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有条美丽的河

家乡有条美丽的河
文/肖丽霞 编辑/王成海

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母亲河,它的名字叫沂河,那里一年四季风光旖旎。


我家就住在沂河岸边,自幼在沂河边长大的我,对沂河充满了深深的依恋,沂河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牵挂。

记忆中,沂河夏季河床五、六里宽,河水湛蓝。汛期到来之前,两岸绿草茵茵;鹅鸭牛羊成群,夕阳西下羊儿咩咩……宛如美丽的大草原。

记得家里养了一只老黄牛,放学回家,弟弟和我就牵着牛去河岸边吃草,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夏天的脸说变就变,那时我最害怕遇上下雨、阴天,在那样的天气牛喜欢撒欢,一不小心,牛挣脱了手中的缰绳,到处乱跑、乱跳,吓得我大叫,担心牛跑了,抓不回来。那时河边放牛的人很多,每次都有人帮我们把牛抓回来……母亲知道牛的性情后,就不再让我们去冒险,把牛栓在院外割草喂养……

汛期来临,几场大雨后,村子里的老人、孩子们喜欢到村后,站在高处看着沂河洪水翻滚,河面迅速变宽,仿佛在刹那间,变成一片汪洋,景象之壮观,也感叹这洪水无情,乡亲们辛苦了近半年,几乎一夜之间,快要收获的庄稼全部被河水淹没……

雨季过后,河水汹涌的气势渐渐平息,河里的鱼虾特多,有的开着小船到河里抓鱼虾,那时甭提有多羡慕他们,我们也嚷着让母亲给做虾网,母亲就用蚊帐布、竹竿、竹片、石板、绳给我们做,等到夕阳西下,我们就把诱饵涂在虾网的石板上,再把虾网一个个撒在河岸的深水里,等着虾落网。几分钟后,把虾网一个个再从水里收上来,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虾,被我们用手抓到准备好的小桶里,满心欢喜。夜幕降临,兴致来了,天色再黑也不害怕,完全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直到母亲来喊我们回家,才恋恋不舍的收起虾网,满载而归……

夏夜,母亲和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微凉的风,皎洁的夜空,静谧的夜晚,河里蛙鸣声声,响成一片,听着母亲讲的故事,对山外充满憧憬的我们,带着幸福和向往进入甜美梦乡……

冬日沂河结冰了,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非常壮观!河对岸不远就是一个小城镇,每逢放寒假,我们骑着自行车很娴熟地行走在冰河上,越过河到小城镇上购物、买书……时常和村子里的几个孩子相约一起到河上滑冰,在冰上肆无忌惮的玩耍,河底发出泠泠的响声和冰的咔嚓咔嚓的断裂声,我们冻得小脸通红通红,屁股摔得生疼也不肯回家……现在想起,都有些后怕。有次,我和母亲提起这些往事,笑问母亲咋会那么放心?母亲说:“那时农活多,没帮手,整天忙着干活,哪有时间去为你们担心,再说那时你们姐弟都听话,不用我操心……”

大约有七、八年,沂河没有了昔日的壮观景象。去年春天,我回家,看到几乎枯了的沂河,还难过、心疼过!没想到,夏季雨来临,沂河景象慢慢恢复,尽管不如从前,但我心感欣慰!每次下雨过后,我总电话问老爸:“沂河水上涨了没有?水位到哪里了?……”“今年雨大,沂河水已漫过堤坝……”老爸在电话里说。我放下电话,有点兴奋,高兴的是沂河总算有水了……

前几年,沂河“遇难”成了村民个人谋私利的“摇钱树”,河沙被大量肆意挖掘,河床南移,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大量良田流失......后经县政府强力制止,沂河才幸运被“解救”,却留下难以愈合的伤......


我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河逐渐恢复昔日景象,重新焕发出靓丽姿容......

外一篇:妈妈的菜地

文/肖丽霞 编辑/王成海

在我家村子东面,中心小学附近有一块菜地,那是妈妈的菜地。菜地周围大都种植了葡萄,只有妈妈种了菜,看上去特别显眼,特别引人注目。

妈妈的菜地距离我家大约2里地,妈妈大多数时间就在菜地里,尤其到了春、秋天,每天去地里干活成了妈妈主要的工作,因我妈妈是个非常勤苦、闲不住的人,妈妈爱上了地。

已有多年不种地的妈妈,前年从美国回来,一心想种地,尽管爸爸和弟弟极力反对。因为妈妈种地,弟弟还专门为这事打电话让我劝劝妈妈,不要再种地了。妈妈辛苦了大半辈子,弟弟的想法主要是不再让妈妈受苦受累了。甚至村子里的邻居们也说妈妈,这是何苦还要再受累?可妈妈乐意,也自有她的想法和主张。
爸爸说好了,他是不会去种的,既然妈妈乐意、喜欢,那就让妈妈一个人种好了,所以说那块地是妈妈的菜地。

妈妈时常和我说,这些年弟弟远离家乡在异国,也挺不容易的,弟弟依然勤奋刻苦,每天除了上班,每晚还要学习到深夜……妈妈心疼儿子,说什么美国的菜太贵了,一棵葱需要人民币10元钱,一个青萝卜多少多少钱……我安慰妈妈:“在美国买东西咋能换算成人民币和中国的消费相比?”妈妈又说了,自己种的菜新鲜,吃了对身体也好……妈妈主意已定,还亲自找人用挖掘机新翻了地……

妈妈的菜地足足有一亩地,种了土豆、芸豆、茄子、辣椒、韭菜、葱、白菜、萝卜、绿豆、红豆……妈妈来,都是大包小包的,里面塞满各种季节菜。丈夫多次对我说:“以后叮嘱他老娘,不要再种些菜了,自己吃才多少?都这么大年纪了,心里不忍……”但每当妈妈和我们提起地里种的菜,言语中总流露出满满的幸福与成就感,妈妈高兴,我们也替她高兴,和妈妈一起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妈妈种的菜,她和爸爸根本吃不了,妈妈是个慷慨大方之人,菜大多给了我和亲戚邻居们……其实妈妈种菜,生活勤俭多数也是为了我,无论我有多大,永远也走不出妈妈牵挂的视线...... 做女儿的我自是明白,弟弟又哪里知道妈妈的心思和心事?他人又怎能明白?……

那年秋天我回家,妈妈又高兴地和我说起地里种的菜是如何得好,并建议我去地里看看。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妈妈的菜地,做女儿的我其实挺惭愧地,我只是听妈妈无数次提起过。

那日我跟随妈妈一起去了她的菜地,菜地附近没有水源,种菜需要大量的水,平日里都是好心的邻居们把葡萄地里的水缸灌满水,以备妈妈浇菜用。看到那情景,我真不愿相信,那就是妈妈的菜地。我平日里吃的菜,是妈妈用肩挑水浇菜。我指着那地,对妈妈说:“妈妈,这就是您平日里所说的菜地?……”

回家的路上,妈妈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看见妈妈微微驼背的身影,尽管我强忍着,早已是泪眼婆娑了……

我有些懊悔!再也不想让妈妈种菜了。当初爸爸为何要极力反对妈妈,他那是心疼妈妈!我和妈妈商量,若妈妈喜欢种菜,就在地里打一眼井,爸爸也赞同我的想法。

第二年春天,趁着邻居们地里都还没有种庄稼(平日里打井机子进不去地,担心给糟蹋了庄稼),爸爸找人花了四千多元,在地里给妈妈打了一眼井,并栽了60余棵桃树,待到桃树长大,打算让同村的姨家哥哥管理,妈妈说那样我也有桃子吃了,妈妈也不再种菜了……

地里打了井,最高兴的还是妈妈,她对我说:“今年多亏打了井,旱涝保丰收,也方便,合上电闸,就有水了……”我也很高兴,妈妈种菜再也不用肩挑水浇菜了……

近日,妈妈来说,今年爸爸有了很大转变,在妈妈的带动感染下也喜欢上了地,说什么人得干活、锻炼,不能老闲着……

春天来了,爸爸陪着妈妈一起去菜地。妈妈菜地里的菠菜、苔菜、韭菜、葱绿油油的,充满了蓬勃生机,不久将会桃花开满地……

注:此两篇散文为山东沂水文友肖丽霞原创

作者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浇菜的梦
菜地畅想曲
我收获了油菜和知识
江苏作家‖【大美家乡河】◆王永业
与菜为邻
带你追溯80年代的山东临沂,沂河是临沂人的最美家乡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