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挖掘机都阻挡不了的京东双11, 靠的是什么?

11,来了。

曾有程序猿,在一个技术论坛上戏言,为了阻止女朋友在双11刷爆全家的信用卡,他考虑过在双11去攻击一下京东的网站。当然,我不知道他是否这样做过,可即便是他真的实施过,也同样无济于事。

11,对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技术部门来说,就是一次军备竞赛。以京东为例,用最高峰值20倍的压力进行储备,加上弹性云的保驾护航,跨地域的多中心交易系统。哪怕被蓝翔的挖掘机,同时挖断两根光缆,依然阻挡不了京东双11

这就是从618结束的第一天,直到双11开始的第一天。京东为双11时期的用户体验和运营保障,打造的技术保证。

我一直对技术人怀以崇敬,并不单纯因为技术改变了互联网,进而改变了世界。而是,在我们享受到互联网创造的新生活背后,有无数的技术人默默的付出。就像双11,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疯狂的11天,而对于其背后的技术人来说,则是用354天的准备,换来我们11天的体验。

致敬技术人。

1先成为一个京东人,才有资格面对双11

京东人,或者说成为京东技术人的门槛是什么?他们凭什么能给双11提供最有力的技术保证?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研发体系负责人张晨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研发体系负责人张晨的话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说:“如果不经过618,你就还没真正成为京东人,所以618对我感触很深。”

我还记得今年618之前,我了解到的京东备战经历,第一是10倍的峰值压力测试,第二是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排查,第三是细心加耐心。

如张晨所说,如果618是一次小考,那么双11就是一次真正的大考。所以,针对这次双11,京东的准备更充分。

首先在压力测试上,20倍的交叉压力测试,变成了新的标准。“我们也做了两次各条线联合军演,就是多条线一起参加的压力测试,不仅要分部去压,还要整体去压。”而这些压力测试,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都是在晚上或是半夜进行的。

“所以,在面对双11的时候,大家真的像打仗一样,每次像618、双11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们更看中的是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张晨说。

除了20倍的压力测试以外,京东为双11还准备了1500多个应急方案,基本保证出现任何意外,都可以在60秒之内恢复正常。

张晨说,618结束的第一天,就是双11备战开始的第一天。为了能够让双11时,每个人可以轻松的看着大屏幕的数字,去体验购物的乐趣,京东技术人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这也是,我对技术人的敬佩,京东技术人,就是京东双11的第一道保障。

2不惧挖掘机 弹性云和多中心

当然,有了京东技术人的付出,还要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不惧挖掘机”。

618到双11,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京东的技术创新又进了一步。

经过618的成功实践,京东今年的双11将绝大部分信息系统部署在了弹性云上,借助弹性云,可进行全自动化的维护、直接部署,平台实现统一控制,随流量自动扩容、自动缩减,而中间原有的审批、部署界面选择、打包、机器分配等流程全部取消,大幅提升扩容的速度,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

这就是被称之京东换底计划的“云平台迁移”。云计算对于京东的价值,不仅是解决复杂业务系统弹性需求的技术手段,更是提高运营效率,保障购物体验的基础。

京东集团京东云平台首席架构师、系统技术部负责人刘海锋说,“京东已经为双11准备了超大规模的Docker应用来应对双11的需求。”

其实在今年618大促之前,京东对Docker的应用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0个,这在业内来说都是极其罕见的,对于这种创新型技术在生产环境的大范围应用,京东一直在乐此不疲的实践着。

在今年的十月份,京东的新数据中心部署完成,至此所有在线应用在新机房都将通过Docker技术进行发布。随着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完成,今年11.11的弹性云集群规模比618增长了5倍。在生产环境上运行的Docker实例也突破了60000个,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Docker技术应用之一。

刘海锋表示,“在这样的规模下,面对突发流量能够在10秒内快速扩展上千个容器,这种能力对于商品秒杀、商品详情页、图片展示都可轻松应对,这是京东面对双11提出新解决方案。”

如果说,弹性云的进展是符合我们的预期,那么多中心交易系统的上线,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也是即使被挖断两根光缆,也不惧挖掘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京东集团商城研发部交易平台总监王晓钟说,“京东往年618和双11的备战,基本上是依靠一个机房,但是,现在的流量规模和数据是以前的好几倍,所以这一次做了基础上的重大改造就是多中心的交易。就是把整个交易的流量和数据,分布到多个中心进行。”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随着京东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机房已经很难承载这么大的业务量,另一方面如果要满足全国各地的用户体验,多中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多中心容易,多中心的交易系统实现绝对的统一却并不简单。王晓钟说,京东在数据的读和写实现了分离,读数据分流到分中心,而写数据则回到主中心,这才实现了多中心交易的快速又不失稳定和安全。

张晨也表示,“今年双11,第一期的多中心交易项目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期我们已经做到同城机房多活,解决了同城的交易,到明年希望实现异地多活,完全做到任何的机房出现毁灭性的灾难都没问题,更何况挖掘机。”

京东一直在强调用户体验,而多中心,则是提高用户的体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技术有能力驱动业务吗? 也许这是京东大脑的明天

是的,与其说京东是做电商的公司,不如说京东是做用户体验的公司。那么,最佳的用户体验靠什么?真正懂用户,理解用户,并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这就是京东大脑要解决的事。

京东大脑,也是我最为看好的,面向未来的技术。

这对京东的意义何在?京东集团研发部研发总监杨光信说,“京东大脑的目标,就是说去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提高京东的运营效率。”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让用户最快速度的找到最合适的商品;第二,让有特色的商品能够找到有需求的用户。

简单说,用户和商品之间的连接器,这就是京东大脑。

张晨则认为,京东大脑实际上是对京东大数据价值的深挖。京东大脑的计划目标是,结合智能计算技术,提高京东的实时计算和数据挖掘能力,改进京东数据质量,充分利用京东大数据价值。


一个有趣的实例是京东的小区画像,张晨说,“因为房价等因素,居民小区被天然划分成一些购买能力相近的人群集合。可以按小区计算用户的购买属性,按地域人群、商品类目等预测复购率,对销量预测、推荐搜索、精准营销、拓展新用户等都很有帮助。”

小区画像,是京东大脑最直观的一个应用展示。但是,我个人从京东大脑看到了一个更长远的可能。其实,无论是双11这样的及时性购物节,还是电商日常的运营,都是业务在驱动技术。有没有可能,在技术和业务达到一定的平衡点后,发生逆转,以技术的变革来驱动电商的业务发展呢?

张晨的回答很值得一看,“电商的原始模型一定是业务为本,电商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用户,然后随着平台成长到了一定规模后,它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商就变成了用户体验公司,这时候技术的意义就是不断的提升用户体验。”

“当平台的发展达到更高的程度,电商就变成了数据驱动,每一个数据背后的意义都是用户体验的真实呈现。再前进一步,就是依靠研发,将数据的价值放大,来指导业务的走向”,张晨认为,这就是未来通过技术驱动业务的成长模式,今天的京东已经进入到数据驱动业务的阶段,也许不久的将来随着京东大脑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越发深入,很快就会实现技术驱动业务的新阶段。

总体来说,双11已经成为电商的一个符号。首先保证在双11,用户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的获得最优的体验,是京东技术人现阶段的目标。而在未来,真正通过技术来驱动业务,成为电商未来成长的动力之源,则是京东为下一代电商模式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东金融CEO:先让企业值钱,再让企业赚钱
京东海量运维的演进
11.11求爱战之京东的告白:技术控给你三大保障
联想转型人工智能——转型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开发者说:多角度解读 Serverless
4G热潮未退5G抢滩登陆战打响 可以操控数千公里外的挖掘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