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想碎片一、课堂上教师选择学生“沉默”还是“热闹”
最近读苏大师的《给教师的建议》获益很多。每次在读时总能引起对以前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我是怎么做的,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总会出现。比如最近就有问题困扰着我,苏大师总是建议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可是思考就需要留给学生时间。在公开课中,教师最怕的就是“冷场”。那么教师应该怎样选择呢?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在课堂上,学生对外来信息的吸纳、重组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即使是反应机敏的学生也不可能及时准确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当一个问题或话题抛出时都需要经过一个尝试解读、迂回探索、反思矫正、综合提炼的过程,学生对这些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操作,这时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沉默。所以在公开课中教师到底是选择允许学生“沉默”,还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热热闹闹的。我认为公开课的热闹有时是一种“虚热”,会造成许多学生盲目听从,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思维空间,形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上课如果能够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那么即使在环节上、手段上不够先进、不够完美,它也仍然是一堂好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课堂讨论的观察与思考
公开课总结
公开课细节(7):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那些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问题
李支舜丨公开课中的“华”与“实”
包容和纵容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