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献给教师节:心中有个王老师

 心中有个王老师

文/燕戎虎  图文编辑/王成海


文前小序
自言自语地说,自己默默地听,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想听却听不到,不知道的人不想听,说了也白说,可心中有个梦,梦见那山那水,还有那些人……

心中有个王老师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只要上学,你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教你知识,教你做人,可大多数老师,就像过眼烟云,没能给你留下多少印记,但总会有那么几位老师,让你终身难忘,记忆犹新。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仍然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伴随着你的成长,引导着你的前行……

01

王英就是我永远难忘的老师之一。他是我们村的小学老师,也是我最初的启蒙老师。
      
四十多年前,我国正处在那段特殊的时期。我生活的村子叫南水泉,坐落在辉腾梁上一个小山沟里,归现在锡力乡管辖,远看灰朦朦一片,多见石头少见人,村中有条沟,将本来不大的村子分成沟南和沟北两部分,村子周围环山。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腊月棉裤套皮裤,伏天热得像蒸笼。


村子里有六十多户人家,王老师的家就在村南,他的房后是一条深沟。在我的记忆里,他一年四季全身都穿着军装,尽管褪色发白,但洗得干干净净,那个年代,能穿上一件军装,就是令人羡慕的事情,更何况是一套军装,因为王老师有个好三哥是名军人,而且还在部队提了干,农家子弟能在部队提干是全村人的骄傲。王老师还有一个妹妹,知书达礼,很讨村里的人喜欢,她好像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念书。王老师的母亲因病过早去逝,所以从我记忆的时候起,王老师就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依为命。

王老师的父亲是全村出了名的老古板儿,不爱说话,天天背着手在村里圪转,边走边拣拾木头棒棒,人虽然善良,但他对子女缺乏慈爱,整天本着脸,不苟言笑,村里的小孩也很怕他,他唯一给村里留下了一句名言,却代代相传:“手拔莜麦戗上坡,事情箍住无奈何”。所以说王老师没有享受到多少家庭的温暖,为此他将全部的感情和欢乐都寄托在了教书的劳动中,在村小学那个简陋的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一年又一年……

02

其实,王老师不是个健康人,他左眼睛有毛病且突出,最要命的是他有严重的哮喘病,因出气呼噜、呼噜,村子里的人们叫他“四呵喽”。病魔並没有影响他对教书的执着与热爱,暑往寒来,他起早贪黑,一丝不苟,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这个时辰孩子们还没到,他则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备课。当时村里小学一到三年级,共两个破教室,一二年級在一起,有两个老师。


我记得每当下课后,学生们跑出去玩,王老师则利用下课时间,在黑板上写拼音、生字或重点词,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等一上课,就能马上领读学生们听写,以便腾出更多时间,教另一个年级课程,王老师讲课有板有眼,不厌其烦。我记的黑板是块木黑板,早已磨得光滑发白,所以写字必须得用力,这样写上去的字才能免强看清,王老师的哮喘病最怕刺激,因用力纷纷掉下的粉笔沫刺激的他频繁咳嗽、吐痰,有时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讲课,使得他不得不蹲下来喘息,每每此刻,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王老师青筋突起的紫黑色脸膛,莫不为他难受。

03

有年夏天,我突然产生了弃学的念头,而且特别坚决,父亲也好像同意了,记得我早晨吃完糊糊拌炒面,本想跟着大人去地里玩,结果被父亲训斥一顿没去成,别的小伙伴都去了学校,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荡,悻悻然来到村里的东羊坊,感到特别失落,心里也特别后悔,又沒脸再去学校上课。正在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办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向我走来,我一眼就认出是王老师,心想,他怎么找来了?当时恨不得钻进地缝,只见王老师走到我面前,什么话也没说,抓住我的手,拉我就走,我忐忑不安地跟着,像个木偶,一直走到教室里,王老师才说:“去,坐到座位上去!”我乖乖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齐刷刷看我,我脸潲得通红。


至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逃过学。这件事,一直烙在我的脑海里,多少年想起来,感觉特别温暖,如果王老师当时骂我一顿,可能我会走了极端,真不念书了,他那温和的一握,胜过了千言万语,让我永远难忘。

04

王老师在我们村里小学任教那阵子,是那所小学最兴旺、最热闹、最有活力的时期。那一年,村里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卖羊毛拿出一部分钱,新换了老师办公桌等教学设备,王老师亲自坐上马车,去集宁市买回不少学习用具,我记得有地球仪,还有马恩列斯毛和先进英雄人物的画像,以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等。当时王老师往教室墙上张贴画的时候,使用订书机,因他眼睛不好,反拿订书机没看清,结果用手一摁,钉子钉进了他的手掌心,流了不少血。当时围了不少人,有学生娃,还有没见过世面的父老乡亲,他们都忙着看画像,大人小孩对几个大胡子外国人像,感到很迷茫,王老师就停下来给人们一一讲解。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对于我们那个贫困偏僻的小村子来说,那就是文化的象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一束亮点。 一九七二年,也就是林彪叛逃那一年,因为课本改动大,开学后迟迟发不下新教课书,孩子们没得学,王老师去大队借回钢板和蜡纸,亲自刻印了临时教课书,纸张是他自掏腰包买的。其中有首打油诗给我印象最深:花喜雀,叫喳喳,周总理访问到我家,爸递烟,妈端茶,我把板凳拿。不吸烟,不喝茶,坐在板凳把话拉,总理摸着我的头,问我长大干什么?
我说长大开铁马,给社里日夜种庄稼,总理听了哈哈笑,夸我是个好娃娃。

还有许多文章,可有意思了,我特别爱看,王老师选编的内容感觉比后来下发的新书内容还好。由于王老师书教的好,渐渐出了名,大队学区每年组织别的村老师来我们村小学听课。小学也成了村里开社员大会或组织活动的热闹场所,给儿时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05

王老师家里书特别多,王老师最爱看历史方面的书。冬天人们吃两顿饭,一般是下午三、四点吃一顿,天黑得早,晚上亮灯后,年轻人们打情骂俏玩去了,年老的无所事事,便聚在我们家,请王老师来讲故事,尤其是历史常识,王老师知道得特别多,讲起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老人们一边喝着砖茶,抽着旱烟,一边听王老师讲。


我记得王老师讲过个大石佛,耳朵里能坐好几个人,当时他讲出来,人们面面相觑,半信半疑,有那么大吗?后来才知道,那是云岗石窟里的大佛。那一年我九岁,听得似懂非懂。不过我最爱听纯粹的说书,喜欢听武打故事,像什么《五女兴唐传》呀,或者《薛仁贵征西》呀之类的书,但王老师从来没有讲过。    

06

那是个灰色的秋天,其实什么季节我也记不清了,反正不是冬季,王老师突然忙起了写作,利用自习课和课休时写东西,他用的是方格信纸,用蘸水笔写的,好像断断续续写了十几天,反正是写了不少,有一叠纸。小孩子们都觉得好奇,还和大人们说,王老师每天不知道写啥了很神秘。我当时想可能是王老师想投稿呢。他仿佛怕学生们看很警觉。

有次我悄悄靠近想看他写得是什么,结果被他发现了,当时就给我个二比零:“去,去!去!!看什么?小孩子懂个啥?!”全不像平时那个和蔼可亲的王老师,心想,王老师怎么了?之后不久,王老师病倒了,病情很快加重,我记得我父母去家看过,说王老师难受得厉害,面部发黑,呕吐不上,并且让家人将吐出的秽物埋掉。当时王老师还兼任村里的出纳,在迷留之际,他将算得清清楚楚的帐本移交给了村干部。


他父亲说,前几天算帐,差几角钱,和他要了一元钱补了进去。当年,村子里家家有个小喇叭,一台公放收音机在会计家放的,而且能喊话,比如通知开社员大会,就在喇叭里一喊,全村人们就知道了。一天夜里,喇叭里传来一个悲痛的声音:王英老师病死了。

一时间,全村人沉浸在了悲痛之中;一时间,全村的灯都亮了,睡意全无,都在议论一个人,一个被叫做“四嘿喽”的老师;一时间,我们村的孩子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师;一时间,村里的人们才发现,王老师是那么好,那么的不平凡...    

07

王老师走了之后,村子里破天荒开了个追悼会,那可能是世界上最简朴的追悼会,没有标识,没有音乐,没有程序,也没有王老师的家人,就在王老师教书的小学教室里,善良的父老乡亲们自发参加,不大点的教室里挤满了人。那可能是世界上最真诚、最真实、最特别的追悼会,我当时就在会场,会上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亲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讲述着王老师一件件感人的事情,站在后面的大妈大婶们,都哽咽得泣不成声。


那时我才知道,王老师在村子里的存在是那么重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那么高大。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把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付诸行动的人。王老师信纸上写的东西,是他的绝命书,他多么热爱他的亲人们,热爱村里的父老乡亲们,热爱他的学生孩子们,可因贫穷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以致病魔折磨得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喝下了毒药去世的。那叠文字是他的心灵告白,是对亲人们的诉说,是对父老乡亲的最后告别。

08

王老师最初的坟茔就在我们村的南沙梁上。我们每当劳动或上山割草就会望见。每次看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抑扬顿挫的讲课声,还有因咳嗽涨红的紫黑色脸膛。我好后悔没有在他病重时候,站在他跟前道声问候,看他最后一眼,没有在他的棺木前代表学生娃烧张纸钱,甚至那几天还吓得不敢出门..……


往事如烟,湮灭了太多的记忆,但湮灭不了对王老师这样的人的思念,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心中……

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莫过于好书:

1.绝版重现丨影响一代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50册,又出山了!
2.一套绝版连环画50册,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
3.重视国学,先让您的孩子从祖国的历史读起,《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到手,中华历史一览无余!
4.想了解中国近代100年,两盒烟钱价钱的这套书让你大开眼界,货到付款!

5.杨振宁读了非常痛心,柳传志读了欲哭无泪: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6.多功能隐形腰包:将手机、钥匙、钱包等通通藏在腰间,两手空空就可以轻松出门
7.限量再版丨连环画之世界瑰宝,30册《水浒传》连环画重出江湖
8.《红楼梦》连环画让你的孩子轻松读懂古典名著
9英雄情结的培养,从看《岳飞传》与《杨家将》连环画抓起!

END


01.土牧尔台曾经的大名人福魁
02.故乡,是人生岁月中遇到的最美画卷
03.乌兰察布六零、七零后儿时经历的那些事
04.我的老校长李树荣
05.最香的那块肉
06.一声长叹,为何我命运如此多舛?
07.我和莜面的故事
08.杨振宁读了非常痛心,柳传志读了欲哭无泪: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09.记忆中察右后旗过去的几个知名乞丐

【作者】燕戎虎,网名:飘逝的风情,1963年生,察右后旗锡力乡人,现居呼和浩特市,就职于呼铁局保安公司。

【声明】本平台“老事旧人”是一个个人文学原创平台,现在向广大的文友开放,如果喜欢文学创作的朋友有符合本平台风格的文章想发表,可以加本人微信,顺便提供作者介绍和一张个人照片,通过微信直接发来。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欢迎大家分享转发,但任何其它媒体或自媒体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不得私自转载,如转载请联系本平台授权,且一定注明作者姓名,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1.首先本平台【老事旧人】欢迎你的关注和分享,谢谢光临。

.请用你灵巧文中和文下广告(无需关注),小编会因此获得腾讯一角钱的酬劳,相信你会做到的,你是最棒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州作家】吴元梅:快乐的小学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朔风】故乡·初小记忆
四川达州,只有师生二人的山村小学
父老乡亲(原创)........
游记 | 第一次去北采桑
扈学秋散文:原来聊城是有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