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友侨​ | 若水百年

总第1031








若水百年

文|林友侨

“昨夜骑羊驿,今朝鹿步来。百年无湛子,闲杀钓鱼台。”这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当年经过广东增城时写下的诗句,一句“闲杀”,道尽南粤先贤湛若水身后的寂寞。如今的先贤故里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乡、“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里崇文重教,人文鼎盛,难得有“闲”,早已“换了人间”。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隶属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辖6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曰“增城”。初秋的一个周末,我来到国家一级图书馆——增城图书馆,但见一楼大厅好生热闹,正在进行的“书香礼赞新中国、阅读追梦新时代”——2019珠三角作家新书推介暨分享会,吸引了数百老少读者,与台上作家热烈互动。大厅右侧长长的阅读区,三三两两分坐各处的年轻学子或专注看书,或随意翻阅杂志,或认真书写笔记。大厅左侧一个宽敞展厅里,“湛甘泉文化题材绘画作品展”让我大喜过望,“钻了”进去。

“湛若水,明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新塘人……历任南京礼、吏、兵部三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明,热心教育,一生捐资创办书院超过50所,门下弟子4000余。明代心学大师,时与王阳明齐名,有‘北王南湛’之誉,其创立‘随处体认天理’学说,在日本及东南亚有很大影响。”这是五年前增城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时,给这位理学大家的评语。

2014年增城启动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评选工作轰动一时,市民投票总数达55.9万票。评选出的增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一共8名,依次是:湛若水、崔与之、何仙姑、胡庭兰、古成之、郭继枚、赖际熙、陈大震。湛若水当之无愧成为增城历史文化第一人,“湛子”的事迹、学说也在荔乡有了一次最广泛的普及!

今次增城图书馆举办“湛甘泉文化题材绘画作品展”,是又一次深入宣扬增城历史文化的画展,数百幅展品的作者,既有增城区的丹青高手,也有当地中小学生。他们以“湛甘泉文化”为素材,突出增城本土特色,向参观者展示增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通过画“甘泉”学“甘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的画作五彩缤纷,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从“大明真儒”“甘泉思想”“圣学之本”“诲人不倦”“万山归来”等多个角度,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湛甘泉”,也表达了对这位南粤先贤、家乡名人的崇敬之情。

当中有一幅署名吴天瑜的画作引起我的兴致。年仅10岁的小画家以《我的偶像》为题,画了一幅湛若水身穿长袍、手执折扇、文质彬彬向同学们走来的画像,旁白一行小字:“哇,湛老师真帅!”这幅独具幽默感、穿越感的画作让我会心一笑,不禁为这位小朋友以先贤为“偶像”拍手叫好。学生处于可塑阶段,树什么样的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而“爱上”湛若水,爱上学习、学问,错不了。

而我对“偶像”产生浓厚兴趣,还得追溯到湛若水的老师、江门人陈白沙。2018年中秋,我慕名探访白沙故里,细细品读了这位“圣代真儒”,深为敬佩。陈白沙是广东人的骄傲,是明儒心学的开创者,是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有“岭南一人”之美誉,以“自然为宗”“澄心悟道”“学贵自得”“学贵知疑”等哲学思想,创立了“江门学派”。陈白沙晚年曾把自己构筑的江门钓台作为衣钵传给湛若水,后来湛若水在家乡也建了个钓台,命名为“江门钓台”,以纪念恩师,并作为传播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场所。

大文学家汤显祖南迁,是因上书触怒皇帝而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途经广州时,他来到增城沙贝村(今新塘镇)的东江边,登临钓台。此时正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湛若水(1466年-1560年)已经去世三十余年。望着人去台空,一江碧水缓缓流淌,受到皇权打压的汤显祖心中起了波澜,奋笔写下《钓台诗》,发出了“百年无湛子,闲杀钓鱼台”之喟叹。汤显祖在诗中感慨,湛若水去后,钓台已“闲”,没有人追随“湛子”,没有人在此讲授心学了。

星移斗转四百年,东江有话禀先贤。如果汤显祖能够穿越回到今天,看到增城人将湛若水推为“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人,并成立“湛甘泉文化促进会”,举办“湛甘泉文化题材”大型画展,利用“挂绿大讲堂”专题讲座传播历史文化,将“甘泉故事”生动演绎,让“若水精神”发扬光大,他定会为今日增城的“忙杀钓鱼台”而感到欣慰,抚须道一声:若水流百年,甘泉润荔乡。湛子后继有人了!

(原发羊城晚报)

作者简介

林友侨,笔名荞歌,广东汕尾人,现居文化名城佛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速读》《佛山文艺》《东方散文》等报刊。

往期精彩回顾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入选作品:《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 林友侨

正在进行

➣➣➣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

隆重征稿

投稿邮箱:julichuanmei@yeah.net

订阅方式:微信 yuwei0124

☞ 征稿/征订启事


入选作品目录

1、  王久辛 | 冷冷的鼻息

2、  卞毓方 | 射阳赋

3、  顾  坚 | 花开的声音

4、  梁长峨 | 带不走一片云

5、  凌鼎年 | 石头剪刀布

6、  黄秀峰 | 生命的底色

7、  许道连 | 许溪河,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

8、  王忠正 | 从秋天回乡

9、  李  景 | 纳木错的深情

10、 王希社 | 桃花谷

11、 刘海亮 | 长安一片月

12、 范  诚 | 卖红薯的母亲

13、 王  新 | 和母亲乡下过大年

14、 徐国忠 | 树木连房廊

15、 李  顺 | 生日絮语

16、 袁瑞珍 | 迷失在丽江

17、 于 雷  | 沙雅秋天的札记

18、 薛 媛  | 却话云起时

19、 董昕枫 | 被雨打湿的记忆

20、 朱和平 | 盛唐气象 热血阳刚

21、 河 丁  | 逆向生长

22、 白亚军 | 扶着秸秆走路

23、 郭建荣 | 让父亲坐坐我的车

24、 才让拉毛(藏族)| 琵琶行教后记

25、 向德森 | 烧瓦

26、 王顺中 | 父亲的柿子树

27、 音 岚  | 乡居片段

28、 孙悦平  | 吊水楼瀑布

29、 杨国存 | 雨夜读画

30、 陈建军 | 那年,一树槐花盛开时

31、 褚福海 | 宁馨的夏夜

32、 丁  子 | 夜的黑

33、 鹿剑林 | 拉萨,致敬文成公主

34、 徐少平 | 的确良

35、 赖杨明 | 做一颗会发芽的豆子

36、 贺  昕 | 等待在时光深处的女子

37、 孙  瑜 | 美丽的中文永远不老

38、 刘发祥 | 文脉 

39、 雪  迪 | 雪

40、 郑  立 | 七洞门

41、 刘丰歌 | 锈蚀的弯刀

42、 薛玉林 | 晚秋的雨

43、 曹  矞 | 牡丹之美

44、 黄建南 | 攀 援

45、 周岑岑 | 一场跨越前世今生的爱恋

46、 阳  涛 | 庭院除草杂记

47、 老  土 | 冬青树

48、 郑友贵 | 父亲的歌

49、 淮战科 | 把酒入诗词

50、 肖  龙 | 人到中年看月亮

51、 林友侨 | 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

52、 邓思杰(加拿大)| 移民人的旅途

53、 尹小平 | 小巷叫卖声

54、 梅会林 | 发烧的夏

55、 吕华青 | 近看卞毓方

56、 张  杰 | 米娜

57、 张修东 | 向南行

58、 章科才 | 坐在窗前观大海

59、 张钧杰 | 野草的随想

60、 张乐鹏 | 星星

61、 石丽霞 | 嘉峪关悬臂长城

62、 袁风燕 | 樱花赞

63、 赵亚琼 | 剪

64、 顾乐生 | 东坡赤壁游

65、 姚兴科 | 心灵之旅

66、 支立明 | 老屋· 老树·老人

67、 王志明 | 春草又绿了

68、 苗志军 | 辣椒咸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荔城研学】考察千年古驿道、古村,探寻增城历史文化核心区崔与之祠等名胜遗址
【诗家风采】湛汝松 || 记怀甘泉先生诗词小辑
增城拜谒湛若水墓
古诗中的增城千年史
咏湛若水新塘旧迹
湛若水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