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制小晨诵读本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制小晨诵读本

或许我们的理念确实有些与现时的教育情境所使用的理念有些不一样,但我们依然决心做下去。我们认为,孩子的双手、嘴唇和大脑进行配合,孩子们呼出的声音、大脑的中的画面、以及落实在纸面的文字相配合,如果我们呵护得好,而不让一些功利主义、或者孩子天性中的“野”掺和进来的话,孩子是能够被那诗性的语言所滋养的。

诗歌的语言是最哲学的,按照《诗的艺术》作者布瓦洛先生的理解,诗歌的语言是具有高强度特征的。因此,诗歌在我们眼前或者思维里所呈现的空间是无限大的,而这种高强度,也是最能体现人的理解的自由的。

我们有已经坚持了两年的小晨诵,孩子每天都要让自己的声音被诗歌的文字和诗行所编织或者锤炼,这种锤炼也许不能让我们立即看到那在眼前的变化,但,我们确信,它应该会变成某种内功,随着孩子的生命一起生长,而最终变成孩子青春期时的眼神,变成他们成为男人或者女人后的思维方式或者行为举止。

然而这种诵读也是需要另一种配合的。这种配合就是动手和动脑。诵读是动脑和动嘴的,但指明方向的,一般是人的手。当孩子们的手开始编制那小晨诵读本的时候,他们根据那诗歌的言语,启动了自己的思维,而这思维自然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想象的场景的。比如,一个孩子对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二)》作如下的联想:“梅子金黄,杏子肥美,麦花雪白,菜花稀少,日子那么长,篱笆却无人过,只有那蜻蜓和蝴蝶飞过。”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儿童思维吗?我们看到,一般的注释理解的是农民很忙,无暇走过那篱笆。但这儿童却在思考,这么美的景象,为什么没有人走过却只有蜻蜓和蝴蝶走过呢?这难道不是真实的吗?

若不是孩子写下来,我们怎么能知道孩子是如此想的呢?也或者,若是在课堂上,我们就当场否定了孩子这样不懂得劳动艰辛的话语了。但,现在因为是孩子自编的读本了,他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而且可以很认真地落实在纸面上了。

今天有一位老师这样说,让孩子自由联想,错了怎么办?我说,不要紧的。在诗歌理解方面,或许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自由驰骋的远和近的问题吧,但有点可以肯定,只要他发生了联象了,他的精神也就生长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不要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负担。我们只要帮助孩子们推荐诗歌,还有让孩子们一定要把字写好,认真地画出自己根据诗歌而产生的画面就行了。

这或许是一个因为物质泛滥而使人类价值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时代,我们的心中或许已经没有了诗,我们想的更多的可能是我们如何有物质的生存着,但作为人类,作为一直喜欢编织虚幻的故事而不断产生神和信仰的人类,若是没有了诗的精神,那一定是走不远的了。

    

小陈的话:孩子的诗性言语也是需要手的编织的。

作者简介:陈林,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校长,扬州市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育现象研究,曾获得“七彩语文杯”苏教版教材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阅人有术:举止看气度,言谈察思维
【夏之卷】艺术思维栏目:悬念
浅谈诗歌创作,作品
【自由谈12】赏诗│缺憾并不只是缺憾,还有珍贵的回忆
[湖北诗坛]高柳诗歌的解读《哑谜乎?谵语乎?》/彭定旺
唐不遇 : 2004年11月《诗生活月刊》编后记 | 诗人专栏 | 诗生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