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平喜 | 东君犹在 往事如烟

总第1094

东君犹在   往事如烟

——恭贺王振兴厂长九十寿诞
 文:杨平喜

曾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安阳市第三橡胶厂同事司自铎,给我打电话说,他要给我们的老厂长王振兴先生写个回忆录。同时请我为该书写个。闻讯甚是高兴,一口答应下来。但我声明:为书写我写不来。一是不够资格;二是才浅笔拙,难承为之重。怕写出来的东西非但不能为这本书增色加彩,反而平添梗阻。此非所愿也。但无论如何,我曾跟随王厂长工作十几年,一直未离其左右 ,这是别人不具有的独特优势,让我写写其人其事,谈点受益感受和体会,我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王振兴,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老领导。他德高望重,有长者之风。是安阳实业界前辈,奇人也。用当时安阳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丁润明的话说:安阳化工行业有三个了不起的人物:胡宝珍、张宜柱、王振兴。他们文化都不高,却睿智无比。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把各自的企业干的风生水起,名噪一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河南省安阳市有三个橡胶厂。第一橡胶厂厂长胡宝珍;第二橡胶厂厂长张宜柱;第三橡胶厂厂长王振兴。这三人都非等闲之辈,确实都是搞工业的行家里手。在当时那都是了不得的、响当当的人物。但熟悉这几个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三个人身上虽然都具有优秀企业家的特质,但还是稍有不同。因为他们虽然都是厂长,但企业各自所处的环境以及具备的客观条件却相差悬殊.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评价衡量他们所干的事业成就大小的标准,自然也应有所区别。

 胡宝珍主政的一橡胶厂,张宜柱主政的二橡胶厂,这两个厂底子都是国营牌子。家大业大,实力雄厚。他们驰骋市场得心应手,创造辉煌更是志在必得。而王振兴主政的第三橡胶厂却和他们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三厂一开始就是先天不足,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无企业。没产品,没资金,没设备,一穷二白。之后能打出一片天地,完全是靠白手起家,敢于拼搏,才能夹缝求生存、绝地反击搏回一条生路,并跻身于当时全市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队伍行列。这骄人成绩,应该归功于王振兴厂长。是他靠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带领企业的干部群众呕心沥血,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后来王振兴所以能被老市长李祖卫当面赞许老王了不起,就是在他身上有这样一个别人都不具有的闪亮特点:能干敢言,有谋善断。不服输,不信邪。肯吃苦,能拼搏。敢为天下先,创新能力强。相比而言,他更值得称道,更具传奇性。

话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中期始,正是中国各行各业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年代。王振兴临危受命,接下了一个作坊式半死不活无人关心的企业,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王振兴的传奇就在于,他仅仅用了几年的功夫,这个厂子便起死回生、老树开花、后来居上。自然实至名归,王振兴成了安阳企业界一名热点人物。来厂参观者络绎不绝,取经求宝者纷至沓来。

名不见经传的第三橡胶厂一时闪亮登榜。

王振兴在短短几年里,含辛茹苦,埋头苦干,使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让一个作坊式的集体企业旧貌换新颜,昂首阔步进入全民所有制行列。职工人数由当初的100多人增加到780多人。原来企业产品单一,几乎没有定型产品。后来开发研制出:再生胶粉、活化胶粉、zgl环形结构印花导带、胶版、胶管、橡胶沥青六大产品系列四十多个品种。其中活化胶粉、环形结构印花导带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再生胶成为河南省最大生产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可达6880吨。活化胶粉年产1500多吨,都位居全国同行前列。固定资产也由原来的37万元猛增到1344万元。企业占地面积扩大到24300平方。第三橡胶厂彻底由一个集体所有制小厂一跃成为一家现代化的中二国营企业。为表彰王振兴厂长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其:河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国家化工部为其颁发奖状,予以嘉奖。

王振兴在第三橡胶厂主政的这十五年。有八年是我在给他当办公室主任。因此,我深谙老厂长凤凰涅槃,荣辱沉浮之艰辛。亲眼看到他鸟枪换炮.我可大言不惭告诉你:知君莫如我。

王振兴先生是一个纯粹的工农干部。读书不多,但见多识广;不尚空谈,却抓石留痕。高深的理论他说不出来,但请你一定不要定义他是大老粗;他的人生之谈,经验之谈,识人之能力,决断之坚决,一般同级别、同年代之人很难和他相提并论。在我心中,王老厂长就是一个智商极高,政治敏感度一极强,综合素养极高,党性很强的优秀基层领导。在他身上,有非常多的与众不同。比如:魄力无比,胆识超人。脚踏实地、无惧困难,砥砺前行,敢为天下先。有目标,有担当。在关键时刻,可以化险为夷、化困难为神奇。许多成功都在人们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确切地说,我比王厂长先几年到第三橡胶厂(我是75年知青招工进的厂。75年以前企业名字不叫第三橡胶厂,修鞋补带社,还有一个名字叫胶管厂。当时由几十个残疾人组成的)我进厂的第一感觉:心凉到冰点。参加工作的荣誉感,幸福感立马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困惑和无奈。说它是个工厂,倒不如说它是个车马店。破旧,凌乱的厂区厂房(厂房都是油毡和石棉瓦搭建的。印象中砖木结构的建筑,最令人汗颜的是,工厂的大门口,是一间白灰斑驳、裂缝纵横的土坯小平房。小小的窗口黑黢黢的,一扇简陋残破的木门根本关不严。临街的屋檐下挂着一盏落满灰尘的汽灯,每天傍晚时才拧开。昏黄的灯光下根本看不清厂里的真正轮廓。因此总有赶夜路的车马,到这里投店求宿。有时候把门的老师傅,腿脚不利索开门慢了,引起许多吵闹。恰巧好几回我在门房烤火取暖,碰到类似状况,惹来上夜班的工友围观,让人哭笑不得。 

王厂长大概是78年初调来的。当时厂里的情况好像并没有多大改观。我还清楚的记得,他来了以后,很少和我们说话,就是绕着厂子转。当时的厂领导是陈茂林、李玉哲。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陈茂林退休,李玉哲调走,王厂长上位主政。第一次全厂大会是在院子里召开的,那时候根本没有会议室或礼堂。大家随意坐在横七竖八的胶管堆上,王厂长站着讲话。当时讲的什么,现在大都忘了。但有几句话至今记忆如昨,犹响于耳:我就不相信大家都愿意这样穷下去!我就不相信不能把这个车马店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工厂!大家只要相信我,齐心协力,慢五年,快三年,一定让它变成一个美丽漂亮的现代化工厂!如果到时候仍面貌依旧,大家就把我撵走!当时我年轻,才二十来岁吧,听的真是热血澎湃。

王振兴厂长说干就干。而且是实打实真干。具体点说,他干工作很有套路、很讲究方式方法。绝不是耍狠蛮干,而是谋定而后动,招招有讲究。

首先,他早就着手调研了产品,了解了市场。对症下药,胸有成竹。对当时厂里的单一产品橡胶抽水机管,传动带进行科学评估后,他大胆做出老产品逐渐退出,抓紧新产品开发的决策。结合市场,上马了几个新产品。比如:再生胶,颜色胶版,胶粉,防水涂料,印花布等。在开发这些新产品过程中,王振兴厂长真可谓殚精竭虑,钻天拱地,跑步进京,到处求钱。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了。就是这样,短短几年功夫,一个车马店品质、濒临倒闭的小作坊修鞋社,旧貌换新颜,在他手里开始起死回生,渐渐焕发了生机。回想当年岁月,用一句峥嵘岁月稠来概括,真是恰如其分。

其次,王振兴老厂长具有超人的战略眼光、知人善用。他胸有韬略,含而不露。一旦看准,下手又快又准,几乎从无失算。具体细节、效果以及量化指标对比,自铎君在正文部分说的很详细,很充分。我就不重复赘言。我的体会是:王振兴最大长处,是他善于把他的资源发挥最大化。善于充分发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比如他广招人才和能人;比如他的工作前瞻性;比如他的眼光与众不同;比如他遇难不退,坚韧不拔,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励员工拼搏进取等等。都是非常精彩,令人无比叹服,无比佩服。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在以他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各类精英人才。这些人追随着王振兴,为安阳第三橡胶厂死里逃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觉得在这个回忆录里也理应出现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和王厂长一起,享受岁月流逝,回味征程的艰辛,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共享对过往历史的回忆,而产生幸福和光荣的共鸣。他们是:许应中,李克勤,宋如忠,王玉华,郑海峰,李书平,张国荣,王洪全,老白,张经华,杨技术员,张宝帧,王应林,杨建军,刘公学,吴祥福,王吉学等(尽可能补充)。这些人都有资格和王振兴厂长一起进入第三橡胶厂创业史。他们都是王振兴带出来的实干家,创业者。为第三橡胶厂复活振兴,做出了各种贡献和奉献,也成就了王振兴的一番伟业,一生的辉煌。

诚如当时的市发改委主任沙军同志评价王振兴:王厂长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其人外拙内秀,大智若愚。他认准的事,他想干的事,他会拼上生命去攻克,去攀登,去夺取最后的胜利。即使所有人都望而却步,他也会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胜利在握也绝不会甘心!

王振兴先生确实是这样的人。我在他身边工作了将近十五年,亲眼目睹了他把一个破烂小厂打造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中二化工企业。用几年的功夫,硬是把一个小作坊,干成了一个国营企业。并且和一橡、二橡两个老字号国营企业在市场上并驾齐驱。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全省全市甚至在全国化工行业,都有了一席之地。实事求是地讲,没有大智慧,大干劲,大魄力,大气度的人,是无法做成这样大成绩的。

今天我们这些人愿意为王厂长著书立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厂长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他胸怀博大,志趣高远。能够宽以待人,处处严于律己。大处磊落,小处慎独。以他为标杆,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这样一个有深度,有思想,有情义,值得深交的慈祥长辈,我们为他做什么,都心甘情愿。特别是王厂长在爱惜人才,注意培养各层次管理人员方面,做到了尽心尽力,关爱有加。记得为了给厂里科学技术人员解决住房。在厂里资金极端紧张情况下,他在厂子东南角拆了一个车间,盖了两排平房,为厂里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安置了住房。他还亲自跑到化工局,逐个找领导,要来几套化工系统安置房,为几个技术骨干调整了住房。解决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王振兴任人唯贤,厌恶任人唯亲。人才使用过程中宁肯俯下身子为能干事的人端茶倒水,也不愿让一个人才委屈流失。他以自己一厂之尊努力为愿干事,能干事的人,尽力创造出了最好的条件和环境。而这部分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大家群策群力,努力工作,推动了企业发展,提高了企业效益。让第三橡胶厂脱掉了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

王厂子另外一个法宝,就是虚怀若谷,能够深入实际,认真聆听下面好的建议和善意批评。举贤任能,从善如流,奖罚分明,说到做到。自铎兄文中列举的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第三橡胶厂各项经济指标的详细数字以及许多真人真事事例,回忆录中多有表述。我也不再重述。

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关键是在当家人。这个当家人不行,企业就干啥啥不行,最后就是死路一条。当家人励精图治,管理有方,企业就能涅槃重生,一飞冲天。王厂长在三橡胶的十几年,把这个当家人当的实实在在,稳稳当当。他名副其实是第三橡胶厂的贵人

王厂长最拿手的妙招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他很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极大调动起群众积极性一起投入到发展企业的事业中。在治理企业过程中,王厂长不搞闭门决断,不搞拍脑袋工程。时时事事讲科学管理,精于全局谋划,注意发挥大家智慧,团结全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为了既定目标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脱离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干大事,夺取胜利必然水到渠成,辉煌必然指日可待。

当时安阳市市长杨善修对王振兴有个评价:老王有干劲,有点子脑子活,门路多。是个实干家!副市长朱振江也称赞王厂长搞工业是个能人。虽然年纪大点,但精力比年轻人都充沛。干起工作来宝刀不老,一个顶仨。所有这些赞誉,都是我亲身经历,亲耳听到的。对王厂长竖过大拇指的何止这些!比如:当时的经济部部长崔慧茹,市政府秘书长张照明,信访局局长华士清,化工局局长牛玉清,化工局管人事的局长王彦斌等等。都在不同的场合表扬和赞许过我们的王振兴厂长。在当年省市领导眼中,王振兴就是一根定海神针。啥事交给他,妥了!这件事一定不会掉到地上!这是对一个人多高的信任呀!

再后来,有几家新闻媒体借用朱振江的那句宝刀不老王振兴的话写了好多新闻报道,在多家媒体发表,这样以来,王振兴的名字顿时在安阳市工业行业响亮起来。

王振兴厂长是个谦虚谨慎的人。有了成绩,有了名望。他没有飘飘然起来。反而更加低调内敛。并且约束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不让他们借此得意忘形,告诫他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多做实事,不要脑子膨胀。而他自己,更是把一门心思都放到发展生产上来。研究产品更新换代,布局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大家把眼睛盯住了国际市场。同时,他适时启动职工福利建设。盖起了家属楼,修建了职工食堂、澡堂、文化室,工会之家,创办了三橡胶厂报。举办了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等。企业文化也搞的风生水起,精神文明推动物质文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第三橡胶厂越来越好。生产建设蒸蒸日上。就在大家盼望企业更上一层楼之际,一纸退休令,终止了王厂长的企业发展梦。他光荣退休了。又过不久,我也调离出第三橡胶厂。我们为之奋斗整整十七年的工厂,一朝离别,心中况味,难以用文字形容。对王厂长而言,更是无比的失落。但也只能:仰天长叹,恨壮志未酬。

之后,我和王振兴厂长同城不遇,很久没有再联系过。即使如此,他那高大魁梧的身影在我的心中丝毫没有消逝过。他永远在我的心里温暖的存在着。

再之后,我也退休了。也得到许多老厂长的信息。比如他在第三橡胶厂解体时如何如何奔波周旋,想让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厂子不要破产,不要没了!可是最后没有留住,第三橡胶厂没了,永远退出来历史舞台。当时,王厂长肯定无比心疼!因为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还隐隐作疼呢!何况是他!不过,人是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的。新事物到来势不可挡,一人之力,怎能阻挡历史车轮滚滚前行?随遇而安,就是最好的人生安置法则。诚如老房子被拆,住进新楼房一样,不舍旧情的心情慢慢就会变好了。王厂长肯定比我做的更好。他有大智慧。

曾多次在灯火阑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和王厂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1989年我和他一起去广州参加橡胶行业年会。年会期间我们一起去白云宾馆,去沙头角步行街,在街头两个人第一次吃芒果。在回来的时候我们坐火车的情景更是清晰如昨。一颦一笑,历历在目。那时我们为了省钱,出差常常是带上一包花生米,几个烧饼,王厂长闲了好喝上一口。我们就带两瓶五加白。不管是千里之行,还是朝发夕回,就这些,一直对付到家……诸如其类,如是等等。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北京参加改革创新论文获奖大会。大会会场设在总参礼堂。会上,国家两个副总理和十几个著名经济学家接见了王振兴厂长。为他颁奖并和他合影留念。会议结束是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同行的几个人本想小留几日,在京城玩玩。不料厂长不等吃晚饭,就吩咐司机立刻往回赶。说有一个会要开。路上一人一盘炒饼打发了肚子,连夜回到厂里。还没喘过气来,就召开全场大会,投入了工作。当时的宣传部长于晋民听到我们获奖信息,马上安排安阳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国家领导人接见王厂长的视频在安阳电视台连播三天。这也是对王振兴个人的一种殊荣。

现在王厂长已经是快九十的老人了。年前我去看他,外表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耳朵虽然有点背,但凭着以往的相互默契,依然可以意会我们之间的许多尽在不言中的信息和情绪。说实话,我真不想让王厂长老!我以前常常就觉得他不会老!像他那么坚强的人怎么会老呢?可是他确实是老人了。我们也都老了。但就是老了,我也不会忘记当年叱咤风云的王振兴厂长。忘不了他对国家的奉献,忘不了他对我们这一班年轻人的知遇培养提拔之恩。更忘不了老厂长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树立起来的如何做人标杆。我不会忘!我还会告诉我的下一代,让他们也不能忘记,他的父辈曾荣幸遇到过一个好领导,好厂长,名字就叫:王振兴。

再有几天就是王老九十岁寿诞。我恭祝王厂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预祝这本回忆录早日付梓成书,珍藏美好。

是为记.

作者简介

杨平喜,笔名:箫韵。自号:淡泊斋居士。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诗词学会理事。安阳(诗赋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郑州嵩岳诗社副社长。文学团体(邺社)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拼老爷子,66岁公司陷丑闻差点倒闭,77岁靠帮人还债怒赚1400亿,看你还敢找啥借口!
讲述丨柴然:王更庆炼钢
“低俗”的椰树文化与它的创始人王光兴!
苦楝树(十二)
山东富豪王希成发家史:从集体企业老总到“招远首富”,身价180亿
盘庚街的三生三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