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杀猪人

第 2317 期

文|王成海

01

同学要到村里亲戚家串门,邀我前往。

他说是到移民村,位置在何处?我还不太清楚,去了之后,才发觉,这个地方的曾经我太熟悉了,就是白音察干镇到芦家村中间的前后双井村之间的这一区域。想当初,在近三十年前的那一两年内,我每周至少经过这里两次,当时这里除了前后双井两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外,还有人们种植的一些沙板旱田,此外就是荒滩野地。没想到时过境迁这么多年,曾经的空旷之地居然住满了人家,原来的痕迹荡然无存。据说这是前些年当地政府把一些偏远山村的人家集中迁移到该处的,所以称为移民村。

很明显,这里的住户是规划好的,住户之间间隔距离较大,家家一个大院子,院里有大棚,院外有田地,乡村水泥路纵横交错。刚从表面而言,比我记忆中的农村要强上好多个档次。但大约正因为如此,它缺少了我对农村的记忆元素,所以从内心深处我是不太喜欢的,像这样的村子是无法激起我的兴趣,不像到了那些老农村,我不但会欣喜不已,很多时候会迫不及待地在村里遛上几圈,目的不外乎是在寻找一些儿时亲切的记忆,回味一下早已逝去的年华吧?

尽管我对这个村子没有多大兴趣,但看到的一个人还是让我非常惊讶,那就是同学的这个亲戚。

别看人家年近七十,已经差不多是俗语所言的“古来稀”年龄,腿脚还带着疼痛,可干活儿的那种精神派头、利索劲儿实在让人心生敬意,感慨不已。

02

咱是农村人出生,见过农村许许多多的勤谨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一年四季的时光里,他们就没有消停的日子。不过,这多是深埋于我记忆里的东西了,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再见到这类勤劳的农民。但同学的这位亲戚再次让我见识了农村父老乡亲的勤劳和聪明。

他家的大院里有两个大棚,本来应该是种菜的,而他却在里面盖满了猪舍,所养的母猪、肉猪、小猪一共有二百余头。大棚间隙空余的土地还种了许多蔬菜,白菜、土豆、大葱等蔬菜由于有了足够农家肥的加持,长势格外茂盛。但这在我看来也不足为奇,最让我意外的是人家院里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杀猪坊,我之所以说其简易,首先是因为房子的外表简陋不好看,其次是建造房子所用的材料大概都是人家工地的废料,他收留回来该焊的焊,该钉的钉,最后建成一间高出住房,外表简单却很是结实的房子。就连里面的设施、工具等都是自制的,看起来粗笨不堪,但人家使用起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03

于我而言,说我胆小也好,善良也罢,心软还行。从小就见不得屠宰牲畜家禽的场面,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家里杀鸡、宰猪的时候,我就一溜烟逃离了,总得一直等到这个血腥场面结束之后才慢慢遛达回来。后来长到十五六岁,也算是个大后生了,到了这种时候,也完全可以帮忙摁猪了,可我还是鬼鬼祟祟想逃,母亲就会责备我没个男子汉的样儿,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也曾象征性地帮过忙。后来自己成了家,养过一次肉鸡和兔子,到了屠宰的时候成了难题,邀来亲朋好友相帮,结果就让人家唱了主角,我借口买烟买酒就开溜了,慢吞吞地在外面磨蹭一番,待“杀戮”场面收拾得差不多以后,才急匆匆地赶回来。

总之,嘴馋,爱吃点肉,还天性见不得杀生。尤其这两年,不知道是因为一场重病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因而对许多生命有了同病相怜之感,觉得世上所有的生命都不容易。还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就是见到一只老鼠都不舍得去打。

按理说《圣经》上都讲猪呀、羊呀、鸡呀、鱼呀生来就是供人吃的东西,而俗语也说猪羊就是供人吃的一道菜。可说则说矣,我就是不忍心看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眼前被屠戮而消失,大概这正印证了孟子的那句话“见其生,不忍闻其死”吧?

04

看着同学亲戚家偌大的院子,就想到这家的活儿一定少不了,尤其养那么多猪,那可不是一半个人所能操持的。可和同学一聊,把我几乎吓着了。

没想到这么多活儿居然几乎就是人家一个人拿下来的。据说他的这位亲戚每天夜里两三点就起床准备猪饲料、喂猪、打扫猪圈等,天天就像一只陀螺,不停地转动,吃饭也特别简单,几乎就是大馒头、奶茶,可精力却特别充沛。家里养的猪,有的卖了猪娃,有的卖了整猪,有的自己屠宰了卖肉,尤其杀猪,一个人借助他简单的杀猪坊,四五百斤的一头猪可以在一个小时左右彻底完成。在最忙的季节,一天可以屠宰十几头,至多再找一个倒肠肚的帮手,简直不可想象。

说话间,同学亲戚接到一个电话,说村里有人让杀猪,只见人家骑着电三轮风驰电掣就卷出了院子,片刻,三轮车后拉着一个装着猪的铁笼进了院子,直接停在杀猪坊前的水泥杆下,铁笼门打开,稍微一赶,肥猪的屁股刚刚退出笼子,他就把一个绳套套在了猪的一条后腿上,猪的全身还没有完全出笼,一摁开关,吊轮就把猪拉到了空中,吊在空中的猪儿几乎失去了挣扎的能力,只是在极力的哼吱,就这间隙人家把猪的两条前腿就又紧紧地绑在了自己设置的机关上,猪儿一点点活动的余地也没有了。我着急扭着头逃离现场,没等走出大门,再回头,人家又倒开始了下一步的操作。猪儿已经失去生命,开始被从空中放下到一个小推车上,正推入杀猪坊,进了杀猪坊继续动用吊轮吊起、放下,失去生命的猪被又稳既正地放在退猪案上,他熟练地调制着案板一头锅里开水的温度,之后开始用瓢哗哗地浇到猪身上,接着用一块特制的铁片在猪身上用劲一刮,猪毛就一大片一大片地脱落……

看着人家在整个杀猪过程中熟练的操作,我突然想到曾经学过的《卖油翁》和《庖丁解牛》那两篇课文,想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事情之所以能被做得非常完美、精熟,其实前提条件一定是“熟能生巧”和“顺其自然”,也想到创新的基础必定是精益求精,而不是所谓的弯道超车,弯道超车现象只能是图一时之快,出车祸的可能性极大,到时候不但祸害自己,也必然伤及无辜。当然,通过看同学亲戚独自杀猪这件事,也让我再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力量,如果没有电和滑轮,同学的这位亲戚再能,也无法把四五百斤的一头猪轻松地“玩弄于鼓掌之上”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乡的杀猪饭》作者:黄汝兴
农村杀猪过年越来越少,过年杀猪即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内蒙古的《杀猪菜》,今年别忘把我叫......︱蒙古家乡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40年前的瘟猪儿肉,40年后的“信息集中”
古蔺猪事② | 我家的养猪经历
猪肉王子的奋斗史,他的成功你愿意复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