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子 | 地域诗歌的重镇

地域诗歌的重镇

——序朱现魁先生诗词集《洹上吟》

文:杨景龙

《洹上吟》(增订本)精选朱现魁先生近二十年间的诗词、联语作品近九百首(副),萃为一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持律谨严,是一部出自今人之手的不可多得的旧体诗词集。通读一过,感觉是编的地域诗歌性质,厚重文化蕴涵,最为引人注目。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朱现魁先生的家乡安阳,乃殷邺旧地,号称“中华第一都”,有着深厚悠久的地域文化积淀。这里古迹遍布,名胜林立,有观览不尽的人文胜景;这里山川毓秀,景色如画,有赏之不尽的自然风光;这里地杰人灵,名士辈出,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这里历史悠久,传说众多,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

形胜之地乃人文之邦,通都大邑乃诗文渊薮,殷邺故都滋育了古老而辉煌的地域文化,也绽放了无数诗歌的妍卉奇葩。甲骨卜辞《四方来雨》,是中国诗歌史上年代最早而又最可靠的作品,堪称产生于“中华第一都”的“中华第一诗”。“文王拘而演周易”,《易经》的卦爻辞中,至少保存了六、七十首上古歌谣,显示了我国诗歌萌芽阶段的艺术水准,展示了《诗经》得以产生的艺术渊源。《诗经》“十五国风”中,《邶》、《鄘》,《卫》三风的部分诗歌,就是由安阳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唱出来的。而以邺下“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的黄金时代,“建安风骨”更成为唐宋以下历代诗人追摹难及的典范。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曾经是数百年王都的殷邺故地上留下的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是流动的时间长河的定格,是过往的历史风云浪潮的凝结。“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六朝隋唐而下。历代的“我辈”们,或者是行径殷邺故地,或者是出任这里的守判宰令,或者是生长于斯的乡贤邑人,他们登临俯仰之际,神游千载,发思古之幽情;行旅过往之情,瞻顾盘桓,感山水之钟秀;蕴蓄丰厚的人文地理景观和风光奇美的自然地理景观,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为安阳咏唱出大量动人的诗篇。南北朝的江淹、何逊、庾信,唐代的王勃、张说、王维、李白、高适、岑参、韦应物、刘禹锡、温庭筠、韦庄,宋代的欧阳修、梅挚、韩琦、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岳飞、范成大,金元的王庭筠、元好问、王磐、许有壬,明清的高启、李梦阳、何景明、谢榛、李攀龙、王世贞、杨慎、袁宏道、谭元春、陈维崧、查慎行、赵翼……等等,真是群星璀璨,蔚成大观,以他们为主体,构成了歌咏安阳的庞大诗人阵容。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那些大家名家或行旅而过,或为官一任,登临之际的即兴之作,多志一时所见所思;而那些名不甚著的乡邑本土诗人,如林县邑人冯栋、万化、李景云,汤阳邑人王绣,滑县邑人卢以洽、魏庆云等,则是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对这里的历史往往更为了解,对这里的山川往往更为谂熟,由少到老,耳濡目染,往往观察更细,理解更深,感受更多,反复酝酿陶冶,胸中的诗情格外饱满,发为吟咏往往深得山水名胜之三昧。

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朱现魁先生,博通文史,不仅有着本土邑人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而且有着明确的文学史和地域诗歌史意识。他的创作,不是那种常见的自发、盲目的无意义写作,而是有着自觉的目标追求的。作为安阳当代旧体诗坛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除了广泛研习文学史上的大家名篇以为师承外,更自觉地继承了安阳历代地域诗歌的优良传统。他曾不止一次谈起乡贤诗人沈佺期、韩琦、许有壬、王绣,和较长时期在安阳盘桓、生活过的诗人元好问、谢榛等,言辞语气间,流露着追摹先贤流风遗泽的企慕之情。明代后七子之一的谢榛,先后在安阳寄居20余年,并终老于斯,写过不少吟咏安阳的诗作。朱现魁先生不仅谙熟谢榛与安阳有关的作品,而且对谢榛的全集细加研读,于此足见他对古代安阳地域诗歌的重视程度。虽未听朱现魁先生明确表述过,不过我猜想,在他心中一定是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的,他要创作出追步并超越前人的安阳地域诗歌,以弘扬安阳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描画安阳风光迷人的大好山川,抒发一个当代安阳人的热爱家乡之情,用诗歌创作的方式,报答家乡热土的养育之恩,并在中国当代旧体诗坛上,为安阳诗人、诗歌争得一席之地。他的名字及其诗词作品曾屡见于诸多省市乃至国家级报刊,而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首作品入选五十余种全国性诗词选本,如《当代中华诗词集》、《二十世纪名家词选》、《当代诗词举要》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朱现魁先生投注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创作了大型组诗《安阳百咏》、组词《安阳好》、《洹河新柳枝》等安阳地域诗词作品,表现出继武前修的鲜明意图。组词《安阳好》二十首,就是仿照北宋名相韩琦的组词《安阳好》而作;《洹河新柳枝》十首,也是对曾官安阳教谕的清人胡煦《洹河新柳枝》的仿写。大型组诗《安阳百咏》,包括“古今名胜杂咏”、“春节风俗杂咏”等七部分,举凡小南海遗址、二帝陵、殷墟、羑里城、西门大夫祠、铜雀台、韩陵片石、万佛沟、文峰塔、瓦岗寨、昼锦堂、岳飞庙等名胜古迹,温子升、韩琦、元好问、谢榛等历史人物,黄华山、珍珠泉等自然风景,蓼花、血糕、粉浆饭、道口烧鸡、内黄大枣等特产小吃,贺岁、回门、腰鼓、旱船、高跷、抬阁等节令风俗,尽收笔底,而这些内容,也正是古代安阳地域诗歌时常涉笔的题材。组诗中的红旗渠、殷墟博物苑、文化宫、火车站、亚细亚商厦、工业品市场、钢铁公司、彩玻公司等,则是当代的新事物,而为古代安阳所无。这些新的题材内容的拓展,扩大了安阳地域诗歌的表现范围,显示出朱先生超越前修的可贵努力。上举大型组诗、组词,再加上那些为数不少的题咏安阳的单篇作品,共同构成了作者“欲效古今才士为吾邺形胜写照、风物写真”的创作目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朱现魁先生之前,没有一个诗人对安阳地域文化作过如此全面深入的反映,因此,朱现魁先生在安阳地域诗歌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

也许有人会问:局限于安阳一隅的历史文化、自然风物的诗歌创作,到底会有多大的普世价值呢?这种疑惑实际上是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的关系,对地域文学的性质,缺乏应有的了解所致。观照历史是为了剖析现世,欣赏自然是为了确认自身。安阳的名胜古迹作为历史的遗存,因为有了安阳地域诗歌的反复吟咏,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叠加增值趋势,因而更加发人深省,引人陈思。安阳的山水风光作为自在存在的自然物,因为有了安阳地域诗歌的审美玩赏,一木一石,一丘一壑,行云流水,秋草春花,都在其天然风姿中注入了诗人的灵性和情愫,而更加诗意盎然,诱人流连,引人入胜。这就是安阳地域诗歌的巨大价值所在。更何况,古今中外的地域文学都产生过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像美国的福克纳在家乡“邮票大”的地方上,写出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古代的边塞诗、田园诗,大多具有地域文学性质;现代诗人徐玉诺表现豫西南农村的诗歌,作家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当代作家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红高粱系列小说,也都饮誉文坛。所以,对于朱现魁先生的安阳地域诗歌创作,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当然,《洹上吟》的取材决非局限于安阳。朱现魁先生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足历天下、见闻广阔,而又捷才敏思,灵心善感,凡游踪所至,辄有题咏,所以集子中收有许多纪行诗,像《湖杭道中》、《西湖十咏》、《西京杂咏》、《少林行》、《黄河游览区漫咏》、《齐鲁行》、《蜀游十律》、《大江行》、《庐山纪游》等,描摹勾勒,形象可感,使人披文得貌,如睹真容;朱先生非常关心时政,国家大事多见诸笔端,像《九帅咏》,《给老战士》、《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有感》、《香港回归杂咏》、《九八抗洪歌》、《十五大召开喜赋》、《蝶恋花·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念奴娇·纪念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等,均是“主旋律”的演奏,而归旨于美颂。重大题材之外,朱先生也不卑凡近,不避琐细,“布市”、“酒家”、“秧歌”、“焰火”、“烧香”、“街头小吃”等,也能进入他的视野。诗人皆是性情中人,朱先生自不例外,《忆父》、《忆母》、《忆昔》、《西行道中过郑州》、《送儿从军二十四韵》、《小孙女节日纪事诗》等抒写亲情之作,端的是血浓于水,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真情至性,十分感人;亲情之外,朱先生同样笃于友情,凡所交接之人,皆有诗词赠之,或道离思,或叙欢聚,或忆旧游,或感遇合,或赞美祝愿,或微言箴规,无不妥帖惬当,发人深思;这类作品又往往和酬唱赠答、谈艺论文之作相交叠,成为《洹上吟》中分量颇重的部分。总之,《洹上吟》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刘熙载《艺概》评东坡词如老杜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就取材之富、措意之广而论,朱现魁先生《洹上吟》庶几近之。

《洹上吟》的形式艺术也值得称道。朱现魁先生自谓“诗遵平水,词依正韵”,他的旧体诗词皆句烹字炼,律细韵谐,仅此一点,即可见出朱先生之精于此道,功力深湛。当代人写旧体诗,常见标明“绝句”、“律诗”,悬挂“词牌”、“曲谱”者,按诸实际,则往往不尽吻合;朱先生以今人而持旧律守古韵,且法度森然,一丝不苟,殊觉难能可贵!《洹上吟》中的作品,有诗有词有联语;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词有小令如《忆江南》二十余字者,亦有最长词调《莺啼序》二百四十字者;联语有精短之八字联,亦有百余字之长联。如所周知,诗歌史上惟有大家能够兼擅众体,朱现魁先生诸体皆长,抟运自如,实有大家之气象。收入《洹上吟》的各体作品,七绝最多,约占半数。七绝一体,讲究以少总多,含蕴不尽,最得风人深致,最见诗人才情,文学史上的名家如若不工此体,亦不免为人诟病。此体看似短小简单,实则有许多艺术上的讲究,娴熟掌握殊为不易,“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杨载《诗法家数》云:“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这段话对绝句的体制特点分析的很精到,指出了绝句创作的关键所在,从中亦可见出创作难度之大。以之对照朱现魁先生的诸多七绝,大抵合式中规。说朱现魁先生是一位富于才情的当代优秀诗人,不亦宜乎!

 2004年8月写于洹上扬子居

原载《中州诗词》2005年第4期

点击进入【聚力·良品遇见健康生活

➢➣➢

作者简介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河南鲁山人。国家二级教授,安阳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成果鉴定专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处出版《中国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花间集校注》等专著10余部,论著获评中华书局年度"十大好书",入选"中华国学文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多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夏承焘词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奖项。

RECOMM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存史与自传:朱东润旧体诗词论
《聂绀弩诗词选注》前言
当代诗论|韫辉:关于中华传统格律诗词(旧体诗)与新体诗某些问题的思考
为母校九十高龄语文老师诗文集作序
王玉明:关于中华传统格律诗词(旧体诗)与新体诗某些问题的思考
江西省抚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