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作,一件真实的事情

——不写虚伪的习作

习作一定是孩子个人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真情实感!而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让作文带着独特的生命气息。

今天教学《喜欢的一个人》习作,我丝毫不敢违背这样的初衷。我的目标是:让孩子通过语词甚至是一些修辞或者对素材的编织,真实地表达对喜欢的人的喜欢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将习作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让孩子的情感有一个启动、表达和表现的过程。

启动,便是回忆素材,并且能概述素材。这就像我们要做某一项工作,如果能简要概述的话,则这个工作一定会做到心中有数而有成效;也像我们上一堂课,如果教师能简要概述这堂课将要进行的历程,则会有把握上好课,而不至于出太多的意外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自然是应该能想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的,如果能概述出来,其实已经完成了习作的一小半了,这个如果能在课外完成,一方面能保证孩子回忆的真实,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孩子回忆的完整和精确。

表达,便是将素材变成语言文本,从而吸引读者和自我阅读兴趣的过程。这个表达首先是自我表达,也就是一个策划的过程。然后,便是对外表达,也就是拥有读者意识。我的目标自然是让孩子能表达出喜欢,而越是真实的,则肯定越是喜欢的;心情有变化也是真实喜欢的主要原因。即使一个沉默得让人喜欢的人,也必然有在沉默中表现出来的变化,如果一点变化没有,则这个人便不像活生生的人的,因为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不停地情绪变化之中的(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但今天听了专家的意见,似乎可以再斟酌);第三,便是经常使用的一些表达工具。但,我今天对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或者对话、动作描写作了一些新的解释,或者叫作陌生化的处理。今天孩子提到了语言,我则通过我对语言的理解告诉孩子,语言不仅使得事件有人的存在,更让事件有生活感,让文字有立体感,使得事件更加符合实际。

当然,今天我突然出示了一个倒叙的改编,其实是想激发孩子对素材进行更加出其不意地改造的,但这个意图没有来得及跟孩子说,是一个遗憾,以至于孩子们在朗读表现自己的习作时,都写成了倒叙。呵呵。

这个习作练习还有第二课时,我想到了第二课时,我们便可以从真实以及细腻这两个角度对孩子的习作进行评价,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事件的真实和作文中的真实是有区别的,作文中的真实可能需要“更真实

今天我很少让孩子参与对孩子习作的点评,主要原因也是怕受点评的孩子受了影响而不得已说了假话,而形成一种只要是“神态描写就是好的,只要是对话描写就是好的印象,而放弃了真实。对最后一个孩子的习作,我提醒他,那个他喜欢朋友是否真的为他鼓掌了,如果不是,则需要进一步回忆,一定会有一个细节自己忽略了。当然,这可能也有商榷之处,比如,不妨让孩子提出自己的质疑,以激发被点评孩子的真实回忆。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孩子说真话,写真实,而且更加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最终孩子的习作便不再虚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发说写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帮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
全国作文新思路研讨会纪实与心得
为什么掌握了技法,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
妙笔生花不再是理想
从激趣入手,让孩子寻找习作的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