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读书中表达爱

同事要上一节略读课文的市级公开课,为他祝福的同时,也想尽力帮他把课上好,但一些理念实在很难用语言表达,于是我便用他的教案上了一堂课给他看。

课上完,同事有些感慨:“思路一样,但现在看起来驾驭课堂是一门学问,如何面对孩子任何的表达和表现都能从正面回应他们呢?好难啊!”

我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做到以下两三点或许就不难了。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的爱学生,要真的认为他们是正在长大的天使。要真的相信,他们是希望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并且是真的想学到知识的。我曾经写过一篇《语文课上,孩子任何对回应都是正确的》的小文。对,我说的是语文课,我的观点是,语文是一门精神性学科,只要孩子学习语文的精神在,那他就没有错,即使是回答错了问题,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更需看重的,是他的表现。语文课堂上,更需要激发的,是孩子们对生活的思考力,对语言的感受力,以及积极参与语言游戏的专注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最终用属于他的语言表达属于他的思想。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能从正面回应孩子的一个原因,也是整堂课能够保持孩子阳光状态的缘故。

第二点,就是多读文本。细读文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老师,无论上什么课文,即使是略读课文,都首先要把文本理解通透,甚至对文本中大多数的句子都能有自己的解读,这样你才能跟孩子有良性的、实实在在的互动。比如,今天我上的那篇《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我依然对每一句话都有所解读。当孩子认为去拣五种颜色的石头这件事情也很神奇,却不能说出神奇之处时,我能立即“补位”:是啊,为什么是这五种你颜色,而不是其它颜色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有五种颜色代表五个方位、代表所谓的五行。这样一来,孩子感到越发“神奇”了,并且他们认为自己确实学到了知识。

第三点,就是多读书。这一点可以保障前两点。我一直以为,人的爱心,一定更多的是从读书中生长出来的。经常读书的人,会有一种气质,真的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经常读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人,可能更会产生对世界的悲悯,对孩子学习和生长不易的同情。多读书,你会看到孩子到底是怎样努力的,你不会再用粗暴的方式来“审判”孩子的对与错,而是从理解的角度对待孩子的任何表现,这可能就是所谓“通透”。语文教师更需要读书,更要做贤达之人。当然,经常看书,你也更能够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中文字是怎样从作者的心里流淌出来的,从而能够同情作者、与作者的文字为舞,也就自然能够从正面对待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了。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在读书中表达爱”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与感想
三年级语文是个坎!这份语文学习攻略,老师家长都在转!
头条 | 语文教什么(上):“语用思想”与语文繁荣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学科质量分析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