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飞向蓝天的恐龙》到《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整本书大阅读可以这样导入

课文回顾

《飞向蓝天的恐龙》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探索自然的奥秘”。本单元的4篇课文,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应该是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啦。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让我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你对课文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课文的开头写法很有特色。作者顺着大家的惯常思维,在对比中引出“恐龙”与“鸟类”,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星。最后,却用“大量化石显示”简要有力、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朝期的鸟儿”的假说。这样的开头既自然又简练。

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通过化石来证明“鸟类恐龙起源说”这个假说,虽重在结论,但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思维,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

经过第3自然段的过渡,作者把讲述的重心转向了“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重在过程。这个演化过程是漫长、复杂的,而作者的介绍层次清楚、简明扼要,紧紧抓住了演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清晰地为我们勾勒出恐龙的一支向鸟类的演化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介绍了科学界关于恐龙飞上蓝天的两种看法,两种看法的并列出示,也启迪着我们对未知的世界可以作出更多的探索与猜想。

课文最后的总结,再次强调了“鸟类恐龙起源”的假说,表明了科学家继续探索的目标与愿量。

综观全文,从第1自然段提出假说,到第2自然段寻求化石证据,再到第4自然段介绍演化过程。作者的介绍逐层深入、逐渐铺开,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让我们领略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神奇魅力。

课后链接




“资料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科学界存在的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在对比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表达形式上的不同,资料袋的表述采用的是科学语言简洁明了,课文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二是关注表述内容的异同,在科学界的多种假说中,“1996年以来,在我国辽西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为科学界解答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

你们知道吗?还有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假说:恐龙会飞纯属偶然。在侏罗纪中晚期,一些赫氏近鸟龙在树上活动,它们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上,突然有一天它们发现自己的翅膀扑扇时,居然能让自己长时间保持不落下地西,还能从树上滑翔到地面。经过长期进化,它们学会了飞行,将活动领域扩展到了空中。科学家猜测会飞的恐龙可能就是这样偶然进化来的。

像这样的科普短文是否很有趣呢?请赶快打开《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来读一读吧。

作品链接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内容新颖的科普读物。题目借用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十万”是虚指,是说书中解答的问题非常多的意思。内容精选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科学小知识,涵盖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气象、建筑、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诸多方面的知识。无论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感兴趣,都能在书中找到你喜欢的内容哦。

动物篇里面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为什么有的动物冬眠,有的动物不冬眠?

为什么磕头虫总要磕头?

为什么蜻蜓的眼睛是最多的?

为什么冬蛇会集体自杀?

为什么孔雀会开屏?

为什么老鹰有时不扇翅膀也能飞翔?

…………

为什么老鹰有时不扇动翅膀也能飞期

在睛朗暖和的日子里,如果你到郊外去踏青,常常可以看见老鹰在天空张着翅膀,一动不动地滑过来滑过去,十分轻松自如,为什么它能不扇动翅膀而照样飞行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空气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上升下降循环不止的。有些地方较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空气的这种运动就为老鹰翱翔提供了动力。在有山的地方,你会看到老魔从山顶飞下来,在某个地方盘旋着升高,而后“悬”在空中,这是它利用一股上升气流的结果。升到一定高度后,老鹰保持不住这个高度,它就开始向下滑翔,这说明它失去了上升气流对它的支撑。

大气中不但有上升气流,还有下降气流。这不仅与空气的冷热有关,也与地形有关。能够在空中滑翔的鸟,它的翅膀的面积要比靠翅膀扇动飞行的鸟大一些。这些鸟能在空中感觉到哪儿有上升气流,哪儿有下降气流而充分地去利用。

滑翔机就是根据这种仿生学原理制成的。运动员可以根据地形,沙地利用气流进行滑翔运动。



植物篇里的问题同样有趣,比如——

为什么南、北极也有植物?

为什么竹子长不粗?

为什么仙人掌身上有很多刺?

为什么害羞草会“害羞”?

为什么指南草会“指南”?

为什么花朵会散发香气?

为什么植物的茎总是向上长,根总是向下长?

香蕉为何是弯的?

…………



香蕉为何是弯的?

香蕉是草本植物,结的果子是一簇一簇的,果子围绕着果柄生长。香蕉的柄连在中心果柄上,不连果柄的一端悬在空中。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香蕉在生长过程中,每一根都尽力朝上生长、朝着阳光伸展。这样,就形成了一轮一轮围着果柄生长的香蕉。这样的生长方式使香蕉的内侧受阳光照射少,光合作用弱,生长较慢;外侧光照强,生长快。于是,生长快的一侧就要往里压,使内侧发生弯曲。所以,香蕉就变成弯的了。

 数学里的好多问题,对我们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这些问题的背后却有着无穷的知识。不信,快来读一读——

为什么罗马数字中没有“0”?

为什么说“0”的意义不是没有?

为什么有近似值?

为什么会有“+、-、×、÷”这些符号?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

为什么要分平年和闰年?

为什么放大镜不能放大角?

…………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语言活泼生动,知识科学可靠,用趣味性、知识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的世界。

同学们,快快来!让我们手捧一本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31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只雄雕空中展翅舞爪打斗,精彩画面犹如好莱坞大片
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和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