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堂如何让学习在现场发生?

探索教育闲适性,探索语文教学闲适性。欢迎关注公众号“小陈语林”,或者通过加我的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全拼)的方式,加微信群“教育的闲适性探索群”

//

语文课堂如何让学习在现场发生?

//

(一)

说要让语文学习在课堂现场发生,这样的提法仿佛很悖论,课堂本身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地方,只要是课堂,就应当有“学习”的发生,而且自然是在课堂现场发生的。然而,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么多年,我几乎天天上课,也经常听课,从内心感到“让语文学习在现场发生”这个观点是有一定价值的。为什么很多孩子对语文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为什么经常有作家或者其他语言水平较高的专家时常说:我的语文水平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学的?

其实后者已经说出了原因,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孩子自学的时候。而事实证明,语文是一门最适合自学的学科。一篇文章,往往有很多信息,有情感方面的信息,有思想方面的信息,有语言技巧方面的信息,也有语言用字方面的信息……即使情感信息,对于不同的孩子,所撷取的可能也有所不同,所以倘若有某种自学的机制,孩子才可能学到自己的语文。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很多还是教师先行解读文本,然后教师将自己解读的结果通过某种“技巧”艺术地让孩子知道,孩子在很多时候不是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揣摩老师到底想告诉自己什么上。这对数学等精确性学科来说还行,因为老师想告诉孩子的,往往比较单一,孩子也容易“揣摩”到,而且揣摩到就说明“学”到知识了。然而语文往往是模糊的,不精确的,老师硬要让孩子揣摩自己的想法,孩子确实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确实无法以自己的知识背景来走进教师的知识场域中,他们更想做的,其实是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与语文学习材料视域融合之后的结果。然而,这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上,仿佛还是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这是孩子感到很疲惫也很恼火。

我们坚信,孩子也一定会认为,他们的语文能力其实在很多时候是自己学来的,他们只是需要情境,需要老师鼓励和批判。

 (二)

那么课堂现场发生的语文学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观察一个小孩慢慢学会说话的过程也是能够有所体会。孩子一开始只是被爸爸妈妈教了一些基础性的语词,诸如“妈妈”“爸爸”“饭饭”“狗狗”之类,但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他会说的语词多了,话也长了,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你当然不知道,因为孩子是自学的。因为你和你的家人在不停地说话,你还带孩子到很多有人说话的地方去,他还和他的小伙伴玩耍。这告诉我们什么呢?也就是,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闲暇的,是没有负担地进行着的。

当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他们更加渴望了解一些东西了,尤其是他们喜欢听简单的故事了,这些简单故事的特征就是有很明显的文饰,哪怕动画都是明显文饰的结果,比如《猫和老鼠》中的跟现实中的猫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孩子听或者看得津津有味。这一方面说明孩子喜欢美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喜欢某种精彩和喜欢有一个结果。实际上,对于过程精彩不精彩,孩子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的,他们开始产生了体验;对于结果,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期待的,他们开始产生了预测。这就是第二种语文学习的样子,那就是体验和预测。

再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的阅历开始丰富了,他们就和我们老师一样,喜欢对一些书籍进行交流了,当然,他们也相互评价对方了,也就是对别人的观点或者阅读过程进行评点了。我想,这就是第三种学习过程,叫作交流。

当然,这里面一直存在两种学习的显性载体,那就是说和写。他们是一直伴着孩子的语文学习过程的,它们不能叫作学习,他们只能算是载体,他们呈现着学习的结果。

(三)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该如何让语文学习发生在现场呢?

第一,我们要创设一些情境,也就是能够让孩子自由学习的情境。比如,就一篇课文,不要过多地评价孩子学习得对不对,好不好,不要随便否定了孩子。同时,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处于语言的氛围当中,而且是愉悦地处于其中。比如,孩子自由地读课文,比如,教师声情并茂地读课文,比如说展现课文所描述的美好的场景,即使帮助孩子练习读课文,也应该是轻松的,事实上,如果老师和同学善意地指点孩子读错了的地方,并且给孩子纠正的时间,孩子一定会愿意把课文读好的。

第二、让孩子自由发表自己对课文的观点,说说自己的体验,并且不要阻碍孩子对文本的任何预测,当然也可以是对文本结果之后的结果的预测。最近的教学使我明白,其实每个孩子对课文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尤其是对课文精彩的部分,他们的看法往往也会不一样。比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写爱因斯坦肩膀一耸,双手一摊,有的孩子认为着眼点在“一耸”和“一摊”上,然而,有的孩子却认为在肩膀和“双手”上,经过演示朗读后,我们发现都是可以的。而对文本的预测也是如此。比如小姑娘是如何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整理工作室的呢?每个孩子都可以发生不同的想象,没有对错。

第三、鼓励相互评价和批判。语文学习视角和方法,每一个孩子也都不同,但总有些是好的,有效率的。那么为什么不鼓励孩子相互交流和批判呢?在课堂上,倘若大家能够相互借鉴和批判别人的学习视角和方法,那么好的视角和方法就能很快显现出来,当然,对于“固执己见”的孩子,我们也没有必要予以职责和勒令改变。我觉得这可能是很高层次的语文学习的了。

然而,在以上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需要参与的。这种参与有几种,一种是组织者,组织情境,组织语文材料,组织孩子们的学习;一种是学习者,教师只是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提出异议;第三种,是评价者。当然,也是参与者中的一种,只是教师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评价只要足够中肯,对孩子可能会更有用,当然,教师还是尽量少对某一个孩子评价,因为这种评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是的,让孩子的语文学习发生在现场,看起来是有些理想了,然而,这样的理想难道没有道理吗?

如果觉得观点对您有启发,欢迎赞赏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
《惊弓之鸟》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组评课稿集 (
语文生活化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我来评课(14)从童话里走出来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