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月,家乡有所霞江河中学

那年月,家乡有所霞江河中学
文/王成海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的小学都设在离村不远的大队队部所在地,我们家兄妹五人曾经都在我们大队队部附近的建和小学读过书,但哥哥小学毕业就辍学帮助家里劳动了,我和姐姐后来都从这里到了公社的学区读初中,姐姐读完初中后由于家境原因就彻底失去了读书机会,我后来又到旗政府所在地读了高中,之后上了大学,在我之后的弟弟读书梦也最后结束在了初中,妹妹勉强读完高中,同样是贫困所致,读书生涯最终停留在了大学的门槛前。

那时候各个大队的小学都归公社学区管辖,我们霞江河学区就设在公社所在地卢家村,在这里有全公社唯一的一所初中就叫霞江河中学。有一年学区举办小学各个年级的竞赛考试,我们建和大队的小学就我和姐姐得奖了,我是二等奖,姐姐是一等奖。颁奖那天我和姐姐在我们小学教师我的一个堂哥的带领下去领奖,我们三人步行走了近十里路到了霞江河学区。颁奖仪式就在学区学校院里进行的,总共大概有二十三个小学生来领奖,我们排成队站在学校的一个办公室门前,我们的面前放了几张桌子是供学区领导坐的,我也不记得学区领导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先是给我们每个得奖的学生发一朵花,获得一等奖的是一朵红花,二等奖的是一朵粉花。姐姐是红花我是粉花,之后我们都从学区领导手里拿到了我们的奖品,我是一支绿色的普通钢笔,姐姐是一支比我略微高档点的灰褐色的包尖笔,这是我和姐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钢笔。这支钢笔一直陪伴了我好多年,笔杆烂了用缝衣线缠起来,笔尖坏了再配上……

后来我和姐姐就陆续都到了霞江河学区读初中,凭心而问,姐姐的学习一直比我好,但由于家庭贫困所致,家里面决定不让姐姐考高中,让姐姐考初中中专,一旦考上二年后毕业就可以有工作。那时考初中中专比登天也难,为了考初中中专坚持补习七八年的学生都很多,而姐姐第一年仅仅差六分,如果第二年再考一次绝对能考上。但那时哥哥刚刚定了媳妇,无奈父母痛下决心阻断了姐姐的读书梦想,姐姐不知哭了多少个日夜?父母不知唉声叹气了几个月?事情渐渐归于平静之后的不久,为了减轻家里给哥哥娶嫂子的负担,姐姐也和姐夫定了亲……

在我的记忆中,霞江河中学所在地的卢家村是一个由好几个住处不集中的小队组成的,南北走向的集二线铁路又把它一分为二,我们习惯上称它为道东道西。道西的南边是八队社员聚居地,往后就是卢家村小学,小学后面是六队和七队社员聚居地。翻过铁路,南边是九队社员聚居地,挨着九队北边的就是霞江河中学和霞江河公社,再往北就是邮局、供销社,以及各个单位的家属房等,再靠北边道东是公社办的白灰场,道西是归铁路管辖的卢家村车站和工区。

霞江河中学正处于卢家村道东中心区域的一块开阔地段,它东边和公社仅仅有一墙之隔,南边的篮球场和跑道旁就是九队村民的房屋后墙,往西走几十米就是集二线铁路,学校的宿舍后边就是公社的邮局及其家属房等。

我在霞江河学区中心校读书的时候,学校连一堵院墙也没有,是360度全开放式的,全校三个年级六个班,总共两排房屋,前面一排是砖房,砖房的中间部分是老师和校领导们的办公室,两边是三个年级的六间教室,后面一排是用土坯建成的房屋,被当做学生宿舍使用,在教室和宿舍中间地带的正西边是学校的食堂和库房,食堂的后边有一个大坑,坑畔有几株大杨树,在大坑旁西边的平坦之地盖了两个厕所,厕所和食堂后墙中间开阔地的北边是个大圐圙,专门用来存放学生交来的柴草和牛马的粪便以供冬天教室和宿舍生炉火使用。学校的水房就在距离教室不远的西南处,说是水房其实就是一口水井用一间简单的土坯屋包了起来,里面有一台辘轳架,很长的绳子上拴着一只胶皮水桶。每到下课这里人满为患,胶皮水桶在吱吱咕咕的响声中不停地上来下去,学生们有来这里喝水的,有来洗脸的,有为班级值日打水洒地的,还有兴高采烈替老师代劳打水的。

那时我们上下课是没有电铃更没有柔和悦耳的音乐来提醒的,只是在老师办公室门前用三根朽木呈三角状搭起一个架子,中间吊了半截铁轨,到上下课的时候老师们就用一根生锈的铁棒叮叮当当敲打几下,听到铁轨被敲打发出的清脆声之后,要上课了,在院里玩得昏天黑地的孩子们就一窝蜂地向教室挤去,如果下课了,早已经听老师课听得头皮都发了麻的学生看到老师把课本往胳膊下一夹缓缓离开教室之后,就像炸了窝的蚂蜂“嗡”地一声从教室的门挤飞出来。

那时,社会刚刚改革开放时间不是太长,农村包产到户没多少年,农民的温饱接近解决,但白面还是比较稀罕的东西。作为住校生的我们交到学校的大多是莜面,所以也只能三六九地吃莜面,莜面一般只被做成两种饭食,分别是块垒和莜面窝窝,早晨多是块垒,中午和晚上以莜面窝窝为主。块垒是莜面直接加水搅拌,然后通过筛子过滤而成。在食堂那口硕大的锅里盛上多半锅莜面,倒上一大桶凉水,大师傅们用铁锹来回地翻铲,面硬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然后铲到同样很大的筛子里直接筛到加了笼布的一只大笼里,筛满一笼再继续下一笼,待全部竣工后就把所有的笼叠加在一起上锅开蒸,在蒸的过程中难免有汽水进入笼内,局部块垒就黏成了一块儿,但大师傅们给我们打饭的时候是不管这些的,那个宿舍运气不好就会打回筋颤颤黏哇哇的一大团这个东西,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恶心。这样的块垒吃没法吃分没法分,那个值日生打回这样的饭就会遭到全宿舍人的炮轰逼着他送去重打,在同宿舍同学的逼迫下值日生极不情愿地送回去,却又被大师傅们撵回来,因此事有时学生和食堂爆发激烈的对抗,不过最终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武力干涉下,总是以学生的失败而告终。我们每顿饭都是固定的半斤莜面,做成窝窝一般十五个左右,三个就重达一两,又厚又大像炮筒一般,女生们实在无法下咽,有主意的女生就从家里带了缝衣线,每顿饭的时候适当再用点时间对这些莜面窝窝做一次重新加工,即用线把每一个窝窝勒成无数个小圆圈,这样就变得精细了一点,便于咽进肚里了。至于我们吃的菜冬天是土豆和卷心菜混杂而成,土豆很少有削皮的时候甚至洗也洗不干净,我们每顿饭把菜分完菜桶下面可以依稀看见一层泥土,烩菜那个味道也是甜不甜咸不咸,至今想起来都有反胃想吐的感觉。到了夏天偶尔加了白菜,每顿饭的菜里上面都要漂一层油汗(小昆虫类的东西)。食堂里白天做饭期间老鼠也敢公开穿越,晚上更是它们的天堂,案板上、锅沿边大批的老鼠蜂拥而至,为了一点吃的经常搏战的不可开交头破血流,第二天大师傅们就会从案板和锅沿上扫下半簸箕老鼠粪便。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吃饭吃出苍蝇、昆虫、老鼠粪便等实在是家常便饭,如果那一顿发现不了这些东西,我们都觉得稀奇,总要看看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升了上来。现在学校饭食里面吃出一点脏东西似乎就是惊天大案,很多时候甚至触动全社会的神经,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大肆抨击,回想我们那个读书时代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时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那时候学校的住宿条件也是甚为尴尬的,我总觉得不如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二六七号牢房》里的牢房更好,人家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七步如果按照每步一米五计算,那就是近十米的距离,多宽敞呀,并且住的是一个人。而我们呢?不足一米宽的一个小窗户和门紧紧地挨着,从后墙到前门的距离恐怕也就七步的二分之一,里面顺着窗户到后墙盘了一张不过火大炕,剩下的地大概只有炕的二分之一。就这么个狭小的地方居然要住我们十多位学生,由于人多而地方狭窄,同学们经常因此而发生冲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争,我们经常在墙上标出自己的领地范围,但仍然无济于事,晚上只要你迟睡一会儿就可能很难进入你的领地了,早晨你起的稍迟一会儿你的被子就没有可放的地方了。

这就是我对于我的初中读书之地霞江河中学的零星碎片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好多东西都几经变迁不复存在了,霞江河公社后来改为霞江河乡,再后来据说就取消了,随着乡这一级行政区划的被取消,其所属中学自然也就消亡没有了踪迹,现在,被同学们调侃为“霞大”的我们曾经的初中校园到底幻化成了什么模样?它到底还被多少人深深地记在心里呢?写到这里,我突然从内心深处窜出丝丝缕缕的伤感,是啊,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人生就是这样无奈,一切的一切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将烟消云散,都将被历史的烟尘掩埋。珍惜当下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村”小东滩的一代代后人(上)
北京十九中学2020年小升初登记入学招生通知
最新!通辽市城区学区划分
#初中数学#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1...
块垒[《青衫湿》]
块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