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更有资格教育对方? --------漫谈教育与社会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句话,觉得很有意思,值得琢磨,来黑体加粗下划线-----应该要教育教育社会,而不是社会教育教育。

刚看感觉有些拗口,但是你细品,咂摸一下,是不是这样,让教育去教育社会,就是让理想来引导现实,让未来去温暖现在;而让社会来教育教育,则有点像是让现实去扼杀理想,用现在来框住未来。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是将来时,而社会则正视现实,是现在时。而现在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往教育的结果,而现在的教育呢,这可就不好说了。不过一直以来校园都被当成是象牙塔,是童话世界,而社会则毫无疑问是成人世界。

为什么要让教育教育社会,而不好让社会教育教育呢?教育分师生,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应该都是属于“理想国”的,他们应该要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未来是要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的,他们的社会肯定要比我们的社会来得更好,后浪应该要高于前浪,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后浪的,要不怎么谈得上社会的进步呢。而成年人都是要活在现实社会里,因为现实是不容易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容易两个字,不活在现实里,那就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现,那在社会里恐怕得处处碰壁,所以我们经常说大人都很现实。而因为社会太现实,让太现实的一大群成年人去对教育指手画脚,甚至来改变教育(我一直都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一件很狗屎的事),那这群人就会把未来的理想都击碎的,然后碎成一地鸡毛,然后就都剩眼前的苟且了,诗和远方都成梦里的事,那梦呢,都被现实生活重压得直不起腰来,都快累成狗了,哪里还有梦啊,哪里还敢梦啊。所以我们不应该过早地把现实带入童话世界里,不应该让他们去做不符合他们年纪的事,所以才有人说小时候,快乐是一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那有人会说,孩子嘛,迟早都要走入社会的,太理想了,那到时岂不是要交很多“学费”,我是这么想的,是,孩子是要走入社会,那你想让孩子走入一个怎样的社会,要不要让教育来教育一下社会,教育要起到教化作用,那是不是得一直向上,做好文明先锋、社会标杆、思想先驱,这样社会的明天才会更好不是吗?即使退一步想,社会的进化可能还不会那么快尽如人意,但是作为家长,你是希望你的孩子越早成熟现实,还是希望孩子逐渐成熟,能多点梦可以做呢,我希望是后者,不客气的说一句话,不管你承不承认,那些成长的弯路孩子迟早都得走一遍,但是只要整个社会逐渐变好了,那么大家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弯路就会少一些,就会少受一些生活的暴击。“如果还有明天,要如何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人最好还是要有明天,如果说都只剩今天了,那会非常的累的。

再来看看老师,老师是成年人,是社会人,但他们不是一般的社会成年人,为什么一直以来社会上的说法就是要老师羞于谈钱,要安贫乐道。社会是谈钱的啊,你不能老让老师当“颜回”,为什么社会要这么教育老师,我想社会真的是理解错了。老师不是不能有钱,老师是人,没钱万万不行,但那是要请老师们不要太物质,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是不能谈钱,作为经过职业训练的人,在学校谈钱是需要技巧的,在校园里,课堂上,要做好谈钱的功课,做好引导向上的准备,否则你就不配谈钱,不然你还配不上你每月所领的那些钱。不是实行按劳分配吗?不是要在今年底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吗?这不就是政府在让老师谈钱吗?老师其实是一种身份,而非一份职业,我一直都这么认为,因为你身负传道育人的重责啊,那有的老师会说,我没有这么崇高,我说不对,你应该要崇高,你应该要追求崇高,最起码要假装崇高(现在成年人的社会本身就很双标,那你希望未来的社会怎样?),但是请脚踏实地地崇高,所以说“要做好谈钱的功课,做好引导向上的准备”,要不未来的社会要怎么办,未来的世界该怎么办,所以说可以让教育去教育社会,那是未来理想社会形态对现在成熟社会形态的冲击和碰撞(会不会没什么鸟用??这就不知道了),而不好让社会来教育教育,突然又想到了一句话,成人社会的规矩在幼儿园阶段就早已教过了,大概也是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个意思吧。

那么社会和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要能对别人进行教育,一般理解应该是要在某些方面胜过对方,能指出对方的不足,来促使对方改正错误,这才叫做实现教育功能。那这样理解的话,教育教育社会,这句话好像问题不大,从大多数方面来说,教育应该是要优于社会,如果教育在众多方面都弱于社会,而真的沦落到要老被社会来进行教育的话,那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堪忧。再说教育不仅只是面对孩子,有时候也还真可以通过孩子对家长、成人进行教育,当然效果好坏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教育教育社会,还真没毛病,不管是什么时候,社会还真的是教育成果的程度显现,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国家施教方针正确与否,效果好坏等的一把尺子。社会、连同家庭,肯定会对教育产生作用力,这是必然的,孩子就是在多方教育力量的不断抵消中得到成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就是在各种力量综合教育下的终端体现,颜色深浅不一的孩子就成为了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的一个,并且还最终决定了染缸里颜色的酽黑程度,所以“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每条小鱼都在乎”。在这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无疑是起到重大作用,但是社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三者本来就是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的。所以脱离了社会的教育呢,教育就会失去有力的依托,孩子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而缺少教育的社会呢,那可能就是人类的末日。

所以在教育和社会谁更有资格教育对方这个问题上,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个无谓的比较,却有讨论的必要,能反映出教育和社会都希望更好的强烈希冀。无谓的比较,容易造成社会与教育的对立,有益的探讨,却有助于彼此的进步。教育并非完美,它需要社会的批评,而社会尚未成功,更需要教育的教育。但请放下你的鞭子,请别对教育横加指责、多方干涉,请在面对一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上,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不然就很容易造成教育屈从于社会,违背教育规律,教育越位、缺位、失位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的童年,远比你想象的残酷
教育是一个耐心活,但教育又最容易失去耐心
我们到底要不要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教育不仅是未来,也是当下 | 读《教育的情调》⑭
社会需要男人让“雄性激素”回归
成年人应该看懂的7条社会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