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惠施的十个命题杂谈三

惠施的十个命题杂谈三
     《庄子·天下篇》说: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可见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家是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名家在名辩思潮中独树一帜,考察细密,主张"控名责实,参伍不失"。强调名称和事实必须完全相符,正了"实", "名"也就正了。其见解常和当时流行的看法相反,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惠施提出"合同异",从事物同异的相对性,引申出事物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得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地一体"的!
      何谓"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地一体"?碎玉解之: 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沧海桑田的变幻,泽或可升作山,山也经水流冲刷丶日光风化逐渐变为泽。何况,还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卑,这儿作接近解。
      同理,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当太阳升到正中之时,也就是西斜的开始。睨,斜也! 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但惠施是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忽略了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哲学上讲量变到质变是有条件的,惠施不讲质变的本质,就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这一点是当时其他学派攻击名家的主要立足点。道家的《庄子·天下篇》所说,"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其出发点在于"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即以违反常理的言论和诡异怪诞的辞说,来战胜别人,以显示其与众不同。同样儒家的《荀子·非十二子篇》云:"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其实,惠子所代表的名辩思潮,在当时自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在古代哲学丶逻辑学上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家文化
南華真經副墨卷之八爲字集雜篇天下第三十三(8)
战国惠施的名辨哲学及“历物之意”的十个辨题
著名的“子非鱼”就出自这里!学到了!
《惠子》
《中国哲学简史》名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