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行走在道与技的融合之间

语文教学,行走在道与技的融合之间

今天,参加由张宏军工作室承办的宁镇扬名师工作室联盟举办的小说类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三位老师倾情奉献了如何体现小说文体特点的研究课。三位老师真情和全神投入的状态,令人感动;三位老师的课以本篇小说为基点确定教学内容,让孩子掌握小说知识点的充满民主交流氛围的“课程”令人敬佩。

关于三节课,《小学教学设计》王冬精主编提出要注意基于小说知识点的教学技巧的观点,和《小学语文教学》杨伟主编提出要注意小说文体本身的道的观点,值得思考和学习。

小说文本本身是有“道”的。关于小说,在西方主要是基于矛盾冲突推进情节发展的认识,并且提出了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而在中国,小说一开始其实就是故事。鲁迅曾经创作过《故事新编》,后来还专门著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论述了中国小说起源于街头巷尾的市井谈资或者志怪传闻。

这样看起来,中西方都认为小说是一种有情节的故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相对于创作技术来说,则西方更侧重于理论指导,而中国则更侧重于情节对人心引起的震颤。

很巧的是,三位老师不知不觉体现了小说在中西方的差异。正如华阳实验小学、省特级教师孟纪军校长点评时提出的,第一节课《半截蜡烛》和第三节课《凡卡》均抓住了情节是如何推动的这个具有小说创作技巧特点的知识。执教者首先通过PPT展示了小说的情节发展路线图,然后分别通过人物语言的对比,人物心理的变化,将“矛盾冲突”如何推动情节发展这样的一个动力系统展现在了孩子面前。两位执教者均通过对小说内容的重新编织(教学技巧),使“矛盾冲突”更加清晰,从而使孩子对小说的这一特点了然与目。

第二节课《景阳冈》,执教者则不由自主抓住了人物,让人物成为课堂发展的线索。武松如何“倔强”地喝酒,武松如何胆怯,武松如何打虎。这些都使得武松作为一百零八将之一的人物性格越来越立体,越来越鲜明。

三节课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抓准了小说的特点?当然是跟三位执教者对小说的文体之道有一定的把握有关。

但,三节课在效果收获方面大小不一。这就涉及到的问题了。所谓,就是将老师知道的知识转换成孩子知道的知识的方法或者技巧。比如,老师知道《半截蜡烛》是由语言和心理产生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也呈示了“交锋”的语言,也让孩子想像了心理,但缺少了表演,就是还原现场的技术,以至于使孩子只接受了知识。而没有接受了“知识”所发生了效果,也就是“意义”,第二节课虽然抓住了人物,但却将人物的性情、心理和动作的内容做了机械的拆分,而中国的小说往往是不能拆分的。中国小说在教学时需要既保持故事的全局背景,又能抓住其中一点,以点带面。这就是技巧了。第三节课,虽然抓住了情节,也有了一定的技巧,比如教师深沉的语言,以及对朗读的指导,但却为能清晰呈现矛盾冲突,而使小说原本的意义发生了偏离。

其实,反观整个语文教学,不都需要和谐统一吗?教学说明文,不懂得它描摹事物的道,不配合呈示描摹技术的技术;教学诗歌,不懂得它心灵的乐音指导,不配合呈示节奏技术、韵律技术、声音技术的技术……看起来,都是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的。不是吗?

语文教学,需要行走在“道”与之间。

小陈的话:语文教学,当然不是语文的事情,还是人的事情。

作者简介:陈林,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校长,扬州市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育现象研究,曾获得“七彩语文杯”苏教版教材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主持省级课题,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获奖课例】《芦花荡》教学实录
桥畔观潮大美语文
卞锋 杨金林 | 试论整合情境中的言语教学——《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目录)
《哦,香雪》教学设计
语文轩—— 《心声》课堂教学实录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