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编版教材培训:抓住“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所组成的龙头

最近总有人问我如何进行统编版教材培训,专家们确实讲了很多很多,包括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体系,包括统编版教材的一些创新之举,当然也包括统编版教材所谓的“双线并进”“三位一体”等等,但是目前我们听到的大体上还是“为什么”“是什么”的内容为多,关于“怎么做”,还期待一线老师尤其是名师们的研究、示范和引领。

当然,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首先要明白“做什么”。培训者发明的新概念太多,一线老师不一定能记得住,我觉得还是从本源思考,说最朴素的概念,老师们反而能理解和深入贯彻。是的,统编版教材是一座十分广阔的园林,如何让孩子不至于在里面迷失了方向,作为引领者,教师最要抓住“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所组成的龙头就可以了。

统编版每一单元的训练要素,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点,每一次语文园地,每一个阅读链接……无不包含在“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上。

所谓的课文,所有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是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的载体。比如六上第一单元的导语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我们一看就能明白;第二单元“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我们一看就能明白;第三单元“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再在课文内容上太下功夫了,而要把精力投放在如何阅读课文内容上。比如统编版教材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实现根据语言文字想象开去,体会艺术美呢?“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我们不能纠缠于“孩子们觉得这乐曲如何”的提问,而是要问孩子“如何从文字上感受到泰山之高,乐曲之雄伟?”其实也就一个“巍巍”,但或许不同的孩子可能会“听”到不同的“音符”,你得先让想象巍巍,再让孩子联想音符和旋律组成的“巍巍”,然后再读“巍巍”。这样一来,就是教学阅读方法了。再比如《月光曲》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你得教孩子先读这段文字,读熟了,读得快要背出来了,然后试着体验,体验到自己灵魂的祥和,体验到能感到自己的心脏的跳动,感到血流的汹涌,然后在想象那琴键是如何跳动的,什么时候安详如散步,什么时候又欢悦如奔跑……教孩子先读熟了,再用灵魂来感受,再想象文字所描写的事物……这也就是教阅读方法了。

而至于表达方法,仿佛是要涉及到一些内容似的,然而我们还是以为不要在内容上台太下功夫,因为内容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则需要一番涵泳功夫。比如点面结合,你可能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点面结合,更要让孩学生知道,这点和面试如何结合得好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一个典型的点面结合的例子,但是乍一看,好像并不怎么样,那是因为我们可能理解错了,仅仅以为“为了拖住敌人……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了下去。”然而,我以为这一段真正的点面结合应该是每一位战士的点所构成的面。这样想象一下,那场面才是真正的壮观。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机械地去寻找表达方法,而是要在体验的基础上捕捉到表达方法。

“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既要教师真正做到理解它们,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要教师真的能够感受他们,然后发自心底地教给孩子们。只有这样,“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组成的龙头才能真正带领孩子们乐行畅行,行稳致远!(初稿)

受朋友之托,做个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可能想法有不同)
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整体解读ppt
单元作业:统整理念下的语言实践新载体
统编教材“交流平台”教学优化的策略研究
专家称语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