还要依托自身特有的地域优势,把乌兰哈达火山草原建设好,使其成为后山地区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为创新发展地区经济作出贡献。

二、建好火山草原旅游景点

乌兰哈达火山群,是因地壳运动引起火山喷发的熔岩渣堆积而成的山体。平均海拔约1475米,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乌兰哈达火山群由20余座火山组成,位于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火山群活动始于30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休眠于全新世。这些火山均由玄武质火山碎屑和熔岩流构成,它是蒙古高原南缘发现的唯一火山群,火山结构要素的齐全和保存的完好在国内罕见。所以人们说它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馆”;是研究地壳深部结构及其活动性能的“天然窗口”;是研究火山资源、环境及其灾害的直观模型。雄伟的火山地貌景观与奇特的火山堰塞湖、火山草原风光、蒙古民族风情以及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蕴,都很有特色。在火山喷发时,形成了岩熔地貌。地表有石河、石湖、石海、石浪等奇特景观;有各种形态的石禽、石兽;五彩斑斓的岩花点缀着塞外山川。尤其是三号、五号火山,因其形似,素有“富士山”之称。

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集二线两侧,西侧为多。1957年,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曾组建专门小组对乌兰哈达火山群进行过考察。考察组将9座火山根据其分布、形态及其物质成分,分成两个火山群、三个组和一个特殊类型。东南部的火山,沿东西走向分布着5座火山,称浩绕尔努登火山群。西南部有三座炼丹炉及阿力乌素火山,称多布乌兰火山群。

火山喷发物质为岩渣,火山四周有熔岩流和岩浆涌动过程中形成的石海、石河、乃至千姿态百态、回味无穷的石浪。

对于火山群这一地质遗迹,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保护。火山灰是优质建材,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大量开采,致使几座火山遭到严重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强了保护力度,对破坏行为才有所制止。

对于乌兰哈达火山群,《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北国原野在诉说什么?”的文章。有一段写道:“
一声巨响,无数巨岩伴着灰黑色的浓烟,翻卷着冲天而起;各个火山口,时而轮流喷发,时而静止,时而同时发作,绚烂无比的礼花在空中怒放。大地在颤抖,整个天穹被照得通亮,岩浆肆意奔流,为一个不可克制的欲望鼓舞,在烈焰迸溅的一瞬间,领会到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北起大兴安岭北部的鄂伦春诺敏河火山群,经柴河(阿尔山)、阿巴嘎(锡林浩特)火山群,南抵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断续延伸一千公里,三百九十多座形态各异的火山,构成了内蒙古东部壮观的第四纪火山喷发带。”

乌兰哈达火山群,形
成于12万年前,属死火山,地质景观十分独特在全自治区也是独一无二的。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很有观赏性,埋藏于锥体中的溶岩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呈红褐色或黑色,阳光下观赏,有微紫色闪现,很象虹的色泽。这种熔岩,也叫浮石,是很好的建筑、隔音和滤水材料。浮石是火山爆发后熔岩、矿物与气泡形成的十分珍贵的多孔形石材,是多封闭气体的空洞,重量极轻。这种浮石开采十分方便,只要把覆盖仅1米左右厚的泥土层剥离,即是堆积的浮石颗粒。在20多座火山中,有3座红褐色锥状山体,静静地矗立在208公路西侧。在平坦的原野上,火山的神奇身姿展露无遗。锥体上一道道放射状的裂隙,记录着曾经的喷发状况,给人以火山熔岩奔涌直下的感觉。因此,当地民众很早很早以前就称这些火山为“炼丹炉”。


图为乌兰哈达火山群(资料图片)

至于“炼丹炉”的名称始于何时?已无法考究。有文字记载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还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王永生先生在其《揭密集宁的前世今生》一书中说:“国民政府交通部令京绥工务处组织测堪队,初测平(地泉)滂(江)铁路线。参与测堪队的宝瑞芝先生有一段记述:自华山子(现察右后旗白音察干一带)路线行经红海子(现叫白音淖尔)、石鞭(当地人叫石塄)、地势渐高,居民渐少。至76公里,为炼丹炉峰,乃平滂线第一处高点。 

还有一个记载是绥东抗战期间,军旅记者方大曾先生为了及时报道红格尔图战争实况,于1936124日晚乘火车自北平(京)起程,5日晨到达集宁,下午乘部队顺车到大六号住了一宿,6日到达高家地,与参战部队张培勋团长同屋住了一宿。7日,张团长派30名骑兵护送记者到战斗前线红格尔图。于是
他们一行31个骑士,向北驰骋在广阔的原野上,渐渐看到了零散的蒙古包,道路左侧还有一座古代的火山口,兵士们遥指着说,那是“老君炼丹炉”。由此可见,“炼丹炉”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对于“炼丹炉”,当地民间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五号火山锥叫敦达都希(蒙语,中砧子山),相传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当年孙悟空被二郎神住交给太上老君,在这个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乘太上老君查看之机,孙悟空一个跟斗西南20多公里外亢家村的东北山上,后人便把那座山叫猴儿山,山脚下的村庄叫成了猴山村        

图中被挖掘的火山是乌兰哈达火山群的北炼丹炉火山(资料图片)

资料显示:“北炼丹炉火山形如钟状,也像一只超级大锅。山口浑圆深大,锥底直径东西约700米,南北约600米,锥体相对高度约80米。”传说,一个团的兵马藏于火山锅底坑内,外界都难以察觉。前几年,在这座火山西南侧已沿锥体修建了盘桓而上的水泥阶梯小
沿着阶梯小道而上,从顶部观口大敞像一个超级碗。若从空中俯瞰,宽敞的圆形山口很象太阳形状,向四周幅射的一道道裂隙似太阳散发出的光芒。

航拍察右后旗火山  冯宁摄


神奇的草原火山
20多座类型不同、规模各异,犹如串珠,镶嵌在碧千里的茫茫草原上。

乌兰哈达火山群是火山家族中的“奇葩”。资料表明,它们经历了两个地质时期的火山活动,分别是距今12万年前第四纪晚更新世和距今1万年的全新世。在晚更新世时,火山活动受东北和西北向地壳裂隙的控制,火山熔岩便沿着裂隙涌出地表,这种喷发方式被称为裂隙式喷发,因其与冰岛火山喷发式相似,又被称为冰岛式火山。到全新世时,原来裂隙式的火山活动停止,裂隙带多被熔岩堵塞,火山活动转为总体受断裂带控制的中心式喷发,这就是20多座火山呈串珠状展布的原因。在长约12公里的断裂带上,北、中、南三座“炼丹炉”火山相继喷发,几座小型溅落火山锥散落其间。

乌兰哈达火山群的典型性与稀有性,“具备了成火山地质教学研究基地的良好条件,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馆”。优美的火山锥、蜿蜒的熔岩流、精巧的堰塞湖、辽阔的大草原,火山与草原相结合的神奇景观,吸引了万千游客。这座火山草原群于2012年才被火山学界得知。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项目组十几名专家学者,在火山地质学家白志达教授的带领下,对乌兰哈达火山群进行了认真的考察,认定这是一片尚未被大肆炒作、保持清净的火山。火山虽然被外界知晓较晚,但很快就成为游客追逐的目标。仅2015年“五一”节期间,就有8万多人次到此观光。对于乌兰哈达火山群,地质专家惊叹这是“保存完好、举世罕见的火山群奇观”。专家发掘,该地还有火山地热、火山温泉、火山熔岩、火山熔洞、火山稀有矿藏等。乌兰哈达火山群不仅可供人们观赏,火山喷发出的溶岩也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其溶岩流主要是结壳溶岩,在流动过程中表面冷却形成塑性外壳,而内部的溶岩流又不断挤出形成新的壳体,结壳溶岩便展现出奇形怪状的形态,人们称其为溶岩雕塑。也就是石河、石湖、石海、石浪、石禽、石兽等独特的火山草原景观, 使游客更觉惊奇。尤其是每到冬季,草原火山白雪皑皑,更以酷似“富士山”而远近闻名。乌兰哈达火山群以悠久的历史,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图案,嶙峋的锥体,斑驳的纹理,委婉的孔洞和特有的造型名扬区内外。乌兰哈达火山群处于农业与牧业结合带,相互存在着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产生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造就了灿烂的察哈尔文化。

火山神韵   梁建军摄

    
乌兰哈达
火山群周边有风景秀丽的火山堰塞湖----白音淖尔湖(亦称白雁湖)、莫石盖糊和天鹅湖;有神秘莫测的千年古榆及古岩文岩画;还有重新修饰、香火缭绕的阿贵庙和文革中被毁坏的华阴苏默庙遗址。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传统的祭敖包、那达慕在各个敖包山举办,届时周边以蒙古族为主的蒙汉族官员与民众穿戴一新、车水马龙地赶赴现场,先行喇嘛诵经、摆置贡品、民众叩拜进行祭祀,再行以赛马、摔跤、乌兰牧骑表演为主的文体活动。此外,在察哈尔婚礼上,洁白的哈达、醇香的奶酒、独具民族风味的烤羊腿、手扒肉、形状各异的奶制品等集中体现了察哈尔蒙古民族的民俗风情。

火山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资源。现在已经探明并正在开发的有玄武岩、火山渣、玛瑙、碧玉等,这些宝藏的开发将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据专家估算,由于火山的作用,在玄武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属于纯正的矿泉水。开发火山地带的高温气体可供取暖和发电。在距地表2600米左右深处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温度可达82℃以上。

乌兰哈达火山群,完好而独特的火山类型、雄伟的火山地貌景观与奇特的火山堰塞湖湖光水色、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以及深厚的察哈尔文化底蕴等,是环首都周边难得的旅游胜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科学研究、科研教学、环境与自然生态以及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乌兰哈达火山群中的“乌兰哈达”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岩石”。它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208国道、呼(和浩特)满(州里)省际通道、二广高速、集二、集通铁路交汇于此,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东南距首都北京400公里,北距二连口岸200公里,西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00公里,加之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逐渐成为京津冀晋为主,全国各地游客休闲、避暑、观光的胜地,也是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民风体验的绝佳之地。

近年来,察右后旗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管理与效益同步”的原则,先后建立了3号与5号火山遗址保护区,已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地质遗址保护区,并拟申报国家级火山地质公园。对这两座相邻2公里的古火山围封了1万延长米,并建立了两块永久性标志牌。

乌兰哈达火山群是怎样发现与引起重视的呢
?这要归功于当地摄影师赵吉平先生。赵师傅于1960年参加工作在照相馆学习照相技术,由于他认真钻研,进步很快,作品受到顾客喜爱。之后,他的摄影作品频频发表于区内外报刊,有的还用作期刊封面、明信片、剌绣画等,他众多获奖作品中的《套马图》还得了金奖。经过精心筛选,他先后出版了《圐圙情》与《察哈尔火山》两本画册,2021年又出了《赵吉平摄影作品选》,在当地成了很有名气的摄影家。他是中国摄影家学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内蒙古摄影艺术研究会理事、曾任察右后旗摄影家协会主席。在他的心目中,炼丹炉具有独特的山体。为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位拍摄好炼丹炉,从21世纪初起,他经常骑上摩托到二三十公里外的乌兰哈达草原观察、拍摄火山照片,后来他又发现了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石花、石河、石禽、石兽等,更引起了他的兴趣。越拍越有情趣,越拍越有精神,再加上他有一股钻劲儿,看了不少有关火山的书藉,对火山的认识,逐步有所提高,他将自己对火山的研究与认识经常讲给人们听。并向察哈尔文化研究会与旗党政领导作了汇报,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便从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请来专家白志达教授实地考察。经白志达教授多次考察研究,才得知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与察右中旗黄花沟火山群是同一时期喷发的火山,就这样,逐步引起了中外专家的重视。所以说,在乌兰哈达火山群的发现与研究中,赵吉平摄影师、潘小平会长、白志达教授功不可没。

近年来,已修建了通向火山草原各景点的油路,还增添了旅游专
用大班车。据千龙网报道,2021年5月22日,到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北炼丹炉火山渣锥景区自驾游车辆在山下道路排队达数公里。可见车辆之繁,游客之多。也说明,火山草原吸引了万千游客,前景广阔,道路辉煌。

北炼丹炉山下道路停满了自驾游车辆

景区停车场已饱和,大批自驾游车辆在公路上排队等候

向山顶行走的游客

作者介绍:曹晋,男,汉族,1935年出生,察右后旗人。1954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工作在察右后旗,历任中小学教师、校长、党支部专职书记、广播站长、电影公司经理、史志办工作人员,直至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火山之旅:探秘内蒙古奇观——乌兰哈达火山群
|内蒙乌兰哈达的红火带动火山游 ,感悟乡野生活 火山草原脚下一家家绝美民宿
超震撼!距北京4小时车程,有上万年前的火山群,可以爬到火山口
壮美的察哈尔火山群
顶木其沟琐忆
“做火山上最酷的仔”众网红带你趣玩乌兰察布火山草原三日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