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原生2.0崛起背后,是用户对云认知的觉醒
北大学者陈春花在《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当中写道,企业要获得长久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极速调整认知,先做到接受危机和挑战,并以最大的定力去接纳变化,与变化共生,并由此走上“变革之路”。
 
快速建立正确的“认知”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否则就容易南辕北辙,事倍而功半。
 
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说,从建立对危机的认知,到适应变化,再到系统性的对未来业务反转的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这就是对上云逻辑的重新定位,华为云提出的云原生2.0理念,恰是由此而来。
 
4月8日的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在云原生2.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用分布式云,让企业获得无处不在、体验一致的“一朵云”的能力,这背后也代表着政企用户对云认知的觉醒。
 
什么是分布式云?

如果从云计算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公有云从消费互联网的引爆,逐渐让云计算的模式被企业用户所认知,企业选择云服务,最初其实也是从公有云开始的。
 
但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不会直接拥抱公有云,这当中既有对数据主权、监管合规等方面的要求,也有自身业务转型难以一步到位的特征,所以企业用户对混合云的认知一步步提高。
 
一方面,企业客户不会放弃现有的技术,也不会完全、快速迁移到公有云。沉没成本、延迟、法规和数据驻留要求,甚至需要与非云的本地系统集成,这些都阻碍了它们的发展。相反,他们接受了私有环境和公有云结合的风格。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环境——混合IT。

分布式云的诞生也是由此而来。分布式云的定义,是将公有云服务(通常包括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分布到不同的物理位置(即边缘),而服务的所有权、运营、治理、更新和发展仍然由原始公有云提供商负责。
 
不难发现,分布式云的特点就在于在近源交付公有云资源,而运维依旧是云服务商负责,让客户在本地享有和公有云(集中式部署)同等的服务。
 


正因为分布式云是客户视角的云,所以分布式云连续两年(2020-2021)被列入Gartner战略技术趋势,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50%的组织将在其选择的地点使用分布式云,从而实现转型业务模式。应用前景广阔,甚至存在取代私有云的可能性。
 
的确,企业在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的过程中,面临着组织、场景、环境和资源的巨大挑战。单纯依靠公有云的中心Region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全面云化的业务诉求,分布式云也由此应运而生。
 
华为分布式云,从方法论到落地

事实上,分布式云的关键点无外乎有两个:一是所有不同节点的一致性体验,二是让业务距离云的位置更近。这两者结合,赋能企业上云。
 
这与华为云的看法也是不谋而合,华为云认为,分布式云通过将一致架构的云基础设施和服务,从中心Region延伸到业务所需的各类位置,包括城域范围内的热点区域、企业的数据中心机房、以及企业的各类业务现场,让云的能力无处不在,让企业可以从全局的视角重新思考业务的分布策略,加快企业全面云化的进程。
 


但是分布式云的建设和选择也并不简单。首先,当云基础设施和服务从集中式分布延伸到边缘,一体化的管理能力是个考验;其次,资源节点的分布性,为集中式运维和IT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第三,相比传统公有云,用户其实并不希望,分布式云增加成本和上云的门槛。
 
所谓知易行难,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分布式云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华为云对分布式云的方法论,就值得业界借鉴。
 
第一,是一朵分布式云,将云基础设施和服务延伸到业务所需的各类位置,包括城域范围内的热点区域、企业的DC机房、或企业的各类业务现场,从而满足多场景、多地域的业务需求。
 
第二,是一张分布式网络,从网络的角度,企业面临多种组网环境之间的高效互通难题,如云网络和企业IDC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中心Region和边缘在同一VPC内互通等等。

第三,是一致性的运行环境。对于分布式云来讲,一致的运行环境是非常关键的能力。从开发环境到运行和部署环境,实现无差别的体验。

第四,是一套管理系统。企业通常存在多层级的组织结构,统一的资源统筹和业务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尤为重要。

在这个方法论之上,华为云也构建起分布式云系列产品组合。并通过分布式云产品组合,华为云将为企业带来一朵分布式云实现全场景覆盖;一张分布式网络实现便捷和安全接入;一致运行环境实现无差别体验;一套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的企业治理四大创新,让云无处不在。
 


如由分布式云基础设施和可与分布式云基础设施进行充分协同的云服务组合,共同组成的产品组合,在场景维度,面向互联网企业或初创公司提供的华为云智能边缘云IEC。
 
而面向大型企业的四种不同业务场景,如创新业务场景部署在公有云中心Region,低时延和数据合规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基于华为云IES进行部署;业务分布广泛的AIoT场景,华为云IEF可以很好地与各类终端硬件进行协同部署;于强合规监管行业的业务创新场景,华为云提供专属Region加IES的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栈专属的分布式云。
 
分布式云与云原生2.0的逻辑关系

我们知道,在去年年底,华为云在业界首次提出“云原生2.0”,如今,华为云再次领先提出分布式云的技术理念和发展趋势,这两者直接到底应该如何产生化学作用?
 
我们知道,云原生2.0是希望企业从“ON Cloud”变成“IN Cloud”。“IN Cloud”的含义就是应用可以生于云,应用是基于云原生的技术来构建,基于分布式架构,通过DevOps来构建,通过这些改变,逐步演进为应用为中心。很显然分布式云能够很好地为云原生2.0、资源高效和应用敏捷创造条件。
 


华为云全栈云原生的能力,能够推到更靠近客户,距离客户业务更近的位置。本质上,也是符合分布式云的落地原则,所以云原生与分布式云在面向客户服务的理念上是一致的。
 
另外,分布式云理念的诞生是用户需求变迁推动的,华为云的云原生2.0同样是用户需求驱动的。各行业在实现全面云化与全栈智能的过程中,既要求业务上能够敏捷创新,还要求能与企业自身治理架构相匹配,这对现有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
 
而华为云基础设施基于分布式云 X 云原生,打造了云基础设施的新范式,通过云原生2.0和分布式云全系列产品服务组合,华为云将全栈云原生能力延伸到更靠近业务所需的位置并持续同步,赋能“新云原生企业”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2018年成立的“新阅读”领域创新企业中图云创,认识到内容的体验方式,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因此,中图云创与华为联合打造了全景新阅读方案,则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的下一代阅读新体验。全景新阅读去年9月份在北京服贸会首次亮相,获得最佳应用大奖,并在会议5天期间6次被央视报道。正是华为云原生2.0的能力,与中图云创的行业经验优势互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碰撞出行业创新的绚丽火花。

 


这个故事,也是华为云所秉承“创新普惠”理念的体现,华为云一直用全栈云原生技术创新,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解决业务痛点、突破业务局限。如在政府和公共事业、泛互联网、能源制造、汽车、交通物流、园区、生物医疗、零售等多个行业,华为云与客户携手创新,实现了政务服务秒批秒报、信用卡实时开卡、机场机位智能分配、超低时延互动课堂等大量行业场景的创新升级。
 
如今千行百业开始走向产业智能化,新基础设施泛在化,技术创新全栈化,产业协同数据化和数字服务普惠化的新“四化”已成为一种智能化需求的标配。只有技术的不断迭代,才能完全满足行业客户对上云,对智能化的要求。分布式云和云原生2.0的诞生,皆源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愈来愈近的云计算,愈来愈简单的云原生
​前景可期 未来已来,腾讯云、天翼云 CSP们聚焦布式云,意图何在?
QingStor分布式存储,或成为青云科技上市后的新增长引擎
华为孟广斌:分布式云存储将成未来存储主流
分布式云“走上台面”,是未来吗?
“激进”的分布式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