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正非告诉你,企业以后的竞争要靠什么?

有人说,我们都是小公司,不过几十个人,而人家华为是18万人的跨国公司,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大公司的方法肯定不适合小公司。

飞机的发动机又怎么能装在拖拉机上呢?

这样想的老板,不是傻就是懒。

我们不应该浅薄、肤浅地认知创业这件事,现在的华为也是从“十几个人、七八杆枪”起家的,所有的大公司,哪个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

创业本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们有着共同的基础原理和逻辑,学习华为,不应该是功利化的浮光掠影、凑热闹——我们不是学习人家的成功和荣光(你也学不来),而是要去学习华为经过许多试错、付出很多代价得来的、确认过的商业原理和逻辑。

什么叫常识,这就是常识。

这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别忘了,华为最早也是开着“拖拉机”跑的,没人、没钱、没技术、没资源,飞机发动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者、创业者们个人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管理的必然之路。只有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

而华为之所以可以成功,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任正非抓住了“人”这个核心要素,只要有了人,也就有了产品、技术、资源和钱。

江山都是靠人打出来的,特别是年轻人,「年青人是很厉害的,是这个世间人是最宝贵的因素。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做出来。」

所以人们常说,“以人为本”、“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但任正非却认为,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指出,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往新的领域走,带来了技术的透明、管理的进步,加快了各公司之间差距的缩短。

因此, 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管理的差距,就是企业的差距,这不得不慎重对待。

管理为什么这么重要?

还是要看常识。

管理从来都不能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特别是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管理,是为企业经营及目标服务的。

浮躁而喧嚣的时代,太需要人们去溯本还原、回归常识了。

市场就是一个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地方,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构一个平台,构筑一个框架,使资金、技术、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因为你的公司要和友商拼效率、拼成本、拼利润,就看谁犯错少,谁少做无用功,谁能够多活一口气。

战斗力很重要,持续的战斗力更重要。

但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一切就无从谈起。

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任正非说,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但是,再难也必须进行管理的变革,因为企业活下去才是最根本的目标。

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地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我们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进,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监控有效的情况下,缩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地确定流程责任制,充分调动中下层承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正确及时决策;把不能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调整到操作岗位上去;把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从管理岗位上换下来;要去除论资排辈,把责任心、能力、品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等作为选拔干部的导向。

所以管理变革势在必行,任正非认为,无论经济可以发展多么好,不管高铁可以多么快,如果没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铁是会翻到太平洋的。

还有人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战略的竞争。

可什么是战略呢?

企业战略这个词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来的,他提出,「一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的,而企业家最伟大的地方是在于他们是创造成果的人,企业家的成败是通过是否能创造成果体现出来的。」

因此,所谓战略就是成果,他的书名也由《战略管理》变成了《成果管理》。

所以说,管理就是获取成果的方法和技术,没有管理,又何来的成果?

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战略目标是公开透明的,市场份额就那么多,你想要,我想要,他也想要,那就看谁的管理更有效咯。

我的产品质量不但高,而且成本够低,低到一定程度,对手就没法跟我竞争了。比如老干妈,在它的价格区间,谁也不是它的对手。

我常常说,不要去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上MBA学新词、拉关系、装高大上,那都没有实际用处,马云就说过,最骗人的就是关系。

有去喝酒应酬拉关系的功夫,不如想想怎么管理好公司。

「未来华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务。管理就是要把框架搭起来,从宏观管理走向微观管理。服务就是加强整个队伍的服务意识建设。」

唯有结果不会骗人,你的心思和努力投入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结果,企业不会自动成长,企业的成长过程都必须有创建者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浇筑才行。

是为,战战兢兢;是为,如履薄冰。

管理问题,也是认知问题。

我在「阿里巴巴:下军尽己之力,中军尽人之力,上军尽人之智」一文中,说过认知差距决定企业差距这件事。

世界潮流滚滚向前,落后的思想和组织,是注定会被淘汰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和企业都对此无动于衷。

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走的都是什么路子呢?

企业是老板的企业,若是老板出了意外,这个企业也就死亡了,所以任正非说,这种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我是银行,绝不给他贷款。

公司的所有希望都寄托、绑定在一个人身上,想想就知道风险有多大,为什么中国鲜有百年企业,这是一个关键原因。

这点有个最近的例子——刘强东,老板等同于公司,因此他一个模糊的案子就让京东公司和品牌大伤元气。

华为建立的是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我们的企业呢,完全是取决于老板个人的决策制度。

这就是不同认知维度造成的差距。

所以我常说,那些老板唱独角戏的公司是注定没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找工作去这样的公司就是浪费时间。

「管理太低下,人员浪费太大,重复劳动太多。」这样的公司,谈何在拼成本、拼效率和拼管理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最好的管理是“无为而无不为。”

滚滚长江东逝水,既循环不止,又势不可挡。

企业最高的境界就这样,不需要天天疲于奔命就可以无为而治。

这就需要一个管理体系在才可以做到。

诚然,每一个公司都有每一个公司的特殊情况,但就像开头说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最基本的规律运行的,商业自有逻辑,它们的本质都相互连通的。

「未来我们要做到极简的网络、极简的商业模式、极简的组织结构、极简的流程,什么都极简,就是收入极多。」

华为再庞大,也必须遵循商业的基本逻辑,而且华为越是强大,这些最基本的规律和逻辑就对它越重要。

任正非也对自己和团队经过多少试错和教训得来的管理体系很得意,他说,「我们留给公司的财富只有两样:一是管理架构、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人会走的,不走也会死的,而机制是没有生命的,这种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是未来百年千年的巨大财富。」

可惜,多少人天天嚷着学华为,却对华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对其真正有用的财富)视而不见。

你还学个毛呀!

要记住,我们创业开公司如果没有规范管理,那么主意越多,人心越乱,管理就越没有希望。

不规范管理的结果就是:

公司越大,人均效益越低,摩擦和矛盾、无用功越多,越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而越浪费就越没有竞争潜力,最后就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

仔细看一看你的营收、利润和现金流,仔细想一想你的公司,是靠加班加点地增加劳动强度去追求效益的提升,还是靠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得到效益的提升?

你和你的公司,究竟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早晚你会明白,公司越大,老板对公司的作用、公司对老板的依赖就会越小,这是公司的发展规律,你的企业越是发展,你的心里就越是要容得下更多的人,管理要遵循的是人性和欲望的逻辑。

无私是最大的自私。

从本质上说,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员工赚取财富和实现个人成长,就是企业最大的存在价值之一。

最后,大道至简,无往不胜。

「未来的胜利是极简的胜利。如果我们能做到极简,这世界还有谁能打赢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渐的力量
创业不能讲什么温良恭俭让,你要野蛮生长,打天下、抢地盘
任正非谈管理:抓好这8点,你天天打高尔夫,企业也照常运转
办公室潜伏:为啥"好"老板不如"坏"老板
任正非:高压之下,所有的费用都能减,人才培养的费用只增不减
为什么HR理论层出不穷,却依然问题无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