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善”而来的教风与学风

“致善”而来的教风与学风

今天有老师突然跟我说,我们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很贴切,不仅是能够跟学校的育人宗旨和校训、校风相贴切,更主要的是能够跟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相吻合。

这倒使我也认真思考了起来,因为说实话,我向来重视学校的育人宗旨与校训建设,这是理念性的东西,教育理念来自于对世界、社区和教育本质的认识,且理念是一种观念形成的东西,理念会逐渐产生相信乃至于信念,最后达致信仰。可见,学校积极践行育人宗旨和建设校训,自然是能够改变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的。

但是,今天老师提出了教风和学风的问题,这是我有点忽略的。

我们的育人宗旨是培养有善心(一种倾向性),有善行(倾向导致的行动),有善德(行动形成的效果)的现代中国人。我们的校训是致善,有点类似于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也就是把人内心中的给彰显出来。这与我们学校的育人宗旨是一致的。

但是如何彰显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思想形成的行动原则问题,或许我以为,这就是校风了,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做而形成的一种氛围。我以为,致善莫过于自我完善,与人为善了。自我完善,就是夫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也就是经常发现自我不足的人,是能够不断向完善靠近的。而与人为善,则可能是那种“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意思,或者说,自我完善和与人为善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既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人的善。有用,是的本质。

育人宗旨校训,再到校风,那么接下来,教师和学生则可能会有相应的不同的行为,毕竟教与学是两种相反相成的行为,教师和学生的年龄与知识差距也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但,教与学的行为只要以“校训”“校风”为核心理念,一般至少是不会错的。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行动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则可能会产生多种行动,这些行动中,有的是一般有效的,有的是非常有效的,有的则是无效的。那么,或许我们需要进行筛选和甄别。所以,一直以来,我并没有认真提出我们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因为,人类的黑箱效应告诉我们,有些行为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解纷去锐”“和光同尘的过程,才能真正展现其效率的。

所以,到这所学校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我才正式思考教风和学风的问题。


当然,我还是广泛征求了许多意见,这次主要是通过个别交流的形式,因为学校最近两年老师们和学生们的行为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改变也是看在眼里的。

最终,我们发现,我们的教风可以在善爱、善教和善创的方向上不断浓厚。因为,首先需要爱,有爱,才能真正做有用的事情。但,爱什么?如何爱?爱需要怎样的条件?这些其实都是现实的问题,教师不能一个字就能说明自己的行为都是爱了,在当今这个由于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人的自由越来越膨胀的时代里,提出如何爱确实是比较贴切的。有爱,才能真正善教,“善教”的老师才能真正学会反思,而发生自我的教学创造和改革。而从有爱、到有教,到有创,则是一个致善的过程,一个自我完善、与人为善的过程。

我们的学风则是善见、善学和善思。提出“善见”,真的是经过思考的。我们一般会有善于观察之类的提法,但我们发现,在这个公共场域越来越侵犯私人场域的时代,孩子们发自内心能看的东西真的很少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他们也“旅游”,也逛街,也随着爸爸妈妈出入各种场合,但真正能够激起内心涟漪、引发好奇的现象真的越来越少。孩子们需要,需要动而愈出,就是能空下自己的私人空间来体悟这个世界。

也只有对世界有体悟,才能真正发生的行为。因为,一个人真正能发现世界的疑问,才能产生好奇,也才能主动去学习,我想,这才是学,这样的也才是有用的。

而发现有用也才能进一步产生思考。是的,思考一定是学习的结果。因为思考,能产生普世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完善、与人为善吧!

所以,看起来,我们的育人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会继续践行,并在践行中不断完善,相信学校会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校训集锦校训大全校风集锦教风集锦
办学理念
校风校训校风:
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解读
【公告】有奖征集学校文化表述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