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悠大井情》:大井村人的文化生活【七】

〓 第 1261 期 

文|王志成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大井村文艺宣传队的组成,前面已说过,没有专门老艺人的指导,全凭年轻人们平时模仿和互相指点。说实话,虽然艺术水平比不上多年的老“玩艺”,但在当时大井全大队来讲,也有了点名气,到各村表演都是十分地欢迎。表演体裁除上集说的外,我记得还有小型歌剧。有一个热闹喜剧剧名我忘记了,是反映了农村大集体时期的劳动故事。主要演员有王文成等几人。我记的在演出中王文成喊:“……挑渠啦!”这是一句台词,可能是巴盟河套人写的剧本。挑渠啦就是吆喝人们出工挖灌水渠的意思。王文成亲自参与表演,回忆起来一定全面而有意思。

那时在演出中间空隙,有时穿插一些小的时事政策宣传。搞口头宣传的都是上中学的中学生,他们利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宣传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我记得三倾地贺明,郭宝地鲁成,转达营的武有才等中学生都做过宣传。那时农村人信息闭塞,没书,没报,没广播,每天静悄悄地不知天下大事,听了他们宣传,脑子开阔了许多,农村很爱听他们的政策宣讲。我估计那时学校里放学时,给他们都布置了宣传任务,因此他们借助玩艺儿这一埸合平台,完成了他们承担的义务。

宣传办起来后,除了挑选演员,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挑选好一个乐队班子。大井村宣传队乐队成员,都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可以说是都是“自学成才”。你看,闫真是打鼓的,他打的好鼓,无论是开埸前的招人鼓,还是演出中的伴奏鼓都打的很出色,他是怎样练出来的呢?细心想想,六,七十岁的人都记得:每逢消闲时候,闫真兴趣一来,就走出大门,背靠大门垛子,双腿夾着一个大铁锹,锹头向上翻过背面,锹把扎地,用二根木棒敲打起来,日久天长,练出一手打鼓功夫。所以这次宣传队成立,闫真的绝活派上了用场。打鼓这玩艺也真的不好学,我也爱学习打鼓,但始终没有学会。我们村会打鼓的还有史培德(二毛眼〉,他的招人鼓打的不错。但让我评价,还不及闫贞。

吹枚也是一项艺术活。宣传队成立后首选吹枚手是王宽成。因为在大井村会吹枚的不多,高俊福爱吹枚,但不及王宽成。王志英爱吹笛子,初露锋茫,但那时年纪小,小笛子与二人台也不协调配套。所以,唯有王宽成最为合适 。王宽成无师自通,枚吹的音质好,在乐队中起主导作用。

能吹的一口好枚,也确实不易。农村娃,那有条件外出深造,在农村,爱好者一般都是自已买一枝枚自己练习吹,有时间和村里的二胡,四胡一块进行合奏,其它爱好者囲在一起观听,有时也兜上几句二人台小曲,埸面显的开心和红火。久而久之,吹枚的技术水平就见到了成效。王宽成(19392002)出生在章盖洼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艰苦奋斗,勤奋努力,热爱劳动,办事学艺有恆心。他的父亲叫王四,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大红马入了大井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加上村里王玉虎(王岐山父亲)老人也将自己三岁的小红马自愿入了社,使得大井村的父老乡亲们高兴的合不龙嘴。他们高兴我们的合作社集体有了骏马,再加上转入高级社后,又从其他社平调回一辆头等花轱辘大車,从三倾地平调回一匹大红马(是本村王亮入社的大红马),使本村的耕畜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光是老牛破车,生产力有了提高。

王宽成继承了父母先辈的优良家风。在村务农的几十年中,他当过大集体时的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好多年。他公道正派,心地善良,力大无穷,是生产队中的头等劳力。因此人们推举他当队长,他对大井村人的贡献,得到人们普遍赞扬。

在活跃大井村人文化生活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很有名声的。

宣传队中拉四胡的是史培德。那时候他拉的四胡不很高级,不和现在买的四胡那样美观和音质圆润。他的四胡是自己造的:用一个罐头铁皮两头空筒,上面一般用薄薄的羊皮或其它皮革绷上,象小鼓一样。四胡的杆和四根轴都是自己制作的,四胡的拉弓是选用一根细竹片制作,马翼巴长毛是本村马尾上剪下来的-,买几根丝线和一块松香,就能拉响了。而且史培德的四胡音质也很宏亮和圆润。

在大井村,爱拉胡胡(胡琴)的人不少,但演奏水平最高的首属史培德。

史培德演奏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自己勤学苦练。我们大井村文化生活贫乏,这些乐器爱好者经常独自演奏或坐在一起合奏,这也和现在的“打座腔”一样,招来一帮人,自娱自乐,打破了大井村沉闷的气氛。

史培德(1941.2-1999.9)也是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哥哥在解放前后,为了生计给别人打工,当长工,打短工。他本人听说是在本地给别人放羊,打羊伴子。父亲种地为农,维持一家人生活。在当时来讲,生活比较清苦。所以,就是在这样艰难环境中,培养锻炼了自己坚韌不拔的刚强性格。

史培德一家,也是競競业业为集体,为大井村人勇于奉献的一家。他的父亲史大,合作化初给初级社当保管员,集体的财产保管的完整无损。那时也没有专门的库房,他家住在村当中一间一出水的小土房,外间屋顶因椽檩缺乏,搭一个简易的棚棚,既是堂屋,又是农业社的库房。有一年不知什么原因,史大老人生了气,不干保管了,把绳线,农具等扔下一院。后经干部们作工作,消了气,又忠心耿耿地为村民服务了。史大老人在六十年代前后当了几年生产队长,领工劳动,检查农活质量。开会宣传政策,样样都很出色。他的一心为公,为村民的好作风,至今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念念不忘。

史培德继承发扬了优秀的家风,在小队里也当过干部,与村民们和谐相处,亲如兄弟。特别是他的家庭建设的很好。他和妻子王美连一道,齐心协为,相濡以沫,虽然子女较多,但在他们的教悔下,孩子们个个自强不息,顽强拼博,各自开拓了自己一片新天地,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佼佼者……

大井村的民间土乐队给大井村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喜庆。每逢农闲时节,人们都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大井村的一位老人夸奖这些会玩乐器的后生们,她是大井村许大拐子老伴,后又后嫁李承续的陈秀花老人,她说:“能和木头说话(指演奏农村以上常规乐器)的人都脑子好,心眼灵。”确实,大井村就是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差一些,大井村的人没有傻瓜楞子,个个都是聪明伶利。只要注重智力开发,大井村的优秀子孙在各行各业都会一呜惊人……

仔细总结一下,大井村人的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前面说的是组织二人台宣传队,还有一种艺术形式比较有特色,别的自然村不曾有过,那就是一一曲艺类项目说书。

别看大井村稍微偏僻一些,但是这里人才济济,各类文艺奇葩都在这里露面和展现。我记得在世纪五十年代初,文化人可以说是凤毛鳞角。当时有一点文化的就数迟耀午老先生。村里的年轻人农闲没有事时,晚上都聚集在他家,听他说书。其实是读书,照着书念书中的故事章节,人们听的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一般情况是:土炕上点一盏煤油灯,那一点点火苗简直光亮不了多远,而且灯下还有一片黑。再之前,点一盏素油(麻油)灯,边照亮,不时还需用一根拨灯很拨捻子,灯火苗同样不是太光亮的,只是闻到一股油炸干锅味。迟老先生坐在灯旁,有时靠着点铺盖,手端一-本古典小说,迷着双眼,一字一句地低声朗读着。每到关键细节,放下书本,又给人们详细地口述一遍,为的是听众更加了解书中的有趣内容。旁边的听众不少,有的是一边静听,一边口叼旱烟袋,关键时刻议论议论,埸面登时活跃起来。一般听书时间农闲时多为二,三小时。在听书娱乐的同时,有时议论一些村里村外的有意义的信息,议论一些生产,生活方面,以及政策等方面的事情。散埸后,各自回到家中,细细地回味有趣的故事情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候明(1930.2~2003.11)由商都县卯都乡迁入大井村居住。候老的迁入,为大井村人的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侯老当过干部,脑子聪明,记忆力强,有一定的文化,口才好,表达能力很强。他也爱好看一些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楊家将》等类型的武打小说和有关的书籍,爱看一些有关内容的戏剧,而且是过目难忘,记性好,能给你讲出个头头道道。侯老给人们说书,有时口头讲,有时照本宣读。由于他的口才好,讲话清楚,幽默易懂,所以进入六十年代后,大井村的业余说书讲故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听书的粉丝越来越多,有老年,有青年,以中老年人为多。经常爱听书的老粉丝有:  闫德,张忠,张万山,王宝(王志有父亲),王岐山,王元,王宽成,史培德,闫海安,熊志荣,李承恩,李承续,王二元,乔海发等人。在那样没有电灯,没有广播收音机,电视机时代,大井村的夜晚显的静悄悄的。有了这样几个有文化的人给大家讲讲故事,使这个落后的小村生机煥发了不多。时间久了,人们也习惯了,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畄恋这一群土生土长同命运的乡亲,生在大井村,长在大井村,他们也感到很自在,很自由,很开心……

                                                                  候明在村里,在全大队也是有名望的人之一。在商都农村,他当干部多年,参加的会议多,处理村间邻里社会矛盾多,接触的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士比较多,另外有文化,能看报读书,可谓识多见广,有一定领导农村农民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迁来大井村后,在与人接触中,逐步显现了他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华。所以才有后来参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领导班子的基础。后来在大队中,他担任了大队的治保(治安保卫)主任,分管负责全大队的治安管理和矛盾调解工作。以他个人能说会道,讲公平主正义的天赋之才,在治保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好多年,全大队的治安情况比较平稳和安定,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比较和谐协调,领导与群众之间关係也很和谐,大井大队的干群关係也很正常协调。那时大队主要领导是张万山,他是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全大队村民的和谐友好,党群关係也保持良好,与张万山的以身作则,联系群众,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办事密不可分,但对于大队班子里的每一位成员的鼎力相助,特别是象侯明这样的重要岗位,重要角色的努力配合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侯明老人识多见广,和各个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说在一起。他和我虽然不属同辈而是我的长辈,但我们是至交的朋友,无话不说。每逢我放假或工作消闲时回到大井,都要和候老坐在一起聊聊,谈谈国家和内蒙的要事,谈谈文化革命中上层领导的一些人和故事。谈谈家乡的变化和情况,唠一唠学习、工作和家常。他有文化,爱学习,过去当过干部,对许多问题都能有自已的见解,提出自已的看法。和侯老聊天后,感到家事丶国事、天下事,样样都知晓了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视野开阔了许多,仿佛心胸也豁朗了一些。候老在个人交往方面,也很信任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困难,物资供应紧张。特别是民用建材木料比较短缺。侯老盖房子急需部分檩条,恰逢我由临河回到大井,他和我讲了他的困难,打问我临河买椽檩好买不好买?我当时回答说,物资公司经营的不好买,农村自己栽起来的柳木檩子,想点办法还可以买到。于是我就答应了帮侯老买檀子的事。我当时在县农林站工作,回临河后我就找同事帮助买柳檩条,大概买了十几根。那时候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也不让多栽树,否则就是资本主义,还要在公众场合“斗私批修”纠正过来。农民的盖房椽檩也很紧缺。但知晓人托人能攻遍天下。我托我的一个搞林业技术的同事,找到了城西二十公里外一个公社生产大队的干部,从他们大队灌水渠上挑选间伐了十几苗柳树。大渠上的柳树都是作防护林用的,多数都是粗度夠,长度欠缺一点。作檩子长度在我们那里,最少要达到一丈二尺,这样才能达到要求。没办法,只能筷子里头拔旗杆。两者权衡最后砍下来后,发现有的有些弯曲不周正。按本地木匠说不要紧,只要粗度夠标准,上了房后在弯曲低凹的地方打个木头“挿子”(垫片),压下栈子外观也不影响。凡正是比没有强多了。后来托生产队的大车捎拉在临河火车站货运处,那时是通过火车发运的。铁路规定,运木头需要当地盟级林业部门的专用检疫证明,目的是怕有害病虫异地传播。正好我又托同事到盟里林业处不弗力地开了个木材准运证明,才使这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几经曲折运回了白音察干火车站,运回了大井村候老的家中。

那时我还年轻,社会关系和门路不广,困难也有一些。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一条是相信人托人就能办成。虽然檩条的质量欠满意一些,但在那样物资溃乏的时代,也还是能解决一点燃眉之急的。这也是我人生中踏入社会后,帮人办事、助人为乐的一次历练。简单的一件小事,有趣而繁杂的进行过程,至今历历在目。前面说过,九十年代那次回去看候老,他住在候佃清旧房,顺便为儿子照看房屋和家财。那是接近中午时分,我看见他电饭锅里焖的大米饭白生生的,是昨天剩下的,数量还不少,准备中午热一下再做一些菜,就是一顿美口午餐。的确,从对候老的突然探望,和他一顿“简单”的午餐,不难看出,大井村人包产到户后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我们谈论了孩子们外出创业的情况时,候老的当时心情也很好,显然是对他们侯氏家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望。那次见面,是我们长晚两辈人最开心的一次会面。事隔几年,听说侯老过世,我的心中也是非常的悲痛。大井村失去了一位好长者、好村民,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位好长辈。我们几十年来的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和陪伴,谁知那次愉快的会面,尽成为了我俩永久的抉别……

候明是大井村一名举足轻重的男强人,又是一名爱红火逗笑的人,他热爱大井村,他对大井新镇村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2003年不幸离世,大井村人都很怀念他,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待续】

郑重提示:我的乡土散文集《故乡,记忆中的人和事》一书近日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有愿意购买的朋友,请看方框里的内容,加我微信,本书不进网店,不进书店,只在本平台出售,因为本书是因读者朋友们的鼓励而出版,为回馈广大读者的厚爱,定价特别低廉,但无论在包装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堪称一流,所以出版成本昂贵,进了那些店铺就会血本无归......


由原创文学公众号老事旧人创刊人王成海先生卧病三年多写作的乡土散文集《故乡,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在众多读者朋友的鼓励下终于出版了。该书由作者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写作的三四百篇乡土散文中精选的99篇集结而成,近400页,30万字,著名书法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田滋茂先生为该书作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由于读者多为平台粉丝,所以定价低廉,仅仅48元,所以需要购书朋友分担一点快递费8元,共56元,购书的朋友请加微信wangchenghai1968,留下具体地址、姓名和电话。谢谢大家的理解、支持、捧场。




【作者介绍】王志成小名喜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农艺师。一九四六年一月六日出生在察右后旂大井村一个贫苦的衣民家庭。本人是已故先人王世德(又名 王三  )的長孙,王元老先生的长子。本人九岁开始在外读书,一九六三年考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学校,在呼和浩特读书四年后,一九六七年国家分配到巴盟临河县(后改为临河市,现为临河区)工作,从事“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近四十年。先后担任过农业技术推广员,科局股长,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临河市农业局副局长,乡()党委书记等职,2003年提前退休。现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牧局退休干部,享受国家副处级工资待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头的小铁梅【程银昌】
故乡的回忆(一)
我练成了农民——知青生涯回忆
习启仓作品:初恋表白在四十年后
有声读物丨拥军爱民过大年
【走近知青】杭州知青谢玲芳,情系长街永难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