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成海的《故乡》一书,让我重温了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

〓 第 1233 期 

文|燕戎虎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一碟茴香豆

一碗东坡肘

一盘火腿肉

一瓶烧刀酒

一本《故乡》书

一个老顽固

一人在享受

不亦乐之乎?

这个老顽固不是别人,指的就是我自己。这种场面,效仿古代文人追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的时候,听音、听风、听雨;一个人的时候,品酒、品肉、品书;一个人的时候,思亲、思友、思伊……

不过,咱不是什么文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人过中年,除了干好自己份内那点事,其它方面无所作为,既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特别爱好。有人养鸟养狗,咱看见就烦;有人下棋打麻将,咱没那个天赋;有人当驴友游玩,咱没那份闲情和精力。唯一的爱好是看看书,在书里找点乐趣,而且从小到老,乐此不疲。

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我小时候特别爱看小人书,但生活在偏僻的农村,很少能见到小人书。记得我看第一本小人书,是我们村闫三八老爷爷家里的,他二女婿就是咱们察右后旗老教育工作者曲文根先生。老爷爷爱看书,所以他家里隔几年,就有从女儿家倒腾回来的小人书。这就成了全村孩子们的宝贝,一个孩子看完,全家孩子看;一家孩子看完,另一家孩子接着看,直到看得缺皮少页,破烂不堪为止。

像《武红》、《平原枪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我就是那个时候看的。其中《宝葫芦的秘密》给我印象极深,里面讲一个叫王葆的小孩子捡了个宝葫芦。王葆想要啥,宝葫芦就能给他啥。但事事如意的宝葫芦并没给王葆带了欢乐,相反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

不过有限的几本书,根本满足不了我对书的渴求。有一年,父母许诺卖了猪给我买几本小人书看,条件是让我好好拔猪菜。巨大的诱惑,激励着自己每天放学后多拔猪菜。好不容易等到父亲从集宁卖猪回来,从口袋里翻出一本小人书递给我,结果发现是一本很难看懂的小人书,书名靠查字典才认全:《欧仁.鲍的埃》。欧仁.鲍的埃就是著名《国际歌》的作者。书里画的人物,不是咱们传统素描的那种模样,像现在西洋卡通画法,黑不溜球的难看死了。当时我翻看了几页,大失所望,气得将小人书一把摔到地上,嚎啕大哭。

购书读者回馈信息

后来我才知道,大字不识的父亲,根本不知道啥书好看不好看。是新华书店的售货员欺他不识字,把这本带着政治色彩出版的,而且贼贵的小人书推售给了老实巴交的父亲。    

再后来,自己一天天长大,在那个文化极度贫乏的年代,勉强能实现的爱好就是看书,看书也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当然了,念书时期为了高考,只能学习课本知识,课外书籍再有趣,也只能忍痛割爱。      

最让我难忘的一次购书,是九三年我在集宁上班期间,一天骑自行车路过新体路小学东十字路口,有个老人摆地摊卖书,身边围了一圈人。他只卖一套《康熙字典》,共12 本,蓝皮的。那套书无论从印刷、保存到品相都特别好,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一问老人,人家卖200元钱。我说最低价多少钱?老人坦诚地说:“你要真要,给180元拿走吧,是家传的,不高要。那时候,古玩还没有流行起来,也不存在造假。当时我犹豫不决,考虑半天,让老人等着,说钱不够回去取。其实自己身上钱够,那时我工资也就160多块,心疼钱,才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心想先回单位考虑考虑再说。回单位工作心不在焉,心里老惦记那套书。快下班时,自己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便风驰电掣地骑车赶到新体路,却不见了那个老人。向周围站桥人一打听,说人家已经回家了,书让一个老师买走了。当时,我听到后差点背过气去,半天没缓过神来。错过这套《康熙字典》,我后悔了一辈子。

《故乡》作者和读者合影

后来经济宽松了,买书的次数也就逐渐多了起来,陆陆续续买了几百本。买到心怡的好书,就像领回一个标致的美女,令人赏心悦目。坐着看着,走着想着,甚至睡着梦着。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喜爱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最近几年,我没有买过书。因为书让手机取代了。每天看聊天,看网文,看趣闻,看抖音,看快手,看直播等,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每天直看得眼睛发涩,颈椎疼痛,胳膊酸麻。看着,看着,自己觉得,就像吃饭一样,快餐、外卖、饭馆的饭再方便,再丰盛,再好吃,总不如家里的饭菜香甜可口,地道入服。尽管网络文化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想看什么,上网一搜就有什么,却少了手捧书本的那种亲切感,少了书里淡淡的那种油墨香,少了书中字里行间那种特有的韵味。更使我感到失落的是,这几年从网络上看了那么多东西,但自己真正掌握的那点知识,还是过去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的。

浮躁的网络,浮躁的心态,浮躁的只剩下浮光掠影后的迷茫与虚无。     

2017年,我在高中同学群里看到了一篇文章,名字好像是《老家的莜面烩菜》。因标题的吸引,点开随意浏览了几段。不曾想,内容一下子锁住了我的眼球,一口气读完后,感觉朴实的令人惊讶,就像远在他乡,吃了一顿久违了的家乡饭,入腹爽口。

本文作者和病床上的《故乡》一书作者

发这篇文章的微信公众号是《老事旧人》平台,作者就是平台台主,现在咱乌兰察布地区无人不晓的王成海老师。

我立即关注了《老事旧人》公众号,很快成了《老事旧人》的粉丝。

三年来,每天再忙,总要打开《老事旧人》看看,从那些接地气的,朴实的,散发着浓郁芳香的乡土文学作品里,分享曾经,分享追忆,分享感慨,也分享欢乐。     

现在我才知道,我们乌兰察布不缺文人,缺少的是展示文人风采的平台;乌兰察布也不缺读者,缺少的是直接供读者欣赏的载体。特别是后者,那些本该由官方主办的文学阵地,由于门槛太高,放不下架子,发表的东西老百姓不方便看到,无奈得只有孤自赏后的尴尬。

三年来,我从一个《老事旧人》的看客,变成了《老事旧人》的熟人,不仅认识了王成海老师,而且认识了《老事旧人》不少作者。原来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其中有老师,有工人,有商人,有个体,有农民等,有的人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他们分布在天南地北,爱好相同,乡音相近。

打包好准备邮寄全国各地的《故乡》一书

《老事旧人》那么吸引人,主要是因为它贴近生活,土色土香,不失率真,符合咱们当地人胃口。这朵山丹花能开得经久不衰,如此艳丽,和台主王成海老师几年来不畏病魔,知难而上,精心培育有着直接关系。

作为一名粉丝读者,我佩服王老师的坚强性格,大病面前不低头,不言败,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进行抗争。不仅给我们读者奉献了文学佳肴,也给我们树立了精神榜样。作为一名看客,我佩服王老师的才华与精力,天天超负荷工作。《老事旧人》每天推出至少两篇文章,每篇文章,从接收、审阅、修改、校对、编辑、配图、发送等,都是王老师一个人去完成。这得需要多大精力和毅力啊?即使在他住院治疗期间,《老事旧人》刊发文章仍然没有中断。

作为一名爱好涂鸦的文友,最让我们佩服的是王老师在百忙中,隔三差五自己创作一篇有分量的文章以飨读者。他创作的文章,有杂文随笔,有自我回忆,有老家往事,有亲情表露,有乡土人情等,这些作品,语言朴实无华,讲述自然流畅,行文灵巧多变,思想鲜明理正。更难能可贵的是每篇文章,都紧贴乡土风情,紧扣生活原味,紧和读者心声。读完之后,给人感觉或醍醐灌顶,或津津有味,或意犹未尽,或回味无穷,或有所启迪。就像是在桃花坞里,躺在宽大的藤条床上,享受韩国宫廷里那个魅力四射的大长今细致入微的按摩一样舒坦。

就在今年鲜花盛开的六月,也就是在新冠疫情继续纠结人们的时段,王老师的乡土散文集《故乡,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出版了。这是王老师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也是乌兰察布乡土文学少有的长脸之作。    

看到王老师坐在字台上签名发售的镜头,他充满了欢欣,洋溢着喜悦。这是他重病的几年间,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他人生阅历的睿智沉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故乡》这本书,也急不可耐地想要分享这本书,现在我如愿以偿地欣赏到了这本书。之后,我还准备向我的同学、朋友、老乡推荐这本书。

端午节休息,疫情形势又不提倡外出,这正是读书的最好时机。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晓。《故乡》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它都是一本值得购买,值得收藏的好书。

为《故乡》代序的首席发言人,竟然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田滋茂。老先生对《故乡》文章点评的特别到位,文中的亮点圈列的周周到到。代序二发言人其实更有几把牙刷子,张书亮老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多才多艺,傲骨凌风,能得到他另眼相看的人,绝不是一般人。他对他的忘年交王成海先生真也是知人、知才、知品,所以他把《故乡》介绍的入情入理。

《故乡》里面收集了王老师99篇文章。《老家的美味山药鱼子》、《父亲的那双手》、《记忆中的殷煌文老师》、《老家秋天的傍晚》、《我的高考经历》等,这些文章,有的虽然已经从《老事旧人》平台里拜读过,但再从白纸黑字的书里重温,仍然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故乡》里的文章,都是王老师作品在百里挑一的精品。假如把王老师历年所有文章收集出版,这样厚的书,估计至少还能出5本。

说《故乡》是好书!不光指文章内容过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印刷的质量也堪称一流。不知读友们发现没有,有的书一页纸中,留白的面积竟然超过字的面积,看上去头重脚轻,特别别扭。而《故乡》一书,从装订、留白、字体大小、封面设计都很简洁大气,外表就给人美观舒服的感觉。

人老怀旧啊。不知不觉,一晚上一瓶烧刀子进肚了,《故乡》四五篇文章看完了。每看一篇文章,情感随着作者的描述游走,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故乡看到了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介绍】燕戎虎,网名:飘逝的风情,1963年生,察右后旗锡力乡人,现居呼和浩特市,就职于呼铁局保安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中照见亲情
蓝田张勇散文:馈赠的礼物《蓝田张寨村村史》
行走在皇城和乡土的歌吟者——刘尚钞作品赏读
故乡,在记忆里,在文字中
随笔随悟|魏增刚​:商洛的明天会更好
散文伴我忆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