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AS 2017:从华为到“华为”的电影蒙太奇

果,华为是一部电影,谁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我们把最近三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作为一条主线,就会发现这是一幕由远及近的蒙太奇电影。

在2014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华为首次提出ROADS业务体验,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服务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到这一财年结束,华为的销售额达到2882亿人民币。

在2016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华为首次提出“全面云化”战略,核心是从设备、网络、业务、运营四个方面全面改造ICT基础网络,带来硬件资源池化、软件架构全分布化、全自动化的系统优势。在这一财年结束,华为的销售额达到了5216亿人民币。

这短短的三年,当初的ROADS业务体验,成为了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为数字化组织下的完整定义,而全面云化则成为了华为实现自身数字化的一次试炼。过去的三年当中,华为践行了自己提出的战略,从2882亿的“百尺竿头”,跳上了5216亿的更高舞台。

这就是华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华为自己。

每次前瞻背后都是一次产业洞察

总结过去三年华为的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华为对行业的变化极具前瞻性。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次的华为胜利背后,都是提前布局带来的结果。

例如在2015年,华为就意识到了企业级市场对公有云的市场机遇,首次宣布将面向企业市场正式推出公有云服务,后来在7月30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云业务。这些当初的伏笔,为如今的华为成立CLOUD BU的产业洞察。

那么,今年华为对未来的判断则是:智能社会。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

徐直军认为,未来的智能社会有三个特征。第一,万物感知:所有的物、所有的人都可以感知到;第二,万物联接:所有的一切,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全联接起来;第三,万物智能:每个个体都是智能的,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智能的有机整体。

正因为“万物感知、万物联接和万物智能”构成了未来智能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的过程中,华为定位自己是智能社会的使能者和推动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跟产业界一起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智能社会。”徐直军说。

在明确了智能社会的方向之后,华为就可以做到有节奏的战略推进。徐直军表示,华为的战略将围绕三个方向展开。

第一,做多联接。联接所有未联接的人和物,并使得带宽更宽、体验更好。当然,联接起来并不是终点,而只是新的起点,要让体验持续提升。

第二,撑大管道。因为视频将无处不在,越来越多地通过视频来开展,而不是继续靠过去的语音和数据。因此视频将成为管道中信息流的绝大部分,发展好视频,就能撑大管道。华为一直强调使能运营商在视频领域取得商业成功,把视频作为推动管道流量增长和变现的关键。

第三,使能行业数字化。徐直军说,“我们将通过促进ICT基础设施全面云化,助力所有组织数字化来使能行业数字化。同时,华为要率先实现自身的数字化,因为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自己在数字化过程中,解决过各种问题、应对过各种挑战,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才能够更好地助力其它行业和企业实现数字化。”

从数字化华为到各行各业的数字化

事实上,我们都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正如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所说,“在深圳,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出门基本不用带钱包,一个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同样在纽约,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查找附近的共享汽车;在慕尼黑,汽车生产系统已经与信息系统深度结合,全程自动化制造;在浙江嘉兴,政府采用云计算,打通了跨部门的行政审批流程,老百姓去政府办事只用跑一次……”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

是的,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在其背后则是ICT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云计算为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所以,ICT基础设施成为了国家经济增长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而云又是释放联接力量的关键引擎。因此华为建议,国家及各个行业应该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加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和投资,从而获得技术发展的红利。

显而易见,华为首先自己要实现关键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徐文伟说,“我们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数字化华为,积极探索和践行数字化之道。” 以“华为研发云”为例,华为依托全球数据中心,建设了10万桌面云和110万个虚拟机,实现了代码上云和作业上云,使各研发作业环节时间缩短50%,研发作业效率提升约1倍。

在运营商层面,华为将帮助运营商发展视频业务,抓住万亿美元的视频市场;同时,以云服务的方式使能垂直行业数字化,向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计算、存储、网络、企业通信、企业联接和IoT等服务,参与未来十年内15万亿美元的行业数字化市场

在EM市场方面,华为成立了针对EM市场的商业解决方案部门。比如通过FTTx联盟、站点联盟等解决资源成本高的问题。

在企业级市场层面,华为的定位是: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和最佳合作伙伴,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实现商业成功。坚持“平台+生态”战略,打造一个云、管、端协同的平台。同时,为推进“平台”和“生态”战略落地,华为计划未来三年投资2亿美元新建15个OpenLab,全球OpenLab数量达到20个。

不难发现,华为通过对自身数字化的建设,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并将其使能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不落地的云 不会是华为云

最后重点谈一下华为的云战略。这是从去年华为的全面云化战略之后,发展出来的新构想。我们从华为过去的布局中,都深有体会,华为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不会落地的云,也绝不会是华为的云。

对于公有云,很多人怀疑华为是不是坚定不移走下去?是不是会像其他公司一样中途放弃?事实上,徐直军坦言,华为已经采取两个方面的行动。第一,在中国自己运营了一个公有云;第二,跟电信运营商,如德国电信、中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合作发展公有云。

华为的CLOUD BU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把公有云打造好,把公有云业务发展起来。华为打造公有云策略有点不同,希望打造公有云的Family,包括华为自己运营公有云,和运营商合作公有云,如德国电信OTC、中国电信天翼云等,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实现公有云的目标。

我认为,这首先意味了华为对待公有云的态度。我们知道今天的公有云格局,名义上是开放的,实则泾渭分明。如果华为能够跟运营商一起聚焦重点行业,携手整个行业的伙伴,打造一个公有云的生态,这个机会将是非常惊人的。

徐直军说,华为最大的优势,是有全球范围的服务团队和合作伙伴,有强大的企业客户资源,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基于多年来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走出一条不同的公有云发展道路。

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

实际上,从全面云化战略开始,华为就从业务的角度重新理解了云,并赋予云在行业中更快落地的能力。例如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说,全面云化的概念包括:运营的云化、业务的云化和网络云化

这显然不是单纯从数据中心,或是企业网络的角度来定义云,而从业务的根本,运营的决策,和管道的云化三个维度来重新定义了云。这种定义,让云真正变成了能力,而不是技术本身,也让云的落地变得更加容易。“去年分析师大会华为提出要做‘全面云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和领导者,我们将继续推动落地并使能商业变现。”丁耘说。

总体而言,三年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像是一个舞台。华为每年又将在这个舞台展示的能力,转化为能力,首先使能了自己,进而达到了使能运营商,使能行业,使能企业的目的。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微信:zhengkai9979;QQ:24401313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能者”华为
最新揭秘,多名华为高管走进高校,95后大学生全场沸腾!
中国电信加快云改数转,改了什么?转了什么?
算力网络:数字经济战略基础设施,产业链细分环节梳理
运营商如何分享行业数字转型红利?从“一朵云”做起
华为公有云:堵死运营商最后一条转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