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现魁 | 护芹陪大匠

总第119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朱老先生说:今年的农历7月16日(阳历9月3日),是他相交三十二年的故友、斐声中外的红学大家、《红楼梦新补》之作者张之先生逝世四周年祭日,邻笛之哀,悄然复生,特发旧文一篇以为纪念。

文无旧文,情深永念。让我们跟随朱老先生的文章走进张之和周汝昌两位先生。

1984年12月,张之先生撰写的《红楼梦新补》震撼问世。初版一百二十万册,各地书坊,数日即罄,一时洛阳纸贵。

曹雪芹《红楼梦》原拟一百一十回,且已大体写就,不幸的是后三十回“迷失无稿”。而后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之后四十回,乃程伟元、高鹗处心积虑,篡改曹著原意的鱼目混珠之作。致使神龙断尾,苍天有缺。其后二百年间,续书蜂起,然皆从高续之后续起。高续尚不免续貂之讥,其余则更是等而下之矣。而张之先生的《红楼梦新补》则是一部“寒灯敲韵,但遵曹则;蓬窗修史,惟认芹蹊”(张之《沁园春·红楼梦新补初版后答读友问》),悉遵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原意和脂砚斋评语,从八十一回续起。十年辛苦,八易其稿,终成煌煌杰构。

《红楼梦新补》的出版,是第一次向蒙蔽世人二百年的高续后四十回发出的严正挑战。资深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赞道:“此书的问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且云:“与雪芹为比,可能是比上不足。但与程高为比,那就大是比下有余了!”而对书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的境界”,更是赞誉有加,认为“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种成就”。周汝昌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高续篡改曹雪芹原著的卑劣行径与险恶用心。而张之先生的续书,则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剥落高续之伪饰,捍卫曹著之真旨。二人所取方式尽管不同,但却殊途同归,都为揭高护芹立下汗马功劳。从此二人互相倾慕,互通声气,互为援手,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红学佳话。

周汝昌先生是蜚声中外的红学大家,一生致力于斥高护芹,拨乱反正,纵然匹马单枪,依旧一往无前。张之先生对周汝昌捍卫曹著真旨的奋斗精神钦佩之至。这从他写的一首《赠周汝昌先生》的七言古风可窥一斑——

八斗才倾一部书,昆仑蕴玉海藏珠。
偷天换日有鬼蜮,山失灵光水漂黑。
天鼓砰訇壮士怒,跃上黄耳风从虎。
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螳舞蚊聚噪秋草,凯旋归来一例扫。
含笑者谁芹与脂,芹脂不曾随春老。

在这首诗中,诗人挥动如椽大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护芹斗士的崇高形象。手持丈八蛇矛,左盘右旋,十荡十决,将“蚍蜉睨大树,群儿策毁谤”(周汝昌《悲欢曲》)的作伪者和形形色色的“保高”派批驳得体无完肤, 纷纷败下阵来。从诗体形式上来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古风。全诗共十二句,除结尾四句用一仄韵外,余皆二句一韵,有平有仄,四换韵脚。读之确如“天鼓砰訇”,激荡人心。若问“壮士”者谁?周公汝昌者是也。

中国有个“红楼梦学会”,它是以曹雪芹与《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周、张二人都曾经是其中的会员,而周汝昌先生还是学会顾问。但学会中有些人,学术霸气十足,对斥伪揭高,颇多反感,有时竟恶言相讥,完全背离了学术研究的本旨。有鉴于此,周汝昌先生愤而退出学会。而张之先生的退会,则要稍晚一些。红学会诸君子对张著“新补”的态度究竟如何?这从张之先生的五律《黄河壶口瀑布》一诗的小序中即可看出端倪:“时,《新补》书稿一校方毕,报刊所见,‘保高’诸君子已出恶言……”有鉴于此,张之先生在该诗的尾联以托物咏怀的手法,对“保高”诸君子以掷地有声地回应:“负涵留探索,哮跃只张狂。”即是说,如果你们有容纳各种不同意见,以留作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海涵,那当然好;如果一味恶言相讥,甚至杂以詈骂,那就只是暴露了你们张狂无奈,如丧考妣的真容。非只如此,更有甚者。据传在一次红学会议上,竟有人提出,待《新补》出版后,将张、周二人捆绑在一起打。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河南界高校教授告诉他们:“张与周从未见过面,张是单人独马,与他人无涉。”——事实确如后来张之先生所说:“我原非红学界人,周汝昌先生为新书封面题字前从未晤面。”——这样,“新补”出版后,才避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围攻。但是恶言相讥,甚至嘶声谩骂,还是时有所闻。其后又从红学会传出消息,学会某头面人物给会刊《红楼梦学刊》下达指令,凡是评论张之《红楼梦新补》的文章一律不予刊发。至此,张之先生对红学会已经彻底失望,于是愤然宣布退出学会,并发誓永远不再给《红楼梦学刊》供稿。周汝昌先生闻讯,立即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赠给张之先生——

我敬张之老,高风企及难。

愤然退红会,别矣唾学刊。

学术良心在,中华道义端。

护芹补新梦,斥伪岂容宽。

——《寄怀张之先生》

此诗高度赞扬了张之先生的高风亮节和学术良心,并对其为护芹斥伪而辛苦撰写《新补》的壮举和毅然退出学会的抗争精神,表示由衷的钦敬。接读周诗后,张之先生很快就回赠了一首五律—— 

诗坛称子美,红界瞩周公。

仰蓄群峰水,俯开诸派宗。

护芹陪大匠,退会共晨钟。

守道身心健,会当扶杖逢。

——《酬周公“寄怀”》

张先生的这首诗,首联即云红界之有周公,犹诗坛之有子美也,予对方评价之高,篾以加矣,而亦惟周公足以当之。颔联以“一、四”节奏的精彩对句,极赞周公淹通今古,熔铸万有的渊博学识和在红学界立宗开派,继往拓来的宏伟功绩。颈联则又十分谦虚地说,我步先生后尘决然退出红学会,为的是更好地陪伴先生,与先生并肩携手,护卫芹蹊。尾联勉励双方守道健心,以期有朝一日,再度扶杖相逢,暢论研脂护芹的成就与心得,那该是何等令人舒心的快事。二位先生为捍卫学术正义,一之以理,一之以文,共同在红学界拨高鹗之乱,反雪芹之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读着这样的诗句,“周公”焉能不备受鼓舞而更奋勇前驱呢?先生生前曾两度将此诗写赠给我,其中一纸一直珍藏至今。

如今二翁俱已仙逝,但他们在红坛上留下的业绩和他们之间异乎寻常的友谊,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今年的农历7月16日是张之先生逝世两周年忌日,邻笛之哀,悄然而生,爰缀小文以为对老友的怀念和祭奠。

2018年7月于洹上竹素斋

作者简介


朱现魁:别号竹素斋主人,1939年生,河南省安阳县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公务之余,喜为吟咏,诗遵平水,词依正韵。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理事、安阳诗词学会副会长。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词600余首。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当代诗词举要》《二十世纪名家词选》《河南当代诗词选》《中原新歌》(新诗集)、《新颜歌》(新诗集)等60余种诗词集。事迹入编《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中国诗词著作家辞典》《安阳县志》等40余种典籍。曾先后荣获第一届“红旗渠杯”迎春征联大赛一等奖、“殷商文化杯”诗歌大赛一等奖、“山水安阳”诗歌大赛一等奖。诗词集《洹上吟》(增订本上下卷)获安阳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首届“诗圣杯”诗词作品集评选一等奖。他是我市写作传统诗词的代表性人物(诗论家杨景龙教授语),也是我省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内容广博,各体皆精。特别是那些讴歌安阳古今风貌和人文内涵的力作,最为引人注目。他在担任《河南当代诗词选》副主编时,将数十位安阳诗人的一百多首诗词介绍到到河南,扩大了安阳诗词在全省的影响。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为传统诗词在河南的回归和安阳诗坛的振兴做出了贡献。


朱现魁 | 共将兰藻写乡情

朱现魁 | 诗缘

朱现魁 | 海南行

主编:风雨薇、绿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之传略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逝世 享年95岁
【红学泰斗】周汝昌诗词书法欣赏
周汝昌:一卷《红楼》触百思
高淮生:蔡义江先生与《红楼梦》研究(名家与红学系列之三)
悦读|周汝昌先生解诗的两种错误倾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