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员工不离职是因为爱老板、爱公司,还是因为离不开?

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换过几次工作是没有出息的,而一个30岁以后的人还频繁换工作更是没有出息的。

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要知道,青春是最大的资本,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来找准、优化自己的赛道,所以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年轻人要多尝试、多体验,要多和世界碰撞,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

那些三四十岁还在彷徨的人是痛苦的,因为时日无多,他却还没有进入状态。人来到世间总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而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没有进入赛道,就很难形成努力的累积,达到事业的顶峰,实现自我的成就。

因此,要是某个员工在一个公司里从不离职,那只有两个原因。

  1. 这个公司有很大的上升通道,和员工的赛道相互重合,在这里可以实现自我。

  2. 不是公司离不开员工,而是这个员工离不开公司。

前者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能达到那种状态的公司非常少;后者就往往给人以错觉,认为是这个员工因为爱老板、爱公司,是因为忠诚才一直干下去的。

扯淡 。

员工不离职,不是舍不得老板和公司,不过是他在这个公司形成了惰性依赖,害怕重新找工作,是在恐惧变化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其专业水准没有多少提升,因此对自己跳槽后的竞争力没有信心。这样的员工是很好管理的,但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忠诚和无能,是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混淆的。

真相往往显出现实主义的残酷,而虚假的温情破灭后带来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利益结合的组织体,怎么可能长久维持低水平的人力资源存在呢?人不行,就是公司不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成员的含金量必须是相差无几的,不然同工同酬就是不公平,意味着有人在滥竽充数拖后腿。在公司小体量和业绩不错的时候,这点显不出来,多一个嘴吃饭无所谓,但当遭遇困境和挑战的时候,能力不足的人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人也很容易辨别出来,那些经常扮可爱、拉关系、乖巧听话、让老板舒服、和同事打成一片的员工基本没错了。有人说有能力的人有脾气,越是才能出众的人越有傲骨,这是有道理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有选择权,自然不会放低身段,伏低做小。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真正促进公司进步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提出问题、让老板觉得不舒服的员工,要知道公司本就是依靠不断解决问题来提升价值的,如果你对问题采取鸵鸟态度,那就不会有解决问题后的进步。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真正进步。

所以,看一个公司的水平如何,就看有没有这种主动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员工,老板有没有包容这种员工的器量就知道了。

彼得原理说,“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刺头”往往代表着上进心,这种员工一定不会安于现状,满足于当下的收入,他会充分发挥自己的“野心”,通过推动业绩的高速提升,来实现自己收益的翻倍增长。这才是一条正道,而那些寄希望于讨好老板“施舍”的员工,不足以委以重任。

一旦公司实现不了此类员工的增长欲望,也就是他们离之而去的时候。公司最大的人力浪费就在这里,逼走能创造价值的人才,留下听话、满足现状的庸才。

什么样的员工,代表了什么样的公司。你的员工变好了,还是变笨了,就代表了你的公司是好是坏。

有的公司在一路狂奔,有的公司在温水煮青蛙,两种风气,两种结果。

现在可以说,在竞争日驱激烈的市场大潮中,那些追求员工完全管控的公司一定会日薄西山,没有前途可言。因为在个性解放的时代,你这种压抑人性、控制思维的方式是完全不合时宜的嘛。员工的主体已经换代了,在职场上,70后、80后、90后、95后根本就是不同的物种。

至于这种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就在于老板想错了一件事。

人,终归会死亡;公司,也终究走向消失。

没有人可以长生不死,也没有公司可以长久的存在,成、住、坏、空,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聪明的老板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虚妄的无用功上。和人一样,公司的第一需求是生存和发展,所以行为不能以个人喜好为准绳,而是以促进第一需求的实现来作为最高原则。

站在未来看现在,你就能清醒的意识到,老板和员工是不可能真正一条心的,两者是利益关系,而非兄弟情义。如果你还想不明白,看最近自杀的创业者就知道了,尽管他为公司生存抵押了自己的汽车房产等所有资产,但仍有几十个员工到主管部门讨要工资。老方在《管理的核心真相只有4个字: 利己主义》一文中,对此有过讨论,利己是根深蒂固的人性,不要尝试改变这点。

因此,如果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层面,对老板和员工关系最聪明的策略就是责任共担、利益按功劳多少公平分配,从而减少管理成本和制度损耗,最优化的集中资源到目标实现上。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

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栽培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

然后:“对他们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是为最聪明的策略。

实际上,不管是管理者自身,还是其面对的员工都是不完美的,人性有善有恶,长处和弱点都同样明显,而去“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才是管理的本质,你要多看到、激发员工的优点和长处,少去计较员工的缺陷,且人越多就越应该如此。要真心关心他的利益和前途,只要员工的“净贡献”为正,就应该给予支持包容。

管理无善无恶,只重利弊,世上唯有结果不会陪我们演戏。

内心强大的公司有一种员工去留自由选择的风气,这样反而会通过不断的淘汰掉弱者,吸引强者留下。

所以,真实和客观,是一个公司的核心优势。在管理上,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不要有多余的意气行为。公司强大的实现,是以员工强大为前提的,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其聪明才智的机制出来,而不是老担心员工离开,用制度生硬的压制员工的能力提升。

从结果来说,员工离开的时候比进来的时候能力更强,他是会感恩公司栽培的,是以原东家为荣的,这才是公司管理的成功。而那些因产业淘汰、公司萎缩最终被迫离开的员工,如前段时间被裁撤掉的公路收费员,“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她会怎么看原来多年的工作时光呢?

岁月穿梭不息,从来没有永久的铁饭碗,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人,无论主观、客观,都是一种罪过。

人生短暂,不要辜负每一段相聚的缘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如求“名利”
企业管理的黄金十条法则
不适合做管理的10种人:老板越重用,公司黄的越快
有人说,执行力源自于管理,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人行道|管理中的慈悲
一个打工人的自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