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美诵】晓橹 | 庭院里的庄稼 朗诵:宋维东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庭院里的庄稼

作者:晓橹

村庄在变。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木桥,变成了水泥桥。草房子,变成了大瓦房。榆树、槐树、楝树、枣树、大杨树不见了。金黄的草垛不见了,高高的烟囱,连同挥着长长臂膀的炊烟也不见了。鸡鸭鹅不见了,牛羊猪也不见了。中山装换成了西装,布鞋换成了皮鞋。慢腾腾的泥腿子,变成了急吼吼的摩托车,一夜之间,又变成了有几分绅士风度的瘪壳虫的小轿车。

庄稼也跟着变。先是棉花从庄稼地上消失了,继之,稻草人一样高高守望庄稼的葵花也消失了。落潮似的轰鸣,麦子在撤退,稻子在撤退,刮一阵地翻天覆的龙卷风,油菜花也学着黛玉葬花。

大米变得扬眉吐气。把家里5亩地一甩手,租给人养蟹,大米手不动脚不动,不往地里挪一步,坐享其成一万元。儿子在城里,三天两头地往家里寄钱,大米像老鼠掉进米缸里,变着法子花钱都花不了。

不见了自己的庄稼地,大米的母亲突然病了。

92岁的老母亲,顶着一窝白发,天天往庄稼地跑。站在一汪又一汪的蟹塘前,白花花的水面,晃得母亲头发晕,腿打颤。望不见自己的庄稼,母亲轻轻的一声叹息。

“庄稼地都变成了蟹塘,一汪水,有什么好看呢?”母亲的反常,令大米心痛胸闷,“不要你种地,让你天天坐在家里享福,吃现成的不好吗?”

大米将土地抛出去,也是为母亲作想。过去父亲在政府做事,家里生活从不沾手,春种秋收都是母亲一肩挑。父亲80岁过世,母亲仍然不肯丢下地里的庄稼。现今90多岁的人,早上一起来,她眼里,她手上,还尽是散着泥腥味的庄稼活。大米的兄弟姊妹住在城里,都舍不得母亲吃苦,三番五次催大米将土地承包给人种。终于将土地抛出去,大米心里像搬掉一副磨,可没想到母亲不领情!

母亲犯病,住在城里的二儿子小米知道了,连夜开车回家把她接走了。

可才过去了两个星期,小米又开车将母亲送了回来。

第二天,母亲做了一个天大的举动。母亲把祖屋天井里的砖头,全部扒起来,盘成了一块地。这下子,祖屋里那些落灰的,生锈的,一直挂在墙上打呼噜的农具,都可以走到天井中,甩甩腿,伸伸胳膊,抖擞抖擞精神了。钯子,大锹,锄头,镰刀,扁担,戽水瓢……农具们看见母亲都十分激动,一个个喘着粗气往下跳,期待着母亲的拥抱与爱抚。母亲忙笑嘻嘻地招呼,“跳不得!跳不得!都是上了年纪的老骨头!”一边伸手过去,小心翼翼,将她昔日的老伙伴一一搀扶下来。

祖屋是母亲住的,天井里的砖头,就像她年老的牙齿松动了,风一吹,呼噜呼噜响。若是换成大米自家花岗岩的天井,母亲纵有蛮牛般的力气怕也无回天之力。

灰扑扑的土,长年被砖头压在下面,终日不见阳光,脸色都憋得苍白了。一辈子与泥土、风雨结缘的母亲,铁钯般的五根手指,抓一把土,——紧紧地捏在手心里,苍老的眼睛里便立即有了泪意。母亲起早贪晚,折腾了一个星期,天井就盘成了菜园。

有了菜园,母亲的眼睛就有了着落,一颗惶惶的心也有了安放的地方。母亲的菜园,就是她的戏园。黄牙般的菜苗冒出来,一眨眼就长成了肥嘟嘟的绿耳朵。肥嘟嘟的绿耳朵,到了来年开春,就开出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菜花落尽,又结出了密密层层的嫩荚。收获了菜籽,又可以榨成香喷喷、油汪汪的日子。

母亲在菜园里,就像掉进了绿汪汪的田野里。她弓着腰,一边埋头干活,一边爱跟身边的庄稼们掏心掏肺,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嗑。没有牙齿的唠嗑,单纯得就像孩子。夏天的时候,毒日头日日在头顶撒泼发威,雷一样焦灼的母亲,这时渴念下一场透雨,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母亲的天,就是庭院里的庄稼。

母亲有了菜园,大米酒桌上就多了新鲜的话题。“母亲种菜,收获了18斤菜籽,18斤菜籽换了5斤菜油。我们姊妹六个,一个人都分不到一斤菜油!”大米又说又笑,还细算了一笔账,种菜的成本种子、化肥、农药一股脑加起来,远远大于18斤菜籽的钱。看得出,大米每次说起母亲种菜的事,都是用了一种调侃的语气。一旁的母亲呢,默默的,并不作答,可心里却喜滋滋的,脸上挂着风调雨顺的笑。偶或不着边际地突然冒一句:“庄稼不收年年种!”仿佛天外之音。

母亲像小孩一样任性,大米拿母亲没办法。母亲的菜园,不单单种菜,还种葵花,种黄豆,种芝麻,甚至还种过麦子和棉花。她只要开开心心,只要她的那些多年的老伙伴——挂在墙上打呼噜的农具们开开心心,想种什么庄稼,就开心种什么庄稼。

母亲种庄稼在变,大米在酒桌上的热门话题,自然也随之变化。不变的是,大米说话调侃的语气,酒桌上下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作者简介

晓橹,苏北兴化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雨花》《青春》《诗选刊》《翠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四川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200余篇,并多次为《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转载。散文多次获江苏省副刊文学奖。主编出版乡村文化散文集《遥远的双溪》,出版个人散文集《乡村肖像》《淘不走的村庄》。散文《水做的汪曾祺》入选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诸多散文入选《里下河文学流派散文卷》,及扬子晚报《繁星散文精品选》。

聚力主播

宋维东网名颂歌神畅,籍贯河北沧州市;朗诵、阅读、摄影、素描画爱好者。沧州市朗诵协会会员,全民悦读沧州阅读会宣传部成员,沧州市图书馆朗诵艺术团成员,一直以来共同参与沧州市各地区各种形式的朗诵活动;荣获河北省“点亮冀韵”朗读大赛朗读优秀奖、“行走沧州”配咖秀三等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儿时十五灯/宋维运
农业深处的母亲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母亲的自留地
庭院情深散文(通用9篇)
散文《不倒的斜树》吴晓锦
【散文天地】 雪馡儿 | 就在秋天的小院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