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雅的恶魔-希特勒和他的文艺世界

引言

世人大多只知道希特勒是疯狂的战争恶魔,而不知道他还会画画。年轻的时候,希特勒的梦想是成为靠艺术吃饭的“小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他的美术功底不错,崇尚古典风格,他也曾经为艺术创作而备受煎熬。可惜,他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落榜了,他称维也纳艺术学院没有录取他“令世界蒙受了巨大损失”。之后他的人生才逐渐转向政治舞台。

少年萌芽的艺术梦想

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希特勒11岁时,便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个画家。若干年后,希特勒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道:“当时我不得不第一次违抗(我父亲的意愿)……我不想当公务员。一想到坐在一间办公室,被剥夺了自由,不得不把我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上面,心里就感到恶心……有一天,我终于决定要做个画家……我的父亲听了吃了一惊。“什么?画家?”他疑心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我的话。但是一等到他意识到我不是在开玩笑以后,便坚决反对我这个打算……“不行!只要我还剩下一口气,我绝不答应!”

于是,希特勒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学校的功课他喜欢的就学,觉得没意思的就不学。希特勒上中学时成绩不佳,只有绘画的成绩是“优”,这让他更加立志研究“博大精深的德国艺术”。19岁那年,希特勒从高中辍学去维也纳,希望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深造。

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时期的部分画作

穷困潦倒的愤青生活

世人笑我太癫狂,我厌世人不自量

1907年和1908年,希特勒两次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之门外。在自传《我的奋斗》中,希特勒耿耿于怀地讲起此事,称维也纳艺术学院没有录取他“令世界蒙受了巨大损失”。    希特勒在维也纳漂泊了好几年,白天靠画风景明信片糊口,晚上在收容所过夜。也许希特勒短暂干过几次体力活,但更多时候,他宁愿当掉自己的东西,比如唯一一件大衣然后站在冬季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也不愿去找份正经活计。

在慕尼黑,希特勒经常出入当地的“文艺”咖啡馆,希望邂逅慧眼识英雄的艺术家,帮助他实现梦想。而对于任何正常的职业他都要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他始终相信那些仅仅为了糊口的营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献身艺术才是他生命的目的。但人总要吃喝,靠着父亲死后留下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何况他还要时不时的买票去歌剧院在艺术的殿堂里沐浴一番,这可花费不菲。

维也纳歌剧院的一角

回过头来看,青年时期的希特勒已呈现出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他毫不在意自己还是个穷光蛋,经常和唯一的朋友库比席克站在街头大谈如何改造城市,以至于库比席克一度怀疑朋友是失心疯了在做白日梦。希特勒与有产阶级向往的舒适安逸的生活也格格不入,甚至充满了憎恨,每次走过大街,碰到那些绅士或帅哥美女在咖啡馆闲聊时,希特勒就恨不得跳进去一通怒骂。但走在洒满阳光的大自然或神秘气息的艺术建筑里时,希特勒又表现出轻松愉快亲近随和的一面。当夜幕降临,希特勒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呆在一个地方久久沉思或彻夜徘徊。

一战爆发后,当了几年传令兵的希特勒仍随身携带绘画工具,村舍、急救站和军人都出现在他的笔下。1905年至1920年,希特勒创作了约2000幅水彩画和油墨画。

政治狂人的艺术野心

希特勒是个大独裁者,是个反人类的杀人魔王。可他对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当热衷,也相当内行。为了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他还聘任问计于有关的专家。路德维希·特鲁斯特和阿尔伯特·施佩尔都是在建筑方面的一时之选;汉斯·波色和赫尔曼·福斯也都是鉴赏艺术品方面的专才,他们也都是希特勒在建筑和绘画方面的顾问和参谋。画商哈伯施托克和其私人摄影师霍夫曼也都成了希特勒的经纪人。他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他又善于“立法”,在“元首优先”的幌子下使得他的巧取豪夺都变成了“合法所得”。在众神行列中,赫尔曼·戈林也是攫取艺术品的行家,有时甚至成了希特勒的竞争对手,然而在元首面前他总得要退避三舍。

私人摄影师所拍摄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林茨是他的故乡。希特勒早在其青年时代就想把这个多瑙河畔的林茨建成一个新的文化中心。1941年3月希特勒在戈培尔的陪同下荣归故里,考察那里的建设情况。希特勒宣称,要把林茨建成“多瑙河畔最美的城市”;戈培尔帮腔,这将成为“德国的布达佩斯”。甚至要和维也纳双峰并峙,两水分流,并驾齐驱。按照计划,要建带有廊柱门厅的平顶大楼,还要建造电影制片厂、话剧院、尼伯龙根大桥;他们调来了全德最出色的设计师建筑师。希特勒要在1950年完成改造林茨的计划。

爱情世界的偏执、孤独的文艺

希特勒对爱情的态度颇值得注意。很多人觉得希特勒意志坚定不近女色,其实希特勒不是不需要爱情,而是他的爱情存在于神话中,存在于瓦格纳的歌剧中。青年时期的希特勒四体不勤,鄙视任何运动,但有段时间却对骑自行车兴趣极大,这完全只是因为他爱慕的女孩子常常去溜冰,而那些去溜冰场骑车的运动员可以很好的掩护他。 希特勒会在心里构建一个女神来默默的爱慕,如果恰巧现实中有某个女孩儿打动了他,他宁愿选择远远的观望,因为他内心的爱情太理想化了,理想的只能在歌剧院上演,尘世的女子一靠近一开口,就会戳破他加诸在对方身上幻想的光环,希特勒自己也明白这点。 就好比他精神上的初恋斯蒂芬妮一样——我只能说是精神上的,因为希特勒甚至从未跟她说过一句话,只是默默在斯蒂芬妮经常出现的街角守候,就为了那惊鸿一瞥。而一直厌恶青年人常见娱乐活动的希特勒在听说斯蒂芬妮爱跳舞时,不惜放下自尊去研究这种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玩意儿,他甚至计划为爱人建造一座充满文艺复兴艺术感的大房子!当然,资金问题就见鬼去吧! 热烈的爱慕持续了多年,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取代斯蒂芬妮的位置,这同今天那些经常换对象的人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希特勒对女人的态度是复杂的,既不乏愤怒鄙视,也不乏美好而戏剧的想象。

最终,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婚姻真的如歌剧般结束了:在死前24小时,他和爱娃举行了婚礼,然后双双自杀。 当我们凝视希特勒的照片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男人那谜一般阴郁奇特的眼神所折射出的复杂内心,也许过于复杂,常人终究难以理解。

下图是希特勒绘制的首幅自画像,画面中,他孤独地坐在石板桥头,画中人物没有鼻子、嘴巴及令全人类生厌的小胡子,头上还有一个“×”的形状。

希特勒这个罕见的政治动物,却同时被上帝贴上了画家般的孤独、偏执、古怪的标签。他不理解周围的世界,他抱有的艺术和政治的意识形态也渐渐融合,他希望建造自己纯粹的理想国度,而他的方式确是对人类世界的一步步毁灭。再见,优雅的恶魔!

作者:Lea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榜美术生:希特勒(早年经历)
青年希特勒最悲惨的日子 奥古斯特库比席克对朋友的阐述
斯蒂芬妮签约新东家心情大好 深黑透视装亮相红毯
尘封了107年的真相?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蝴蝶效应”?希特勒的艺术学院入取通知书之谜
尘封了107年的真相?希特勒的艺术学院入取通知书之谜
1938,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