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需要遵循“文路”的思考(十)

 

语文教学需要遵循“文路”的思考(十)

语文教学需要遵循“文路”的思考(十)

——交流,是为了让不平衡达致平衡的永恒过程

今天阅读在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选择的最后一篇文本《争论的故事》,这篇文本也有典型性,全篇基本上由对话构成。

所谓对话,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流。人为什么要交流,乃是源自于一种群体性的精神。人总希望在群体中表现自己,并希望获得一种响应。这是哲学人类学一直研究的课题:人,具有一种天生的“互报”精神,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一个人会寻求另一个人的平衡,两个人会寻求第三个人的平衡,更多的人之间会相互寻求平衡。于是,文化得以产生。

落实到这个文本,这个文本里包含了四个层次的交流。

第一个层次的交流,应该是故事中兄弟俩的交流。兄弟俩为幻想中已经射下的大雁如何吃进行规划,大雁作为能指是一定的,但在弟兄俩眼中的“所指”却是不一样,两个人眼中大雁的所指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于是,原本寻求“互报”平衡的对话,却产生了不平衡。不平衡便会产生一种对抗。于是他们开始寻求与第三方的交流,已达成平衡。评理的老人将言语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进行了重新规划,对话最终得以完成平衡。

然而,平衡最终还是被打破,因为这其实乃是虚幻的平衡——大雁飞走了!

这两个层次的对话告诉我们,我们人类往往会被一种精神的结构所控制,这种精神的结构往往是先天存在的,人为了这精神的结构而产生对话,或者在行动之前或者在行动之后。

仔细想想,兄弟俩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这跟我们当下批判的所谓经院理论或者纸上谈兵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不要以为兄弟俩这样的对话没有实际的意义,或许他们射下大雁也一样会争论,那个时候也就不一定遇到老者了……

所以,争论终归是好事,争论导致了一种不平衡,也导致了一种精神的“互报”行为永无休止,从而产生了文化,所谓文化,就是让个体走向了群体,没有不平衡,个体怎么会走向群体?

第三个层次的交流,应该便是故事与孩子们的交流。故事,实际也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的能指也是一定的,但所指却非常宽泛,因此,孩子们基于只的知识背景作了大量的阐释,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交流依然是不平衡的,但这却使得孩子们由个体走向了群体。不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得以产生,长此以往,一种班级或者学习的文化自然得以产生,孩子们也会携带了这样的文化基因走向更高层次的学习。

然而,这个文本或许还是有一丝遗憾。这个遗憾便是表现在盛老师“赞许”的目光上,这使得第四次交流——盛老师与孩子们的交流最终达成了一种平衡——对话仿佛就这样结束,而且是十分和谐地结束了。也就是,孩子们仿佛不需要将对故事的思考带出课外了。

或许,这种平衡,可能会导致一种惰性也不一定——没有一个孩子站在兄弟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们被一种统一的精神控制,而可能会失去了正确思考问题(也叫批判思考)的能力。那么,多年以后,当他们走出学校,才发现,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学校了解决问题,而失去了走出学校寻求一种人生的平衡的勇气了,人类的“互报”精神或许也就消失了!

从这方面讲,文本似乎留给三年级孩子更多的探索的空间,这或许也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郑桂华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建议
话语平衡,动态生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五彩生活才是学生高分作文的源泉
小议语文教学故事化
给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