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帆正当时,说说华为IT产品线背后的那些事

文/郑凯 

6年前的华为,和今天的华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时候的华为,并不是一个科技的品牌,也不是一个终端的品牌。2011年以前的华为,尽管已经通过运营商市场,成为了全球化品牌当中的佼佼者,但离用户距离还很远。

其实,以当时华为的体量和运营商市场的影响力,华为足以用胜利者的姿态沿着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但当时华为就意识到企业市场将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革命,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导。

所以在2011这一年,华为正式成立了IT产品线,这一年,华为回购了华赛,并推出了第一批存储与安全产品。也开启了华为全面拥抱云计算的大门。

因云而生:进军企业IT背后是华为超越时代的远见

对于任何出现重要调整的企业来说,最初的阵痛,无疑都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华为的战线拉得太长了,从运营商领域同时进军企业级和消费级两大市场,这在全球的公司转型中也难有成功的样本。更何况,当初的IT市场强手如林,国内外的品牌夹击下,华为的前景确实扑朔迷离。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2011年华为成立IT产品线,本质上是对“云计算”模式提前布局,这种对市场把握的远见,从很多细节当中可以挖掘出来。

当时华为总裁任正非就说:“我们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我们要追赶谷歌。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

我们知道,马云将云计算誉为未来世界的水和电是2015年的事,而早在2011年华为成立IT产品线时,任正非就已经提出过同样的观点,只是当时处于云计算革命的初期,任正非的这种认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从任正非的观点不难发现,华为IT产品线,正是因华为对云计算发展方向的判断应运而生的。如今六年过去了,云变成了手段,而智能成为了新的终点,但云的价值和意义依然重大,华为IT产品线也从当初的蹒跚学步,成为了当下企业IT和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

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对“云计算”模式的渴望,华为回购了华赛,补齐了数据中心时代的最后一块短板。早期华为在企业网络市场一直有优势,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产品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仅逊于思科,服务器也比较早有了研发上的投入,所以2011年华为直接完成了数据中心业务的所有模块,以便于更快的磨合,迎接云时代的挑战。

如今看来颇有些前瞻意味的整合,实际上引领了未来5-6年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之后的几年里,我们陆续看到了围绕云计算的大整合,比如全球范围内,在2016年戴尔并购EMC,国内市场,新华三整合惠普企业级产品线,这些案例本质是都是为了提供一体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但是,只有华为早在2011年就做到了整合,尽管之后的几年陆续也有一些调整,但向云布局的整合与布局,始终是走在行业的最前面。

客观的说,云时代对任何科技公司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回想2011年站在科技顶峰的IT巨人们,IBM如今经历连续的下滑,已大不如前;惠普在不断的调头后终于将企业级业务进行了分拆,甚至丢掉了“HP”的品牌;思科遭遇棱镜门之后,业务也出现了大幅波动。

而华为,从零起步,一开始就瞄准了云计算,不仅成就了企业IT的辉煌,又衍生除了云BU这样的新业务机会,华为的远见始终令人叹服。

因需而变:从被集成到平台+生态的战略进击

实际上,2011年全面向企业IT进军时,华为起初并不被人看好。

在2011年,笔者第一次听说华为进军企业IT领域,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抱以谨慎的态度,甚至于在华为IT产品线成立3年后,还有一些中国顶级的集成商仍在怀疑华为是否会走得持续,因为IT市场多以项目驱动,周期较长,相比于技术和品牌,他们更希望稳定和长期的合作。

2014年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竞争对手甚至合作伙伴都曾经带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姿态看着华为犯错,他们都怀疑华为到底会不会做企业IT市场?” 也证实了起初的三年,华为企业IT市场算得上是步履维艰。

当时一位世界级科技公司的高管曾告诉我,“华为以狼性著称,市场拓展的速度很快,技术和研发能力也是华为的优势,但很多人担心华为的到来,会抢走它们现有的蛋糕”。

与华为熟悉的运营商市场不同,IT市场当中的企业角色不仅仅是设备的提供者,更是生态环境的塑造者,如果华为找不到自己的边界,那么“狼来了”的结果也许会让华为感到失望。

所以,早期的华为为了弥补生态的缺失,并让合作伙伴放心,提出了标志性的策略:被集成。时至今日,这个策略仍然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被集成”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不与合作伙伴形成利益竞争关系,充分激发合作伙伴的积极性,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选择;其次是要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追求短期的销售而对各种项目大包大揽,从而偏离自己的业务主航道。

当时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也承认,“‘被集成’作为战略定位,实际是定义华为到底是谁,我们定位是做ICT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不越界和合作伙伴在业务领域产生竞争。另一层含义就是指华为放弃原来从研发、销售到服务一条龙的模式,在客户界面,由合作伙伴签约和服务。”

应该说从运营商市场的单打独斗,到企业IT市场的“被集成”,华为的蜕变就是懂得了取舍。华为的成功如果归结为“以客户为中心”,那么企业IT市场,合作伙伴离用户最近,围绕合作伙伴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思想,本质上也是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尤其是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准确清晰的边界,会让华为更容易建立起合作的信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华为,才是真正可怕的华为。

被集成战略的成功,实际上也为这两年华为平台+生态战略的布局,打下了基础。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曾告诉我,早在2014年10月,华为内部就开始研究未来企业IT业务模式该向哪个方向走。被集成是一个渠道战略的准则,华为还需要更高一个层级的模式。

做平台的理念就从当时开始在华为扎根, “那时候做平台对华为是个挑战,从做产品的公司转型,不仅是技术、观念、文化、还有流程的变革,比如价格体系的复杂化,再比如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如何分配等等。”阎力大说。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华为进一步落实了 “平台+生态”的战略,核心是基于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宽带和SDN等新技术上高强度的投入,打造一个开放、弹性、安全、灵活的ICT基础架构平台,进而构筑合作共赢的新生态,与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按照华为一贯的前瞻性和持续性,这个战略应该就是华为企业IT业务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承前启后,确保华为进入更快的成长期。

不忘初心,从布局云计算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赋能

有了6年前对云时代的远见,和对生态边界的坚持,如今华为这条IT之路,应该如何进行评判?

今年3月,华为公布了2016年的业绩表现,实现全球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与2011年转型之初相比,总的营收翻了一倍不止。而在企业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

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华为业务组成中重要的模块。华为IT的很多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从当初的跟随走到引领。

根据Gartner,2017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显示,华为存储在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发货套数、发货容量均位居第一。华为存储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9%。

同样是Gartner的数据,截至2017年Q3,在过去四个季度,华为服务器整体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中国市场整体出货量和营收额实现双第一。

我们知道服务器和存储,代表了数据中心业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华为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同步领跑,也显示了华为IT产品在云数据中心的布局中,占据了先导地位。

再来看看今年华为IT产品线交出的分析师报告成绩单。在存储领域,华为存储蝉联Gartner存储领导者象限位置并稳步提升。在云计算领域,华为云政务云解决方案、华为云FusionAccess桌面云解决方案在IDC中国市场报告中位居第一;华为云FusionSphere虚拟化解决方案在中国厂商中排名第一、华为云NFVI解决方案在GlobalData全球NFVI报告中被评为综合能力领导者。在大数据领域,华为云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首次进入Gartner大数据DMSA四象限,并且在IDC中国大数据平台报告中位居领导者第一名。在服务器领域,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市场占有率在IDC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排名第一。

罗马从不是一天建成的,华为IT产品线有如今的成就,最大的工程还是对产品技术的研发。尽管2011年华为才正式成立IT产品线,但其实早在2002年华为就已经投入到了服务器和存储的研发,并在2003年发布了第一代刀片服务器T8000,在2004年发布了FCSAN产品F800,此后一直到2009年,华为不断发布新的技术,比如在2008年就开创性的推出RH1285和RH2285两款机架服务器,这也是华为最早对云计算的提前布局。

过去对技术的积累,在今天身兼华为云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两个职务的郑叶来看来,都是值得的,他也依然保持了那份初心,“无论外界对华为做云计算的看法有何种认知,我们始终要安安分分的做好基础设施,对于我来说事情没有任何改变”。

华为云在2017年的横空出世,同样造成了2011年华为进军企业IT市场时“狼来了”的效果,无论是互联网系的云计算公司,还是同样出身科技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商,都会华为云的出现,表达了不少的疑惑。

但从前文所述即可发现,华为对云计算的渴望,早在2011年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些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在云计算领域可谓建树颇多。截至2017年年底,华为云计算服务于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0家客户,覆盖政府及公共事业、运营商、能源、金融、制造、媒资、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华为在全球共部署了超过300万台虚拟机,在全球有超过110万桌面云用户。截至2017年Q3,华为在全球累计部署262个NFVI项目。

实际上,华为所做的每一次业务转型,都是对未来市场的理解。过去的6年时间,IT产品解决方案的成功,客观说已经为华为云计算业务的确立和发展,埋下了伏笔。而华为云BU的出现,本质是还是对客户需求走向的一个判断。

郑叶来在今年的HC2017上表示过,“云市场的到来,让华为从整个商业流程层面到整个与客户做生意的界面都会发生变化,但华为一切思考模式最终是为客户解决问题,从客户出发往回来梳理我们的流程。”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市场的大趋势,而智能世界,则是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华为对云计算部门的调整已接近完成,而以IT产品线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与日俱增,这两者的协同,让华为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微信:zhengkai9979;QQ:24401313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CIO干货:云计算Iaas供应商
一二三四五齐步走,回眸华为IT产品线的2018
2009年十大市场前景技术之云计算
又是华为!作为「后来者」,华为云能否居上甚至反超?
不做瓷器店的公牛 华为IT产品线只做创新者
百度云变百度网盘 服务对象理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