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鬼之首竟然也怕老婆

刘兰芳有部评书,名为《杨家将》,这部评书里有个大奸臣名叫王强。

此人处处陷害杨家将,想和大辽国内外勾结,害死杨六郎。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王强这个人。

这个人的原型是王钦若。

王钦若地位很高,是北宋时期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朝宰相。

但他名气很差,是著名的奸臣,五鬼之一。

哪五鬼?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和刘承珪。而王钦若为五鬼之首,为什么他的名声这么差?

其一,投机取巧,邀他人之功为已功。

王钦若为太常丞、判三司理欠凭由司。某天,度支判官毋滨古对他说:“全国老百姓因逃亡拖欠下的钱粮,自五代起到如今,虽政府一直在催缴,但始终上缴不了,因老百姓实在是太贫困了,负担不起。我将疏请皇上,将这笔钱粮减免。”王一听,认为这是桩邀功请赏的好买卖,连夜命人核算好这笔拖欠钱粮的总数和减免成数,第二日,即以他个人名义抢先疏奏真宗。此举赢得真宗器重,后召为翰林学士,再后授参加知政事(副宰相)。

其二,迎合帝意,大搞荒诞无稽地迷信活动。

有一次,宋真宗曾梦见神人对他说:“(吾)赐(汝)天书于泰山。”真宗是迷信道教的,信以为真,并将这事暗中告诉了王钦若。后王钦若为了迎合帝意,伪造天书,即所谓《天书再降祥瑞图》,通过朝廷中官,奉献真宗。真宗信以为真,既封禅泰山,而王钦若也因此升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其三,挑拨离间,谗语伤人打击政敌。

1004年,辽国以20万大军南下,宋朝边境很快告急。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的大臣们大多主张避其锋芒,甚至一时出现了江南大臣劝说真宗迁都江南、四川大臣劝说真宗迁都成都的局面。

王钦若则密请真宗往金陵(今江苏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是主战派的寇准反对一味逃窜,并请求真宗御驾亲征,到前线鼓舞将士。

在一番纠结挣扎后,真宗还是同意了亲赴前线。

渐渐的,宋军扭转了战场上的局势,辽国的萧太后转而寻求议和。最终,辽、宋签订了著名的"檀渊之盟",换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此战之后,寇准作为大功臣,深得真宗宠眷。某次朝毕,寇准先退朝,真宗皇帝注目送寇准远去。

王钦若则挑拨道:“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是认为他对社稷有功吗?”真宗给出肯定的答复后,他又反问道:"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

见真宗一脸疑惑,王钦若蛊惑道,檀渊之盟是辽国欺负到宋朝头上来之后,才和宋朝签订的盟约,属于"城下之盟",而陛下"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王钦若却火上浇油地说道:"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在王钦若的口中,至高无上的天子成了寇准手中一颗筹码,这种表述当然令自小在奉承中长大的真宗感到不满。

此后,真宗对寇准日渐疏远,不久后便将他贬为刑部尚书、陕州知州,令其离开了京城。

其四,功揽于己,而咎归于人。

王钦若与杨亿等主持修纂的《册府元龟》,历时8年。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书”。

在修纂过程中,因每修辑一部分要向真宗汇报,如得到真宗的褒奖称赞,王钦若则将自己的名字列在第一以谢皇上;如果出了毛病,受到真宗的谴问时,则推卸责任,叮嘱书吏说是杨亿等人干的。

如此奸臣却也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他怕老婆是怕到了骨子里,因为他终生信奉一夫一妻制,其实说来都是泪啊,谁不想三妻四妾?可是王钦若不敢,家里有个母老虎,不允许他肆意妄为,想娶妾等老夫人冰冰凉再说吧。所以王钦若家里没有姬妾侍女,有的只是少许粗使丫头。

王钦若心里这个苦呀,境由心生,王钦若在后花园修建了一座厅子,取名为“三畏堂。”这却被同僚杨亿逮住了话柄,杨亿说“叫什么三畏,应该改作四畏。”王钦若惊问其故,杨亿扳着指头给他算,畏天地、畏父母、畏圣贤,还有一畏你忘了,畏老婆。

这段记载来自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

王钦若夫人悍妒,不畜姬侍。王于后圃作堂,名“三畏”。杨亿戏曰:“可改作'四畏’。”王问其说。曰:“兼畏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曹利用与“澶渊之盟”
懦弱与妥协:“澶渊之盟”前后的宋辽两国
从澶渊之盟到东封西祀,宋真宗时期士大夫的观念如何变化?
【故事】宰相卖绢
宋真宗泰山封禅闹剧:昏君碰上佞臣,脑洞大开自导自演出“祥瑞”
北宋喜欢花天酒地的诗人宰相,奠定百年和平基业却因耿直害了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