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线办公战事再起,流派纷争撑起未来黄金十年
伴随着世界各地疫情的持续发酵,持续火爆的全球在线办公市场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
 
3月底,先是ZOOM被爆出安全漏洞,之后一度受到多家机构“封杀”。NASA叫停视频会议APP,FBI要求警惕“ZOOM炸弹”,SpaceX以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为由禁止6000多名员工使用ZOOM,进一步引发在线办公的安全话题。
 
随后在4月底,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宣布推出Messenger Rooms免费版,进军视频会议市场,在线办公领域再添新巨头的同时,对ZOOM等创业公司造成巨大冲击。同时,谷歌宣布投资协作会议记录平台Hugo,继续向在线办公领域发起冲击。


回到国内市场4月底,百度宣布旗下的在线办公品牌“百度Hi”进行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如流”,期望进一步打造成为具备知识管理能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办公平台。
 
从海外到国内,由疫情引发的在线办公热潮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在线办公战事再起,是否有望撑起未来发展的黄金十年?
 

危中有机,在线办公元年启动

2003年的非典,推动了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的萌芽,成就了天猫和京东,也创造了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很多人并不知道,2003年也被称为中国远程视频办公的元年。那一年,宝利通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最大的一笔订单,正是因为当时的非典疫情,企事业单位要求在家办公,所以需要视频会议网络完成工作协调,因此推动了整个视频会议的市场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的横空出世,羽翼笼罩全球。在企业大量返工与复工的背景下,远程协同办公成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模式,而因为疫情被按下“快进键”的在线办公,也在危机中看到了发展的机会。
 
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视频会议创业公司ZOOM,在微软、谷歌、思科等巨头的眼皮底下创出一番天地,并获得高达30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了市场上的明星。
 
在国内市场,随着疫情的不断发酵,在线办公市场也形成了巨头云集的形态。企业微信、钉钉、华为云WeLink先后发布远程办公指南;百度在线办公品牌“百度Hi”升级为百度如流,意指智能办公的新领域;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迅速上线“线上办公室功能”,提供远程办公相关配套服务。金山办公旗下的WPS文档、会议等用户也从正月初一就开始了快速增长,随锐瞩目、263、全时等创业派,也纷纷加入这场大战。
 
在线办公市场之争的一触即发也预示着:2020年将是“在线办公元年”。并有望开启在线办公未来的黄金十年。
 
事实上,即便没有疫情的短时驱动,在线办公在近几年也已呈现出明显的爆发迹象。
 
根据GlobalWorkplace Analytics数据显示,中国远程办公从2012年到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95.52%,几乎每年翻一番。亿欧智库也预测,2020年我国的远程办公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8.5亿元,约为2017年市场规模的7.5倍。而从国内外在线办公渗透率的对比来看,全球企业办公的渗透率均处在较低的水平,美国远程办公人口渗透率最高但也不足20%,中国远程办公人口渗透率几乎在1%左右。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示,全球范围内在线办公市场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国内在线办公市场的发展速度会更快,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线办公市场成为巨头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
 

流派之争,巨人之舞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各种不同流派的玩家,围绕自身的优势和产品理解,纷纷入局。当下市场中协同办公的产品林林总总,初略的统计也有数百种之多。不同流派对在线办公的理解,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如果从宽泛的在线协同的角度,这个领域原本有明确的to C和to B之分。比如面向C端用户的Facetime和微信,而面向B端用户的有微软Skype、GoToMeeting、WebEx等等。而在线办公是明确的to B属性,所以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玩家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对企业用户而言要如何去做选择?对这些玩家而言,最后的终局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简单的归纳,当前的市场格局,有几大典型的流派。第一类是云平台型的玩家,代表品牌有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和华为云WeLink;第二类主打视频协同办公,ZOOM、webex、随锐瞩目都是典型的代表;第三类是协同文档类的应用,以石墨文档、幕布等应用为代表;第四类主打人工智能办公平台,百度如流是这个领域的代表。
 
几个流派之间,尽管互相竞争,但部分区间也存在协同,怎么来判断这几个流派的优缺点?
 
第一,云平台型产品的主要特征就是大而全,对于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找到适用的版本,日历、会议、文档、微盘、甚至是考勤、财务、CRM、云 OA 一应俱全。但缺点则是不够聚焦,与企业已经建成的部分办公应用会有所重叠,所以才会有钉钉和企业微信这类应用更适于中小企业的说法。
 
第二,视频会议类的产品特点是技术驱动,这些公司都是天生的to B,产品迭代速度不快,但胜在细节体验的打造,更能满足用户对协同办公的需求,可以做到“身临其境“的会议体验。而缺点是比较依赖强网络,对复杂办公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差。从品牌的角度,这一类创业公司大多为垂直领域的品牌,往往缺乏巨头背景,抵抗压力能力较弱。例如ZOOM的股价就非常不稳定,Facebook的进军在线办公领域的消息立刻导致其股价大跌。
 


以此类推,协同文档类的应用多数为小而美的产品,只能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公司多为创业公司,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不高。它们的出路或许是在未来被巨头公司收购。
 
第三,人工智能办公平台型,则有点像是新的物种。通常来说,在线办公平台也会涉及一些智能化的应用,只是很难触及办公需求真正核心。在线办公也是一个知识分享的过程,在面对海量知识内容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知识全流程管理以及智能搜索、智能推荐等服务,并将企业知识资源引入到日常沟通和协同办公中,这也是人工智能办公平台,可以改变传统在线办公模式的价值。
 
而百度如流作为这个流派唯一的玩家,仅有的缺陷是这种新模式的品牌接受度还并不高。但百度有强大的生态,搜索、百科、文库,结合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领先,品牌认知度也是可以通过产品积累而慢慢形成。
 


笔者认为,在线办公的市场机会固然很大,但赢得这个市场机会的企业,应该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背靠强大的集团背景,兼具to C和to B两端的服务经验,即便是ZOOM也在巨头入场时显得有些狼狈,在国内BAT级别的企业更有机会生存并发展起来。
 

企业市场,赢在哪里?


ZOOM在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声称,自身所处市场规模在2022年约为431亿美元,这因为市场机会还有很大,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协作”的依赖,而不仅仅是因为疫情。
 
首先,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崛起,使得企业通信越来越趋于高清、云化、智能化,软硬件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协作本来就应该成为新办公模式的组成部分。 
 
其次,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解决办公方式的数字化,线上办公不仅仅是把流程搬到线上,更是一种业务模式的改变。高效的协作就是利用新技术,打破企业内外部沟通的边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创造更强的战斗力。从企业内部因素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启,企业的协作系统从成本节约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在线办公产生的协同可帮企业降本增效。
 
第三,高效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解放员工生产力,专注于业务创新。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公司,这个趋势也会推动在线办公市场不断洗牌,让真正优秀的公司生存下来。
 
笔者认为,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这些需求,不仅要活下来,还要活得更好,甚至走到最后,需要有几个特质:
 
第一,产品角度要经过多年的迭代,经受过众多客户的洗礼,甚至经过自身业务成长历程的实践,比如百度如流,阿里钉钉和华为云WeLink都是三家企业内部在线办公成果的结晶。

第二,越来越少的空间留给创业公司,垂直领域的玩家抵抗不可预知风险的能力会更弱,品牌优势或者背靠集团优势,可以有足够试错机会,和长期健康发展的能力。阿里钉钉、企业微信、百度如流,仍然是最有可能走到最后的玩家。

最后,在线办公市场虽然存在了很多年,但并非是一个完全的传统市场。在线办公未来的市场争夺应有独特的切入点,例如百度如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线办公新的成长空间。
 
无论如何,由疫情的短时效应引发的在线办公元年,在诸多巨头玩家的参与和投入之下,势必会开启属于这个市场的黄金十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度如流搅局在线办公市场:知识管理将成杀手锏
疫情下的搜索大数据洞察,哪些行业会起飞
百度如流新版发布,“流式办公”跳出在线办公模式“围城”
技术即底气,“变革者”百度Hi突围在线办公市场
谷歌深圳办公室落地 百度人工智能面临劲敌
企业办公赛道里的BATH,智能办公将是终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